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 穎
三十多年前奶奶離世時,還在讀大學的我對于生命和死亡的意義知之不深,隻覺得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走了,活着不再有意思,願意随她而去。幾十年來,撕心裂肺般的痛楚漸漸變淡,但絲絲綿綿的思念卻始終萦繞心頭,從未止息。前不久,父親也離開了,去天堂與他的媽媽團聚。這個時候的我已進入知天命的年紀,全然明了死亡是生命的必然,但情感上仍是挫骨錐心樣的痛。告别的日子過後,思念如影随形地纏繞心頭,浸入心底……
生活總是令人猝不及防!失去父親,心中的傷口仍在滴血,元宵節翌日,相識近三十載加之同齡的同事又遽然辭世,意外得讓我驚若木雞。前些天,他還在勸慰我不要太過悲哀,容顔猶現,良言餘音,卻是陰陽相隔,天上人間!長輩駕鶴西去,同侪英年早逝,告别、思念……這是生命中怎樣的不能承受之重啊!
關于告别,字典上是這麼注釋的:離别,分手;辭行;和死者最後訣别,表示哀悼。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生在世,我們大部分的時光都是在告别中度過的,每時每刻都在經曆着各式各樣的告别。
小時候讀那些有關告别的詩句,會傷感,卻因年少無知,過去便了無痕迹。走到青蔥歲月,有了同學、師生間的告别,便稍稍有了些許的心動,有同學少年早逝,雖不很熟識,卻也偶爾憶起些許片斷,感覺有些奇怪,莫名其妙,也許那就是一種思念。及至離家上大學的時候,才第一次體會到了告别的痛苦,一步三回頭地哭成了淚人。更難挨的是漫漫長夜裡那悠悠的思念,如南方的梅雨一樣淅瀝纏綿,浸入骨髓。大學畢業時宿舍裡的号啕大哭、站台上的抱頭痛别,至今仍是想起都動心的畫面,更持久的是别後同窗之間的相互思念。步入社會生活後,各式告别更是時時刻刻在上演。
有時會想,也許這世間的每個角落每天都在上演着小如聚會後的告别,大到親人、朋友、同學、愛人之間的生離死别。漸漸地,我們學會了告别,習慣了告别。可是思念呢?生活讓我們學會了告别,卻低估了思念;告别短暫,思念悠長;告别易過去,思念卻難走遠。思念的感覺猶如南方的梅雨一樣,讓人感覺說不出的難捱。思念如傷口般,盡管愈合,可傷痕還在。思念永永遠遠地駐守在人的心底,在你刻意想起的時候,在你情不自禁之間,無時不在,讓人無處躲藏。時間可以撫平告别之痛,卻無法減輕思念之情;歲月可以帶走人生,卻抹不去留在心底的那份思念。“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是對亡者的思念;“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是對戀人的思念;“天各一方,往來書信叙情誼”是對同學的思念……思念猶如滔滔江水日夜流淌,永無止息。
詩歌音樂表達思念,相聚會面聊慰思念,鮮花祭奠安放思念……即便如此,每個人的心底依然還會珍藏着一份揮之不去的思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