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個個是牛人
繼齊桓公稱霸之後,晉文公、楚莊王陸續也開始崛起,齊桓公和晉文公當時是侯爵的爵位,所以稱公并不是他的爵位而是對他們的一種尊稱,楚莊王稱王是因為楚國乃是子爵的爵位,又是南蠻的少數民族的政權,所以也不聽周天子的了,畢竟實力在那裡擺着呢,幹脆自己稱王了,跟天子平起平坐了。當時的周天子已經到了周昭王了,這位哥們還是跟他的先人一樣,得要面子,于是親自去楚國讨說法,而楚國人呢?聽說天子要來,趕緊準備了一艘船給他,這個單純的周昭王以為楚國害怕了自己的威嚴,知道自己做錯了呢。誰想到這船是完全用膠水粘的,連根釘子都沒有,這周天子可不得葬身魚腹嘛,周昭王上船沒多久船就散架了,自此一命嗚呼。
這也算是周天子的一次南征吧,這次的失敗王朝徹底淪陷,隻能用衰落來形容了,于是各國紛紛開始私自發展經濟招募士兵發展軍事。到了春秋末期,吳王阖闾、越王勾踐相繼稱霸,吳國大概在今天的蘇州,越國的位置在今天的紹興,兩個地方離得很近,所以經常打架,由于地處長江流域物産比較豐富的地方,所以小國依然可以稱霸。自此春秋五霸依然全部在曆史的舞台上粉墨登場,分别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阖闾、越王勾踐。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的兩種說法
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
公元前403年發生了一件大事,周威烈王冊封晉國大夫韓虔、趙籍、魏斯分别為韓候、趙侯、魏候,史稱三家分晉。與此同時,齊國的大夫田氏也發動政變廢掉了姜氏并取而代之。這兩件事使得春秋五霸的時代終結,開始了戰國七雄的戰亂時代。這兩件事可以看出分封制的弊端,就是上級老是容易被下級架空,我們隻知道周天子被諸侯架空,殊不知諸侯下面的士大夫依然打着跟諸侯一樣的如意算盤。
三家分晉
當時晉國的三家士大夫韓趙魏做大,直接廢了晉國的國君,周天子也是不得已被動冊封了他們三家,司馬光說“天子之職莫大于禮,禮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韓趙魏三家分晉徹底讓天子之職坍塌,禮制是封建國家賴以生存的綱紀,既然綱紀大亂也就說明周朝的滅亡是必然了。
戰國七雄的戰火紛飛
戰國七雄分布圖
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以後形成了戰國七雄的局面,這種戰亂的局面一開始是由二十多個國家組成的,這二十多個國家全都觊觎着霸主的地位,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洗牌和戰火的洗禮,最後隻剩下七個國家形成七股勢力,分别是韓、趙、魏、楚、燕、齊、秦,其實這幾個國家特别好記,可以集成(喊趙薇出演齊秦)。東周末年戰局越來越激化,從原本的五個人相繼稱霸變成了現在的七個人同時稱雄。這七個國家一直明争暗鬥各顯手段,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的時候統一了六國,自此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出現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