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挑戰賽#
昨天在門診看了一位66歲的腹痛、直腸粘膜脫垂的女患,其左手脈寸關沉弦細數,尺沉微。摸右手的時候,一摸,沒摸到。患者說:“以前也吃過中藥,摸過脈,都說我右手脈太弱了,摸不到!”我又指下用力摸了一下,确實沒有。我讓患者把手腕略微立起來,果然一下子摸到了,不但不沉,而且很浮數有力,但是沉取減弱。從脈上看,确實存在腹脹滿不适。我告訴患者:“你的脈不在正位上,是反關脈。”患者極其茫然的問我:“什麼是反關脈?從來就沒聽說過”。我說:“金庸小說裡的段氏一族,都是反關脈,據說反關脈的人都是大富大貴的人!”患者本來因為腹痛,心情郁悶,聽我說完,她說:“聽你說完,我心情還敞亮了一些。”
從這則病例,我們就聊聊中醫神秘的脈診。
脈診,是中醫最具特色的一種診斷方法。關于診脈的部位,古代分為三種診法:遍診法、三部診法、寸口診法。
寸口診法就是我們現在常見的診脈方法。寸口診法始見于《内經》,詳見于《難經》,推廣應用于晉代王叔和的《脈經》。前兩種診脈方法,因為繁瑣、費時,且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女性病人運用不便,而漸漸少用。
寸口診法的寸關尺,是通過走行于腕關節内側的桡動脈的跳動變化來判定的。
反關脈的桡動脈穿行于人體腕關節的背側,不同于正常人的寸口部,而是位于拇指腕側處,因此中醫脈診的時候,切脈的時候也就在寸口的背面。反關脈有同時見于兩手的,也有單獨一手。
反關脈最早見于唐代啟玄子王冰所著的《黃帝内心經問注》。
明代•李時珍的《瀕湖脈學》:“寸口無脈,求之臂外,是謂反關,本不足怪。”
清•林之翰《四診決微》引鄒丹源曰:“此即反關脈也,謂其不行于關上,而見于關外,故日反關也。其部位取法也與正同,然有兩手俱反者,有隻一手反者……”
清•周學霆《三指禅》:“間有脈不行于寸口,由肺列缺穴,斜刺臂側,入大腸陽溪穴,而上食指者,名曰反關。”
中醫還有一種脈不在正常的脈位,即“斜飛脈”
斜飛脈與反關脈相似,不過卻是桡動脈從尺部斜向桡骨莖突背側,向合谷方向伸延,基本切脈位置在手背第二掌骨桡側緣中點為關(大緻在合谷穴),上為寸,下為尺。寸部也同樣觸摸不到脈搏,斜飛脈與反關脈一樣,有同時見于兩手的,也有單獨一手。
在這兩種生理性異位的脈位中,反關脈的傳說顯得格外地豐富,尤其是在金庸的《天龍八部》中,大理段氏的一個生理特征就是反關脈,且還是遺傳性的,隻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有資料文獻顯示反關脈也可以遺傳。
在金庸的小說中有這麼地一段是與反關脈有關的:
保定帝聽他們争論不休,這二人是大理國醫道最精的名醫,見地卻竟如此大相枘鑿,可見侄兒體内的邪毒實是古怪之極,右手伸出食、中、無名三指,輕輕搭在段譽腕脈的“列缺穴”上。他段家子孫的脈搏往往不行于寸口,而行于列缺,醫家稱為“反關脈”。兩名太醫見皇上一出手便顯得深明醫道,都是好生佩服。一人道:“醫書上言道:反關脈左手得之主貴,右手得之主富,左右俱反,大富大貴。
去年大火的《老中醫》中,也有一段反關脈的劇情。
當時我就在想,估計是反關脈或者斜飛脈了!果然……
看到這一段我就懵了!反關脈,咋能在手背尺側呢?斜飛脈也不是啊!呵呵,就不較真了!
總結:由于反關脈和斜飛脈多半屬于先天性桡動脈異位,無特殊臨床意義,都屬于正常脈象,而不是病脈。故臨床上遇到寸關部位觸不到脈的病人,一定要在相應部位檢查有無反關脈和斜飛脈,以免贻誤診斷。尤其對于危重病人,更是要仔細檢查,必要時配合診察人迎、趺陽等脈(文章前面提到的三部診法),以确定胃、腎之氣的存絕。
下圖為人迎脈
人迎寸口脈法,是“寸口脈法”以前,古人廣泛應用的一種古脈法,《黃帝内經》用占據脈法一半以上篇章,對這一脈法的診脈依據、診脈方法、診治意義均有系統論述,是當時所有脈法中理論總結和臨床應用最多的脈法。該古脈法,是對人迎和寸口脈像相互參照對比,人迎脈在上為天為陽,寸口脈在下為地為陰,二者對比其實就是陰陽對比,以陰陽為綱的“人迎寸口脈法”,體現了中醫陰陽平衡的理念。
用人迎脈(喉結外側頸動脈搏動處)和寸口脈(手寸關尺三部脈中,取其最大者)的大小對比來指導臨床,人迎和寸口脈大小相一緻的,說明陰陽平調。人迎達于寸口一倍的,說明少陽之氣太過,從少陽論治。人迎大于寸口兩倍的,說明太陽之氣太過,從太陽論治。人迎大于寸口三倍的,說明陽明之氣太過,從陽明論治。
趺陽脈為足陽明胃脈,在足背沖陽穴處。胃為後天之本,診趺陽脈以候脾胃之氣,對于保胃氣扶正祛邪有重要意義,故《傷寒雜病論》中,以趺陽脈診斷疾病亦較多應用。
1、浮脈趺陽脈浮多為胃虛。如“趺陽脈浮,浮則為虛,浮虛相搏,故令氣餾,言胃氣虛竭也”。此脈浮為胃氣虛竭,陽虛裡寒,有胃氣結而上逆,發為氣噎證。
2、數脈“趺陽脈數,胃中有熱,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墜,小便即數”。數為有熱,趺陽脈數,為胃中有熱,故消谷善食,大便墜。
3、數脈“趺陽脈遲而緩,胃氣如徑也,趺陽浮而數,浮則傷胃,數則動脾,此非本病,醫特下之所為也”。趺陽脈本為遲緩脈,如果浮而數,為醫生誤下,虛其裡氣、邪氣内陷,以緻脾胃氣弱,其脈浮為虛,數則為有熱,為脾胃氣虛而有熱之脈象。
4、浮芤脈“趺陽脈浮而芤,浮者衛氣虛,芤者榮氣傷,其身體瘦,肌肉甲錯,浮芤相搏,宗氣微弱,四屬斷絕”。由于衛氣虛營血傷,故其脈浮芤,甚則出現宗氣微弱,四肢厥冷之證。
5、浮澀脈“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日胃反”。脾約而出現浮澀脈為胃強脾弱,津液枯竭,故大便硬,以麻子仁丸潤脾清胃。胃反證是脾陰、胃陽兩虛,脾胃虛寒,津液不足,故朝食暮吐。故趺陽脈浮可有虛實之分,澀脈為陰不足,如胃反而出現緊澀之脈,不但胃虛明顯,而且寒邪巳甚。
6、滑脈“脈滑則哕,此為醫咎”。由醫者誤治而胃虛,虛氣上逆則為哕。
7、滑緊脈“趺陽脈滑而緊,滑者胃氣實,緊者脾氣強,持實擊強,痛還自傷,以手把刃,坐作瘡也”。趺陽脈滑為胃之陽氣盛,緊為脾之陰邪盛,寒熱相擊則胃脾自傷,如同手握刀刃而成創傷。
8、沉數脈“趺陽脈沉而數,沉為實,數消谷。緊者,病難治”。沉為主裡,數為有熱,胃中熱,故能消谷。如果脈沉而緊,為胃虛寒,故病難治。
9、微緊脈“趺陽脈微而緊,緊則為寒,微則為虛,微緊相搏,則為短氣”。微為氣虛,緊為裡寒,故為胃之虛寒證。
10、緊數脈“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為熱,熱則消谷,緊則為寒,食即為滿”。脈緊主脾寒,脈數主胃熱,胃熱故能食善饑,脾寒則運化不健,故食後脹滿”
11、微弦脈“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勝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與溫藥服之”。脈微為脾胃虛寒,弦為主肝、主寒、主痛,脾胃虛寒,肝氣上逆,故腹滿而兩脅疼痛。
12、伏脈“趺陽脈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趺硬”。“趺陽脈伏,水谷不化,脾氣衰則鹜溏,胃氣弱則身腫”。趺陽脈本為沉遲之脈象,如脈伏不出,或推筋按骨而得,則為脾胃虛衰,陽不外達,則身冷膚硬;氣虛不運化,則為鹜溏,水濕内禁則為浮腫。
13、伏澀脈“趺陽脈伏而澀,伏則吐逆,水谷不化,澀則食不得人,名日關格”。伏脈為胃氣虛衰,脈伏不出,虛氣上沖,故吐逆。澀則脾虛不運,故食不得,為中焦受阻,故為關格證。
總結:張仲景《傷寒論》原序中所說的“ 三部”脈,就是指“人迎”(結喉旁頸總動脈)“寸口”(腕部桡動脈) 和“趺陽脈”(足背部胫前動脈)。,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