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北京雕塑園林公園

北京雕塑園林公園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21:20:22

新京報貝殼财經訊(記者曲筱藝)近日,又有兩件巨型藝術品雕塑入駐北京CBD的公共區域。其中,一件雕塑是巨型牡丹,名為《倚春風》,另一件抽象雕塑作品名為《交泰雲環》,它們矗立在北京銀泰中心的公共區域。如果從長安街由西向東行駛,便能看見這朵嬌豔的“牡丹花”,極具東方韻味。

北京雕塑園林公園(打造北京CBD公共藝術)1

《倚春風》巨型牡丹雕塑。圖/代若英 攝

《倚春風》的創作者是藝術家鄭路。據鄭路介紹,該作品從中國古典牡丹繪畫中汲取靈感,以具有當代性和時代感的材料和語言重新演繹。值得注意的是,作品整體采用不鏽鋼結構,雕塑葉片表面附着太陽能闆,上部花瓣安裝LED燈,夜間利用儲存的電能使花瓣上的燈光亮起。策展人、公共藝術顧問唐澤慧表示,太陽能闆既是作品的能量來源,也是造型手段,“體現了藝術家對新材料、新語言的探索與研發,在全球氣候危機與碳中和的背景下,引發人們對于生命進化與能量轉化的思考。”另一件作品《交泰雲環》由藝術家王成普創作,作品以循環交織的線條為造型語言,寓意生生不息,萬物更新。

北京雕塑園林公園(打造北京CBD公共藝術)2

牡丹雕塑可以在夜間利用儲存的電能使花瓣上的燈光亮起。 圖/代若英 攝

據了解,這兩件雕塑由銀泰基業集團特别定制,作為慶祝10月18日旗下旗艦項目北京銀泰中心十四周年的主題系列活動之一。原中國美術館黨委書記、美術館專家、北京CBD公共文化發展專家委員會首批智庫專家錢林祥指出,這幾年北京整個CBD地區的文化建設很用心,這兩件雕塑的落成給北京市老百姓添置了很好的藝術品。他指出,與美術館不同,公共藝術處于開放空間,最主要的特點是具有公共性,包括對環境的選擇、與觀衆的互動等。“公共藝術是城市的名片,承載了城市集體的精神凝聚和文化審美導向,具有民族精神。因此,藝術家在創作時,不能隻關注個人喜好,要包含對整個社會的理解和思考,要對北京有深刻理解,包括考察周邊環境,市民互動等。”

北京雕塑園林公園(打造北京CBD公共藝術)3

《交泰雲環》入駐北京CBD公共區域。圖/代若英 攝

據了解,近年來,北京銀泰中心積極響應朝陽區政府及CBD管委會号召,用國際化視角推動區域内公共藝術與公共空間的融合發展,在項目内連續舉辦多次高水準展覽,包括與中央美院合作展出的《城市告白》年度系列展覽、《國家地理經典影像大展》等。其中,與北京中創文旅文化産業集團共同打造的“遇見博物館·in Space”,展出了包括《遇見夏加爾·愛與色彩》在内的多場真迹展。

編輯 李铮

校對 劉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