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運城新聞網
作為一名“80後”,對于吃雞肉還是很有感受的。
記得小時候,雞鴨魚肉都是逢年過節才會上桌的。那時,最鐘情的就是雞腿了。因當時條件所限,那會吃的雞肉多是煮蒸烹饪的。
後來,印象比較深刻的雞肉,就是德克士、肯德基等餐廳裡的炸雞了。
近幾年,随着社會的快速發展,物質的極大豐富,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雞肉不再是“奢侈品”。特别是在運城,各種“大盤雞”先後湧現,吃雞已經司空見慣了。
在河東,雞的做法有很多,其中不能不提的就是香酥雞。
虎年春節前夕,位于市區潞村街136号黃河大廈二樓的河東故事晉味餐廳,年夜飯味正濃,幾乎每張桌上都能看到香酥雞的身影。
該店主廚朱紅錄告訴記者,香酥雞不僅是店裡的招牌菜,更是河東一道名菜,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香酥雞做得好吃不好吃、受不受歡迎,關鍵是原料。”朱紅錄說,“我們選取的多是散養一年以上的公雞。”
公雞買回來後,要先鹵。這鹵汁,可是有講究的。小火慢鹵1個多小時,此時的雞既有了香醇的鹵味,又實現了骨肉分離。
接下來就是配制酥皮糊。将面粉、玉米澱粉、脆炸粉、雞蛋及适量的油和泡打粉放入盆内,攪拌至糊狀,然後用酥皮糊将鹵雞充分包裹。
此時的油鍋也該熱了,将“全副武裝”的鹵雞下鍋。油炸的過程中,要不時翻轉鹵雞。待整隻雞炸至金黃色,就可以出鍋了。
盛盤的香酥雞,色澤黃亮、外酥裡嫩,再配上蔥絲和“靈魂蘸料”——椒鹽,完全可以征服人們的味蕾。
在朱紅錄看來,香酥雞之所以吃着不柴,餘味綿長,是因為“先鹵後炸”。這樣的做法據說和唐朝一禮部尚書有關。相傳,該尚書曾令家廚制雞,要求外酥裡嫩、外觀完整、骨肉不散。前兩位廚師因試制不成被殺,第三位廚師把雞捆紮、“先鹵後炸”,方才成功。
如今,香酥雞已是運城各大酒店宴席上的必點菜。值得一提的是,好吃的人們會發現,在鹽湖區北相鎮一帶,當地的香酥雞與北相胡蔔齊名。
誠然,香酥雞不是河東獨有,但其蘊含的美好吉祥之意,已深深镌刻在河東兒女的血脈中。
記者 景斌 攝影記者 張國平
本文來自【運城日報-運城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