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想問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正常情況下,海豚等鲸類動物的呼吸開口是在哪兒嗎?是鼻孔還是嘴,其實最終答案是呼吸孔,呼吸孔是長在内頭頂的小孔,比如藍鲸、須鲸,頭頂的呼吸孔有兩個。而抹香鲸,白鲸,海豚等頭頂的呼吸孔隻有一個。
但是我們不得不說還是有一種海豚十分特殊的,這種海豚就是矮海豚——它們居然在用嘴去呼吸,而這一現象則是在新西蘭被觀察到的。理論來講,由于海豚的呼吸孔位頭頂,因此海豚在出水呼吸時,整個身體無需擡得十分的高,但這頭矮海豚的出水動作就太過于特殊了,每次出水時。它把身體擡得都比其他任何一個同伴要高,并且出水後它的呼吸孔也不像同伴,很難完全張開。入水前才會将嘴巴張到8厘米的寬度,随後再閉上潛入水中,此外它每次張開嘴巴,研究人員都能聽得到它呼氣吸氣的聲音。
因此我們普通的認知被完全的打破了,研究人員總共确認了他們已經遇到這頭矮海豚,一共七次,除了它的呼吸行為與其他海豚十分的不同之外,它的體表特征都是與其他海豚大緻一緻的,身體狀況也十分的良好,因此它的出現一直督促着生物學家們讓我們重新審視海豚的呼吸道和消化道,并且質疑海豚不用嘴巴呼吸這句話的正确性。事實證明,其實所有的東西都是由于科學技術的不完善,缺乏完整的嚴謹性。那麼為何其他的海豚沒有像這隻矮海豚一樣用嘴去呼吸呢?
因為海豚存在一個會厭軟骨,那麼會厭軟骨是可移動的軟骨,但是移動也就同時意味着錯位,這隻矮海豚相當于主動讓軟骨側圍将軟骨與口腔相連,從而實現了,它可以用嘴巴呼吸。那麼正常情況下,普通海豚不會這樣,有可能是這頭矮海豚它的喉部肌肉産生了問題,比如遭受了感染損傷或者是産生的腫瘤,使得這部分軟骨無法正常的工作,又或許由于呼吸孔旁邊存在着開閉肌肉,它的開閉肌肉存在着問題。因此它才會導緻普通呼吸辦法的不順暢,從而開始用嘴呼吸。當然了,正常海豚是覺得不會這樣做的,因為風險太大了。
在2015年時,就在西澳的海灘上出現了一頭死去的海豚,當時這艘海豚已經超過20歲,應該是一頭越來越豐富的中年海豚了,但是是什麼讓這種中年海豚死亡呢?原來它的屍體在海灘上被發現時,裡面竟然含有一隻章魚,并且幾隻章魚觸手落在了口腔外面。原來這隻海豚居然是窒息而死,後來法醫解剖了這隻海豚的屍體,原來它的胃裡有死亡的巨大章魚。
這種章魚腕展開最寬的間距可以達三米。當這隻海豚死亡時,它的體長是2.4米,可是這隻章魚它的腕展開竟然可以達到2.6米,因此這隻章魚将觸手牢牢的吸附在這隻海豚的舌根咽喉以及食道的若幹部位,并且留下了許多圓形的凸起。
而後在掙紮的過程中,由于章魚的觸手到處亂竄,竄到了這隻海豚的會厭軟骨,并且将它的會厭軟骨硬生生的掰了下來,并且用觸手它的呼吸道,因此海豚怎麼樣都沒有辦法呼吸了。
由此可見,以上的案例都證明,海豚的會厭軟骨其實是可以移動的,但是除了少數十分幸運的海豚,這種錯位往往意味着悲慘的結局。嗆死,窒息,都是稀疏平常的事件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