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寶講故事
很多朋友都看過金庸的武俠小說,金庸的小說除了劇情精彩紛呈之外,他刻畫人物的功底可謂是入木三分,讓讀者不知不覺産生共鳴,将金庸筆下的虛拟人物逐漸現實化。
随着網絡時代的日新月異,如今各大網站上湧現了不少封神之作。然而細心的讀者會發現,這些網絡紅文大多都是爽文,為了襯托主角,書中的配角猶如一朵朵随風飄逝的落葉,他們大多都是千篇一律、轉瞬即逝,唯有金庸筆下的配角有血有肉,讓人記憶猶新。
《笑傲江湖》的林平之是金庸筆下的一個反派角色,然而初看笑傲江湖的時候,金庸花費了大量的筆墨在林平之的身上,從他曆經家破人亡,再到四處拜師學藝都描寫得清清楚楚,甚至還有林平之大量的心理活動描寫。這樣的寫作手法,以至于很多初看笑傲的讀者誤以為林平之才是書中主角。
金庸的别具一格,讓讀者們對這些配角的舉止言行、悲慘遭遇産生共鳴,達到一種身臨其境、唏噓不已的效果。
《神雕俠侶》中的李莫愁也一樣,她出現在神雕的開篇,又在絕情谷大戰中香消玉殒。對于李莫愁這個角色,讀者的第一感覺是“狠毒”,第二感覺則是“同情”。李莫愁本是一個溫柔秀美的女子,她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憧憬和期待。然而在遭遇了負心漢陸展元之後,李莫愁開始性情大變。
李莫愁開始再也不相信愛情,甚至成了一個歇斯底裡、濫殺無辜之人。更奇怪的是,神雕時代也湧現了不少神功,為何李莫愁偏偏非要得到《玉女心經》呢?要知道的是,古墓派的創始人林朝英當年也是為情所困,她創建的古墓武功都是為了針對全真教的王重陽。也就是說,将古墓武功融會貫通的話,即便能全面壓制全真教,但在整個武林當中,依舊隻是一個二流高手,為何李莫愁處心積慮就是要得到《玉女心經》不可?
筆者認為,《玉女心經》有兩大功效,讓李莫愁夢寐以求:
1、玉女心經的最初設定玉女心經最神秘、最高深的武功非玉女素心劍不可,但楊過、小龍女都沒想到的是,玉女素心劍是林朝英幻想出來的一門劍法。原來林朝英苦戀王重陽卻不可得,于是林朝英發揮了她的奇思妙想,她幻想着王重陽和她情意綿綿、雙劍合璧,二人在對戰敵手的時候相輔相成、如膠似漆,這也是玉女心經的最大精髓所在。
楊過和小龍女二人正是苦練玉女心經的時候産生了愛的火花,他們練成玉女素心劍之後,能互補長短、攻防兼備,就連蒙古第一高手金輪法王也敗下陣來。
李莫愁為何會垂涎玉女心經就不難理解了,雖然陸展元早已撒手歸西,但李莫愁一直幻想着有一個美男子陪她一起修煉玉女心經,二人心有靈犀、如魚似水,如影随形、愛得難舍難分。這樣的幻想強烈地沖擊着李莫愁空虛、寂寞的心靈,以及她那苦求不得的“被愛”,因此玉女心經成了李莫愁夢寐以求的一本武功秘籍。
2、玉女心經的駐顔有術
在神雕的末尾,小龍女失足墜入絕情谷谷底。16年之後,兩鬓斑白的楊過跳入懸崖,意外發現了谷底的另一個“世外桃源”。
在這個别有洞天之地,楊過終于和小龍女再次相遇。原文裡寫道,小龍女白衫依舊、雪膚依然,花貌如昨。楊過卻不禁放聲大哭,嗚嗚咽咽地道:“龍兒,你容貌一點也沒有變,我卻老了。”
原來,玉女心經還有一門養生之法,就是“十二少”,要訣是“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小龍女正是遵循着玉女心經的要訣,雖獨自一人生活在谷底16年,但無喜無樂,無思無慮,所以這才駐顔有術,即使已是40歲的女人,依舊還和16歲的花季少女一樣年輕美麗。
反觀李莫愁,她雖然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但容貌甚美、聲音溫柔婉轉。因此當有人誇獎李莫愁的美貌之時,即使她表面上好似無動于衷,内心卻樂開了花。倘若得到了《玉女心經》,隻要遵循十二少秘訣,李莫愁依舊也能夠青春永駐,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況是李莫愁這樣的絕色美女。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