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原文講解?第一講 《易經》一書,被賦予太多神秘色彩全球研究易學者約三百萬人(當然是以華人為主),古往今來,為《易經》注疏、釋義等所作的著作約有三千多個版本(即易經已有三千多個觀念)如一千人讀哈姆蕾特,就有一千個看法基本一緻,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易經原文講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第一講
《易經》一書,被賦予太多神秘色彩。全球研究易學者約三百萬人(當然是以華人為主),古往今來,為《易經》注疏、釋義等所作的著作約有三千多個版本(即易經已有三千多個觀念)。如一千人讀哈姆蕾特,就有一千個看法基本一緻。
《易經》是記錄商周時的大百科全書(以周為主),類似于《永樂大典》。商、周至秦這一時期,《易經》除蔔筮有神話色彩,大多是記錄商周的曆史形态。至漢朝起,儒家虛幻的言象、言數摻雜其中,使得原本實用的工具書也變得神秘了。尤其是宋朝後,宋儒摻雜理氣說,把《易經》變得玄而又玄了。
要了解《易經》,最基本的,先從字面開始,即易的原始字義。甲骨文:易。是兩個巫師(占、蔔)占蔔完後,交由帝王定。原始字義:交(換)易。如難理解,可手持兩個杯具(一空一滿),相互傾倒,即是“易”的原始字義。
漢許慎《說文解字》定義“易”字:日月為易象陰陽也。(許氏把蔔筮巫師替換日月,合字面釋義,日月已分陽陰)。漢魏伯陽注疏《周易參同契》:日月為易。(注:此書是道士易的始祖,《易經》從此書起被神化)。三國時虞翻《易注》:字從日下月。
弄明白易字原始義與易經名義,對了解易學就相對簡單了。《易經》的三個基本維度:易、象、辭。即了解《易經》的三個步驟。(前文《易經》剖析有詳解)
《易經》的意義所指(易經的延伸義),即易經所表達的内容。
《史記》:《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此為後人添加),故長于變《易》道化。
《莊子》:易以道陰陽。
《禮記.經解》:潔淨精微,《易》教也。《禮記.祭義》:昔者,聖人建陰陽天地之情,立以為《易》。
閱讀《易經》的方法。《易經.系辭》說: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用現代白話文就是說,靜觀察現象,然後看辭的定義。動(變化)觀變,是看蔔卦後的卦象顯示。
用現代學習法,舉一反三去求證卦象,引伸系辭,以推測未知領域。注:《易經》非儒家所創的著作。源于商周。是商周到先秦時的通用文化教材之一,後被儒家纂改,并竊為儒家典籍。
下一講:《易經》卦名釋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