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推動肉牛産業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

推動肉牛産業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6 06:07:24

推動肉牛産業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來源:【内蒙古自治區鄉村振興局】,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推動肉牛産業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推動肉牛産業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翁牛特旗七種模式)1

推動肉牛産業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

來源:【内蒙古自治區鄉村振興局】

近年來,翁牛特旗委、旗政府将肉牛産業作為農牧業産業的一号工程予以重點推進,成立由旗長任組長的推動肉牛産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以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堅持“少養、精養、集中養”,多措并舉,探索出“七種模式”,全旗肉牛産業發展水平全面提升。

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組織”帶動産業發展模式。以肉牛龍頭企業、養殖專業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組織”帶動産業發展,提高肉牛産業組織化管理水平,推進全旗肉牛良種繁育、标準化養殖、品牌化開發,不斷提高延邊黃牛産業市場競争力,做大做強肉牛産業。扶持發展農牧民肉牛養殖合作社763家,規模以上養殖場3500家,引進培育存欄1000頭以上規模化養殖企業3家,建設養牛專業村47個,肉牛養殖戶達到9500多家,全旗存欄肉牛35萬頭,較上年度增加4萬頭,全年可出欄肉牛23萬頭,肉牛飼養規模在全市位列第4名。恒都、利源和他林草都等屠宰企業設計屠宰加工能力20萬頭,實際年屠宰加工8萬頭左右。充分發揮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産品質量安全示範區的“金字招牌”,培育了草原紅牛、昭烏達肉牛等優質肉牛,翁牛特牛肉通過國家地理标志認證,集中打造了“雨潤”“蒙都”“恒都牛肉”等有知名度的品牌,成功創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産品質量安全示範區。

産學研用結合技術研發“科技創新”拉動産業發展模式。針對肉牛産業科技服務短闆,積極推動建立企業間、院企間的研究共享平台,推動學校教育與企業培養、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結合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支持産學研用相結合,做好與内蒙古大學、聖泉公司合作開展聯合育種項目和科技培訓服務,大力實施“種子工程”,加快東部優勢地區規模化肉牛繁育基地建設,穩定全旗架子牛供應市場,推動肉牛産業優質高效發展。實施基礎母牛擴群提質等項目提質增效,采取“先增後補、見犢補母”的方式,實行基礎母牛存欄定主體,新增犢牛數量定資金。推動實現基礎母牛年增長率達到10%以上,母犢牛年增長率達到40%以上,大幅提高全旗養殖主體飼養基礎母牛積極性。完善全覆蓋的冷配改良服務網絡,現有改良站點312個、肉牛改良員382名,定期技術培訓,全部持證上崗,全旗肉牛改良率達到98%以上,每年完成冷配15萬頭以上,真正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旗信用社、農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引動産業發展模式。通過金融機構,采取“信用擔保”多種創新金融貸款品種和方式,多方合作服務模式。構建“肉牛 信貸 保險 獎補”的政策扶持體系,與旗信用社、農行合作推出“民心貸•旺牛”貸款服務,旗财政貼息3%,将養殖戶承擔貸款利率降至1.95%左右,目前,累計投放貸款38841萬元,扶持養殖戶1378戶,緩解養殖戶資金壓力,進一步激發養殖戶的積極性。推行養殖保險補助,對保額為1萬元/頭的基礎母牛保險,政府每頭補助400元,養殖主體支付100元,幫助養殖主體通過保險降低養殖風險。

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組織,“托牛所”驅動産業發展模式。依托嘎查村集體經濟組織、農牧民合作社,建立肉牛托養中心,托牛所可為農牧戶提供提供“五統一”服務,并為脫貧戶和邊緣戶減免服務費,降低養殖成本。按照申請額度的1.25倍提供優良資産抵押或公職人員擔保,按照年4.65%比例繳納固定收益,推動形成固定資産,有效增加嘎查村集體經濟收入,為鄉村振興和産業發展積蓄力量。目前,全旗培育建設肉牛托養中心20個。加強蒙古牛品種資源保護工作,由嘎查村集體經濟組織引入專業團隊經營,組織建立蒙古牛保種基地4個,即:烏丹鎮白音漢嘎查、億合公鎮上府村、海拉蘇鎮烏蘭吉達蓋嘎查和阿什罕蘇木烏蘭敖都嘎查嘎查村,開展蒙古牛保種繁育和特色養殖試點工作。優質基礎母牛種群每年增加8%以上,産權歸屬嘎查村集體,預計到2021年末,全旗蒙古牛存欄達到1000頭以上,到2025年末,全旗蒙古牛存欄達到6000頭以上,開發以生鮮蒙古牛肉為核心的系列産品,初步打響綠色、有機、高端的蒙古牛鮮肉品牌。

高标準農田與稭稈糞污資源化利用,“種養結合”聯動産業發展模式。圍繞糧食産能提升、土地改良和地力培肥,将高标準農田建設與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相結合,有序推進稭稈綜合利用和糞污資源化利用等工作,發揮種植業和養殖業的互補優勢,積極開發稭稈資源,促進農作物稭稈的合理利用,實現農業良性循環。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以來,不斷指導規模養殖場配套設施建設,加強畜禽糞污還田技術指導和服務,就地消納、能量循環、綜合利用,全旗增施商品有機肥10萬噸、農家肥500多萬立方,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2%以上。通過糧改飼項目,将全株玉米進行粉碎青貯,做到“莖穗兼收”,提高飼料資源利用率。年均青貯玉米産量達到16.5萬噸,種植專種青貯玉米面積5.5萬畝,發放補貼資金1000萬元。秋季做好稭稈收貯加工,生産供應稭稈飼料。同時,鼓勵引導龍頭企業發展規模種植養殖基地172處,使得飼料供應充足。“以種帶養、以養促種”,種養結合循環發展,實現了農業産業和人居環境“雙赢”局面。

乳肉兼用現有資源融入,“奶業振興”互動産業發展模式。全旗基礎母牛存欄18.6萬頭,奶牛存欄3.2萬頭,其中:荷斯坦奶牛8791頭,其他為乳肉兼用品種,産奶量達到8萬噸以上。奶牛養殖、加工企業普遍樹立了現代、科學、先進的奶牛養殖理念,規模化、标準化、生态化高端奶牛牧場和家庭牧場成為全旗奶業振興的主流。火車跑得快,全靠龍頭帶,翁牛特旗把引進大項目、大龍頭作為推進奶業振興的重要抓手,補齊短闆,健全奶業全産業鍊條。目前,正在建設中的海拉蘇奶業小鎮,其中奶食品加工廠,投資2000萬元,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廠區占地15畝,日處理生鮮乳1000噸,成為引領全旗奶業振興的龍頭。與龍頭企業一起建設和發展的,還有作坊式民族奶制品場和家庭式民族奶制品場100多家,主要分布在東部牧區,擁有近20多種品類的優質民族特色奶食品。通過龍頭帶動,作坊式和家庭式民族奶制品場等集群發展,标志着全旗奶業振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生産、加工、市場服務“三産融合”,推動産業發展模式。肉牛是翁旗的傳統優勢産業,入選全國肉牛優勢區域布局規劃。圍繞各地肉牛養殖基礎及發展潛力,合理布局肉牛産業,促進肉牛養殖與工業精深加工、文化旅遊業、健康養生、休閑度假等産業深度融合。以擴群增量為主線,以品種培優為重點,以草畜平衡為基礎,加強優質基礎母牛的擴繁與引進,認定生态家庭牧場436個。積極做好“三品一标”認證工作,加強綠色食品認證管理,實施品牌提升行動,通過恒都牛業、利源屠宰等龍頭企業精深加工,不斷提升産業附加值,就地加工轉化率提高到60%以上。圍繞“強龍頭、補鍊條、育優勢、聚動能”,加大對央企、上市公司的招引力度,突出招大引強,力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翁牛特旗,發展延伸“上遊、中遊、下遊”産業鍊。啟動農畜産品檢驗檢測中心、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推動畜牧業社會化綜合服務中心、活牛交易市場、安格斯牛調運中心、基礎母牛大數據平台建成投入使用。預計到6月末,全旗肉牛存欄達到40萬頭,同時建成國家級優質良種肉牛繁育示範基地,打造中高端牛肉重要供應基地。

本文來自【内蒙古自治區鄉村振興局】,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