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包圍的湖北菜
湖北人很郁悶。
論文化底蘊,湖北是荊楚文化發祥地,絕對正統;論經濟實力,湖北GDP在鄰省中也是名列前茅;論地理區位,九省通衢、襟江帶湖,沒在怕的;論自然風貌,雲夢澤大名猶在耳畔,千湖之省名山也不少......偏偏在美食這一項上,湖北菜一直被周圍鄰居們從裡到外地吊打。
細數湖北周圍,身為“八大菜系”的川菜、湘菜、徽菜自然是不能比的;陝菜和豫菜作為北方菜代表,也有大批擁趸;就連同樣籍籍無名的贛菜也是個小網紅,比湖北菜這個戰五渣強些;更别說“八大菜系”的另五個,粵菜、閩菜、浙菜、魯菜、淮揚菜都在湖北菜外圍虎視眈眈。湖北,硬生生被襯托成了美食地圖上的窪地。
如果說湖北菜實力和名氣暫不如人,湖北人咬咬牙姑且還能忍上一忍,畢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但湖北菜就連名字都被吊打,實在不能忍!周圍的湘菜、川菜、徽菜哪一個不是朗朗上口,偏偏自己叫“鄂菜”,諧音“餓”、“惡”,字形又含“口虧”,對于菜系名來說,既拗口,寓意也不好。因此,機智的湖北人決定,改名字!刻不容緩!
别叫我“鄂菜”,叫“楚菜”
早在2007年,著名烹饪大師盧永良就提出過“鄂菜”改“楚菜”的建議,此後民間的“鄂菜”“楚菜”之争就沒間斷過。這一次湖北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楚菜創新發展的意見》,将湖北菜簡稱統一規範為“楚菜”,從此湖北菜就是“楚菜”了。
對于大部分湖北人來說,這個名字改得還是很得人心的。畢竟相比“鄂”來說,“楚”不論是曆史還是影響力都更勝一籌,并且看起來聽起來都比鄂好。
不過,湖南人首先對這個決定表示了反對:
孤掌:湖北還是要跟湖南兄弟商量一下,湖南也是楚啊!
璃梨鯉栗:改得好尴尬,楚的邊界比湖北大多了
許默:本來就隻有湖南湖北比較争楚,一個荊楚一個湘楚,楚是大家的,叫楚菜有點被代表的感覺
...
△ 鼎盛時期的楚國雄霸長江流域,東到大海、西達巴蜀、南抵湘贛、北至齊魯
湖南人的反對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湖北雖然是楚國的發源地和中心區,但楚從來不是湖北獨有的,全盛時期的楚國占地約150萬平方千米,疆域包括湖北、及湖南、江蘇、江西、河南、山東等地的一部分。
湖南與湖北毗鄰,深受楚文化影響,也傳承着楚文化,向來以“楚”自居,湖北稱“荊楚”,湖南便稱“湘楚”,“惟楚有才,于斯為盛”的對聯至今還挂在長沙嶽麓書院裡,楚文化的大IP之一“屈原”也是湖南的,難怪湖南人首先不服氣湖北菜叫“楚菜”。
不管湖南人答不答應,湖北菜已經叫“楚菜”了,擺在楚菜面前的難題自然也不是湖南人的嘴炮,而是如何在周圍菜系的包圍中脫穎而出,擺脫小透明的身份和被吊打的局面。
楚菜為什麼會被湘菜吊打?
△ 提到湖北名菜,有多少人會首先想到熱幹面?
這是一個嗜辣的時代,人們對南方吃辣省的口味津津樂道,川渝麻辣、黔桂酸辣、湖南香辣,而提到湖北菜,外省人的反應大多是懵的,“聽說湖北也吃辣”?了解湖北菜的人知道它“嗜辣似川湘,嗜甜似江浙,清淡似閩粵,厚重似徽魯”,這樣包羅萬象的結果就是沒有特點。在早已揚名立萬的香辣派教主湘菜面前,湖北菜隻是一個面目模糊、沒有人設的練習生。
一湖之隔的湘菜和楚菜,境遇大不相同,一個是一線,一個是十八線,之所以造成這樣的現狀,還要從曆史說起。
湖北自古就是九省通衢,這樣的交通樞紐是不能有極端口味的菜系的,湖北菜要混合周邊省份的口味,才能滿足不同地方人的需求,這也導緻湖北菜雖能采衆家之長,卻雜而不精,與周邊省份雷同,卻不如他們做到極緻。
△ 武漢小吃 重油燒麥
另一方面,湖北不少菜重油重鹽重口味,外地人根本接受不了。晚清時,武漢一度成為全國第二的大商埠,從事繁忙體力工作的碼頭工人需要重油重鹽又不貴的食物來補充體力,為了抵禦江面寒風,辣椒和胡椒也是必不可少的調料,于是,重油燒麥、面窩、熱幹面、豆皮這樣蹲在街邊吃完就能走的食物成為主流。
林語堂在他的地圖炮名作《吾國與吾民》中,寥寥數句描畫出了湖北人嗜油辣和“九頭鳥”般精明的群像。
至漢口南北,所謂華中部分,居住有狂噪咒罵而好詐之湖北居民,中國向有“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之俗諺,蓋湖北人精明強悍,頗有胡椒之辣,猶不夠刺激,尚須爆之以油,然後煞瘾之概,故譬之于神秘之九頭鳥。
△ 九頭鳥是楚國人信奉的神鳥
到了今天,林語堂筆下的湖北人仍然熱衷那些“刺激”的油辣小吃,在周邊省份人心中還是亦正亦邪的“九頭鳥”形象,不過湖北菜有了新的注解。
時過境遷,湖北市民過早時還會去買一包滿口流油的重油燒麥,但坐擁大江大湖的湖北人也不缺江河湖鮮,新鮮武昌魚、紅尾魚、蓮藕、菱角、茭白,隻有在湖北人的餐桌上才能發揮極緻的味道。
衆口難調的湖北人
提到湖北時,除了武漢你會想到哪個城市?5秒内想起來的,恭喜你超越了99%的讀者。
湖北和成都實行類似的政策,集全省之力建造一個大武漢/成都城市圈,省會光環太大的結果就是其他城市沒有存在感。其實湖北的大多數城市單拎出來都戰鬥力不俗,襄陽、荊州、宜昌都是曆史名城,黃岡是學霸與習題之鄉,十堰是共和國汽車工業的“紅色搖籃”.......
這些城市南轅北轍,就連飲食文化也大不相同,于是湖北菜意料之中的難成體系。飲食上,湖北北部偏向河南,西北偏向陝西,西部偏向巴蜀,東部喜蒸似安徽,南部的湘菜更是将影響力一路擴散到全省。
△ 湖北漲渡湖
盡管衆口難調,但要說楚菜不好吃,6000萬湖北人是絕不同意的。
湖北境内江河縱橫,湖泊密集,江漢平原肥沃,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幸運的湖北人永遠能獲得最新鮮的食材,梁子湖的藕用來炖排骨,粉糯清香,東湖現打的武昌魚清蒸就很美味,夏日的藕帶白嫩水靈,最适合涼拌......楚菜是煙火氣十足的平民菜,精華不在酒店食肆,在普通湖北人的一日三餐裡。
△ “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清蒸武昌魚是湖北名菜。
△ 沔陽三蒸是湖北最負盛名的粉蒸菜代表,包括粉蒸肉類、粉蒸水産、粉蒸蔬菜
△黃岡黃州東坡肉,相傳是北宋文學家蘇轼谪居黃州時所創
下方查看曆史文章
“鄂菜”改名為“楚菜”,
你站湖北還是湖南?
|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南都旅遊
一起分享世界的點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