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黃茅海跨海通道主體工程全面施工

黃茅海跨海通道主體工程全面施工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2-10 09:57:30

黃茅海跨海通道主體工程全面施工(重大項目黃茅海跨海通道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1

10月4日,黃茅海大橋中塔第23節澆築完成,高度突破140米。至此,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控制性工程——黃茅海大橋中、西塔施工進度全部過半,預計将于2023年年中可實現兩座主塔封頂。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起于廣東省珠海市高欄港區,東連港珠澳大橋,西連新台高速并與西部沿海高速相交,止于台山市鬥山鎮,全長約31公裡,投資概算約130億,2020年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

建成後,黃茅海跨海通道将成為世界最大跨徑三塔斜拉橋。黃茅海跨海通道将與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南沙大橋、虎門大橋等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大灣區早日形成世界級交通樞紐。

黃茅海跨海通道主體工程全面施工(重大項目黃茅海跨海通道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2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預計将于2024年建成通車。圖為項目主橋之一黃茅海大橋海上施工平台。

黃茅海跨海通道主體工程全面施工(重大項目黃茅海跨海通道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3

進展

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

2020年12月17日,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主塔首根樁基順利開鑽。2021年9月22日,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黃茅海大橋中塔承台澆築順利完成。2022年10月4日,黃茅海大橋中塔第23節澆築完成,高度突破140米,黃茅海大橋中、西塔施工進度全部過半。在位于江門台山市黃茅海跨海通道建設現場,一條宛如巨龍的施工棧道盤卧在海上,各類大型機械轟鳴不斷。在工地一線建設者的奮鬥下,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不斷取得新的建設進展。

目前,黃茅海通道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海域段兩座主橋的5座主塔已完成總量的50%左右,引橋和4處互通立交也同步推進中;象山隧道已累計掘進2240米,占總長度的70%左右,項目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

助力大灣區早日形成世界級交通樞紐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是廣東交通集團貫徹落實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有力舉措。

項目建成後将與已通車的港珠澳大橋、虎門大橋、黃埔大橋、南沙大橋,建設中的深中通道,以及正在進行前期籌建的獅子洋通道等,共同組成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通道,對完善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充分發揮港珠澳大橋的功能,改變粵西沿海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通道單一的現狀,進一步強化珠海橫琴自貿區、高欄港經濟區和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的聯動發展,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将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助力大灣區早日形成世界級交通樞紐。

建設亮點A

将建成世界最大跨徑三塔斜拉橋

黃茅海跨海通道路線全長約31km,其中海域段長度約15公裡,跨海段設置2座主橋。其中,高欄港大橋跨越東東航道,采用雙塔斜拉橋設計,主跨700米;黃茅海大橋跨越東航道和西航道,采用三塔斜拉橋設計,主跨2*720米,建成後将成為世界上跨徑最大的三塔斜拉橋。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亮點有很多。兩座主橋采用鋼箱梁斜拉橋工藝,主塔采用國内罕見的獨柱式結構,共設置五座主塔,在設計上融入了景觀理念,外形簡潔、動感柔美、标志性突出,建成後将成為珠江口的标志性工程。主橋之一黃茅海大橋中塔高263.28m,在國内超大斜拉橋中位居前列;橋面采用分體式鋼箱梁設計,由兩個鋼箱梁及橫向連接箱組成,橋面總寬55.5米,橋面寬度位居省内第一,同時這也是分體式鋼箱梁在廣東省内首次大規模應用。

黃茅海跨海通道主體工程全面施工(重大項目黃茅海跨海通道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4

黃茅海通道項目Z3主塔航拍圖。

建設亮點B

項目采用兩項隧道施工“黑科技”

今年8月8日17時,曆經523天項目建設,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獅山隧道左右線順利貫通。據悉,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設超大斜拉橋2座,中、長隧道各1座,互通立交4處。獅山隧道作為全線兩座隧道之一,地處台山市赤溪鎮南村塘水庫南側、豬乸潭水庫北側,線路穿過獅山山體,左線全長約878米,右線全長885米,屬于洞口小淨距分離式中隧道。

據了解,項目采用兩項隧道施工“黑科技”。隧道三維激光安全預警系統。為實時動态掌握隧道初期支護穩定性,項目根據圍岩情況,在拱頂和拱腰位置的初支混凝土施工時預埋傳感器,對隧道的拱頂沉降、周邊收斂、圍岩應力等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分析,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發生幾率。襯砌混凝土無線檢測雷達。通過特種檢測機器人攜帶空氣耦合雷達在指定測線位置勻速前行,采集混凝土質量信息。工作完畢後,雷達數據自動回傳後台,進行實時數據處理。通過後台大數據分析,提前判别可疑缺陷。

黃茅海跨海通道主體工程全面施工(重大項目黃茅海跨海通道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5

今年8月8日17時,曆經523天項目建設,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獅山隧道左右線順利貫通。

此兩項技術均由項目自主研發,屬首次應用于國内隧道施工中。另外,項目還采用地質雷達超前預報、應急電話聲光報警系統、三維激光斷面掃描儀等科技手段,有效保障了隧道施工質量和施工人員的安全。

挑戰

全面部署應對台風天氣挑戰

今年8月25日,第9号台風“馬鞍”(強熱帶風暴級)在廣東中西部沿海地區登陸。面對強熱帶風暴天氣挑戰,黃茅海通道項目特成立防台防汛工作小組,由黨員先鋒隊、管理中心安全部及工段負責人組成。工作小組24小時輪流值班,對全線各個施工點進行全面巡查,密切關注台風、暴雨的發展趨勢。通過微信群對台風經過路徑、風級等信息進行實時更新,按照台風動态及防禦工作指示提前統籌規劃,嚴防項目人員、設備遭受惡劣天氣的損害。

項目按照應急預案,及時落實海上防風避險措施。所有塔吊、電梯、節段梁架橋機斷電;履帶吊、桅杆吊大臂趴下,汽車吊收起大臂,将四條支腿支起,龍門吊拉設纜風繩、夾軌器夾緊;爬模内外模闆之間采用拉杆進行緊固,退模裝置與上平台架體用暴風加固件連接;棧橋燈帶常亮,門禁加強管制,設置警示牌,防止外來人員進入;爬梯、拌合站、鋼筋加工廠及梁場場棚采用纜風繩固定;路基和邊坡采用水泥砂漿修築攔水埂和邊坡急流槽,确保排水通暢。

黃茅海跨海通道主體工程全面施工(重大項目黃茅海跨海通道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6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防禦台風天氣。

8月23日下午,14公裡海上施工棧橋各類特種設備及臨時設施陸續加固,管理中心組織全線參建單位開始撤離人員。24日早上7點,無動力船舶及應急艇人員已全部撤離上岸,自動力施工船舶按最低配員值守,海上生活平台共374名施工人員全部完成撤離。

采寫:南都記者 羅忠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