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昔日盛夏裡的村莊

昔日盛夏裡的村莊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4 14:49:02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徐祯曜 記者 鄭浩

【編者按】

聚散離合終有時。

2022年盛夏,上海成片二級舊裡以下房屋改造收官,越來越多藏在市井煙火中的古老街區,與世人暫時道别。

順昌路、永年路、夢花街……它們從舊時光走來,承載鄉愁與遙遠的記憶;它們也在不斷追趕時代腳步,以改造提升實現城市更新。

風華不再,舊夢重拾。即日起,澎湃新聞推出“盛夏的告别”系列,記錄老街坊、小弄堂和沿街商鋪搬遷前最後的夏天。

老城廂或以新面貌歸來,煙火人家将各奔東西。有限的相聚時光,賦予離别應有的儀式。

早上6時許,順昌路528号的盛興馄饨店門口已熱鬧起來。

“百年老店”字樣的門楣下放着幾個大盆,幾名阿姨正忙着洗菜。

隻見一位阿姨将荠菜裝進竹籃,用水管沖洗,再将水“癟”幹,如此不斷重複,流到地上的水都被染成了菜色。這是菜肉馄饨餡的主要食材,盛興馄饨店每早開門營業前的洗菜備菜,是順昌路上的一道早市風景。

該店自上世紀四十年代就已存在,五十年代轉國營,迄今已有八十多年曆史。老上海的味道,是許多老街坊的念想。

如今,随着舊改生效,盛興馄饨店的搬遷就在眼前。

但故事不會就此謝幕,新店已于7月19日在思南路試運營,8月7日換上了“盛興”的招牌,這家承載了幾代人記憶店百年老店,正要煥發新活力。

昔日盛夏裡的村莊(即使搬遷後各奔東西)1

順昌路上的盛興馄饨店全貌。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徐祯曜 圖

“老辰光”的常客

7月25日早上6時剛過,盛興馄饨店還未正式營業,已有不少人等在店門口。一位住在徐家彙附近的上海爺叔說,自己是盛興“老辰光”的常客(以前的常客),自兒時起便在店裡吃過馄饨,已經說不清到底有多少年了。如今,隻要有空,就會專門到這裡來吃馄饨。

“我跟店裡面都是老相識了,除了新來的,幾乎每一個人都認識我。他們已經換過兩三批人了,但是口味一直沒變,還是記憶中的老味道。”上海爺叔說。

另一位顧客雲先生不是附近居民,但每天上班前都會到這裡吃個早飯。“我因為上班順路,早上一般都到這裡吃碗大馄饨。這裡的确是老上海味道,蠻不錯,價格也比較實惠,現在外面幾乎很少見到了。但是比較遺憾的就是,這個店以後要搬到思南路去了,我要特地跑過去吃的話不方便,以後可能沒有機會再吃到了。”

昔日盛夏裡的村莊(即使搬遷後各奔東西)2

盛興老店門口張貼了告示,提醒顧客到賬台領取新店的8折優惠券。

有店員馬上接口:新店離順昌路2公裡遠,13号線2站路就到,随時歡迎老顧客去。

早上6點半,馄饨店開始一天的營業,阿姨爺叔們依次走進門,在僅有一人寬的過道上點餐。有的點了馄饨或湯圓坐下堂食,有的打包帶走,生意相當火熱,一直到中午,仍陸陸續續有客人進店。

這間不到40平方米的店鋪裡,擺放着5張木桌子,大部分時間每張都坐滿了人。客人們一邊等餐,一邊用上海話熟絡地與店員聊天。也有人坐不到位子,站在桌旁等待其他人離席。記者注意到,好幾位顧客自備了鋼盅鍋子等容器,進店後熟門熟路,直接打包帶走馄饨湯圓,不作停留。

昔日盛夏裡的村莊(即使搬遷後各奔東西)3

盛興馄饨店的鮮肉馄饨和冰鎮綠豆湯

昔日盛夏裡的村莊(即使搬遷後各奔東西)4

7月25日中午,盛興馄饨店内生意火熱。

昔日盛夏裡的村莊(即使搬遷後各奔東西)5

有顧客自備了鋼盅鍋子等容器,将馄饨打包帶走。

鮮肉小馄饨12隻10元,菜肉大馄饨10隻14元,鮮肉湯圓、芝麻湯圓1隻3.5元。店内牆上挂着醒目的價目表,但大部分客人進店後,點餐基本不用看菜單。

馄饨和湯圓是店裡的特色,為了讓顧客一次品嘗多種美味,還有經典混搭的14元“全家福”——5隻菜肉大馄饨 1隻鮮肉湯圓 1隻芝麻湯圓。此外,上海人喜歡吃的清冷面一碗10元,如加上澆頭,素澆18元,辣肉24元。

昔日盛夏裡的村莊(即使搬遷後各奔東西)6

盛興馄饨店的價目表

昔日盛夏裡的村莊(即使搬遷後各奔東西)7

盛興獨特的肉餡與芝麻餡

作為一家傳統點心店,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盛興保持“隻收現金”的模式,直到今年疫情後才有了線上支付。

“支持手機付款,一個是為了迎合現在的一個趨勢,因為現在很多人身邊都不怎麼帶錢了,有時候來我們店裡要找零錢什麼的,确實不太方便,你像現在人家有些老阿姨也在問能不能用手機付款。另一方面,現在疫情下面,用手機支付這種無接觸的方式,也能減少一點傳播病毒的風險,對伐啦?”收銀台的店員這樣表示。

昔日盛夏裡的村莊(即使搬遷後各奔東西)8

角落的操作台前,幾位阿姨正手法娴熟地包着鮮肉和菜肉餡的馄饨。

老上海的口味

店鋪一角的操作台前,總有幾位阿姨手法娴熟地包着馄饨。她們中有好幾位已在這兒工作超20年了,少的也做了五六年。

正在包湯圓的陳阿姨說,這裡的湯圓餡和馄饨餡之所以特别,因配料中含有豬油,“沒有豬油不好吃。皮子也有講究,你看顔色都是發黃的,因為裡面加了堿水。”

一旁吃着馄饨的上海爺叔郝先生說,自己小時候就常在盛興吃馄饨,算起來也有30多年,“味道可以說幾乎沒變過。最早時這裡隻做馄饨和湯圓的,後來開始做冷面,店裡還加裝了一個帶空調的玻璃隔間。”

這裡的馄饨為何好吃?郝先生說,因為是用堿水皮包的,有嚼勁,荠菜餡自己回去做,也做不出這個味道。湯雖然看着很簡單,隻有蔥花和鹽,但感覺不一樣,老上海就是喜歡這個味道,在其他地方吃不到。要是自己在家裡想包着吃,這兒的馄饨餡和皮子也可以買——馄饨皮1斤6元,鮮肉餡一斤38元。

到下午1點半,依然有不少顧客在店裡用餐、茶歇、嘎讪胡。店内的師傅解釋道,下午5點打烊前一般都是這個光景。盛興作為點心店,不是到了飯點才有集中客流,而是從早到晚絡繹不絕有顧客光顧。來這裡消費的大多都是居住在附近的熟面孔,已與店家積累多年的感情。

許多顧客都說,這裡口味正宗、價格實惠,即使搬遷後各奔東西,他們也會再次尋過去光顧盛興,追一追老味道。

昔日盛夏裡的村莊(即使搬遷後各奔東西)9

店内的牆上挂着一面錦旗,是馬路對面的鴻茂家常菜送來的。

記者注意到,店内的牆上,除了食品經營的證照,還挂着一面寫有“大火無情人有情,助人為樂顯真情”的錦旗,是馬路對面的鴻茂家常菜館贈予盛興的。

店内一位知情的師傅說,這是2013年的事了。當時是清晨,鴻茂家常菜的人下班剛走,盛興剛上班,看到鴻茂冰箱燒着,把門都燒紅了,應該是電路老化引起的失火,“我們趕緊報警,幫忙一起把火撲滅了。”

師傅說,“其實這個事情倒也沒什麼,街坊鄰裡之間,大家彼此打點、互相幫忙也比較多,有事情,别人也一樣會來幫我們。”

這片街區,呆的時間久了,街坊鄰裡間互相照應的故事不少,但有些溫暖的事,總是記着的。師傅說,“後來鴻茂的夫妻倆就給我們送了這面錦旗,感謝我們見義勇為。我們就一直挂到現在。”

老店招的遷移

搬遷就在眼前了。7月24日,黃浦區打浦橋街道的建國東路68街坊及67街坊東塊通過二輪征詢,宣告上海最後一塊成片二級以下舊裡改造全面完成,持續30年的民生難題得到曆史性解決。與此同時,盛興馄饨店即将搬離。

具體啥時搬?店裡的師傅阿姨們都說還未确定。一名師傅告訴記者,新店已于7月19日在思南路試運營,待到這裡的店面清空,就可以将牌子挂到新店去。目前,部分師傅已轉移至新店幹活。

昔日盛夏裡的村莊(即使搬遷後各奔東西)10

思南路的新店内,正在包湯圓的阿姨。

記者注意到,盛興老店的門口也已張貼了告示,提醒新老顧客可到賬台,領取8折優惠券到新店消費。

8月4日,記者來到了位于思南路8号的新店,店鋪門面很寬。門口張貼的價目表上,特别标注着“懷舊弄堂堿水皮馄饨”,除了老店的特色菜品,還增加了各類本幫面條、現炒澆頭面,以及弄堂冷菜。

店内十分亮堂整潔,上下總面積有近500平方米。底樓二十幾張桌子,與牆面的畫像相映,依然是老上海的感覺。操作間為開放式,不鏽鋼的操作台面非常大,一旁還有用于包馄饨湯圓的獨立區域。

昔日盛夏裡的村莊(即使搬遷後各奔東西)11

新店的操作間為開放式,不鏽鋼的操作台面非常大。

昔日盛夏裡的村莊(即使搬遷後各奔東西)12

位于思南路的新店十分寬敞整潔。

昔日盛夏裡的村莊(即使搬遷後各奔東西)13

底樓約有二十張桌子。

該店負責人于怡告訴記者,新店與老店同屬于上海新亞富麗華餐飲股份公司,系國營企業,自己目前正同時管理着兩家店,“我管理盛興也有20多年了,對老店很熟悉,也很有感情。盛興開的時間很長,客戶群體很廣泛,既有老街坊也有年輕人。有些人從小吃到大,跨了三代都來我們店裡吃過。新店剛開了沒多久,就在前幾天,就有一位爺爺帶着孫子過來吃馄饨。”

8月8日,思南路8号,新店門上已經挂上“盛興湯圓”的招牌。

店裡師傅說,新招牌8月6日下午2點半左右開始換,一直到7日淩晨才裝好。大部分老店的師傅阿姨們都将搬到新店,預計店員總人數将有15位左右。

責任編輯:徐曉陽 圖片編輯:施佳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