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身邊的朋友是不是有人時常感到胸悶、心悸?或者體力下降得厲害,一運動就氣喘,甚至嘴唇發藍泛紫?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就要小心警惕,很可能得了肺動脈高壓。
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内科專家提醒,肺動脈高壓被稱為心血管疾病的癌症,可導緻心力衰竭,發病隐蔽不易識别,如果沒有得到妥善的治療,患者平均存活時間隻有2.8年左右。
30來歲女老師誤診誤治兩年餘
來自茂名的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性教師,出現氣喘胸悶等情況後到當地醫院進行檢查,做了心髒彩超後發現肺動脈平均壓40mmHg,被診斷為肺動脈高壓。
這位高中教師自行上網搜尋相關資料,發現肺動脈高壓相當于心血管疾病的癌症,患者隻有兩年多的存活時間後,又在當地治療了兩年,整天憂心忡忡,陷入焦慮和抑郁狀态甚至影響到正常上課。後經人介紹轉診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内科副主任醫師張曹進給患者詳細檢查後發現其并非肺動脈高壓,得知這個診斷結果,教師夫妻二人喜極而泣,當場抱頭痛哭。
發病隐蔽診斷難,患者常被誤診
張曹進副主任醫師介紹,肺動脈高壓病人較少,此病大多是因其他疾病而繼發,比如先天性心髒病,結締組織病等因其他系統出問題,繼而導緻肺部動脈也出現問題。
肺動脈高壓臨床多表現為運動後心悸、氣喘、胸悶、缺氧等,病情嚴重的患者會出現“藍嘴唇”,這些症狀平時不運動時不明顯,所以容易被忽略,而且容易讓病人誤以為是其他疾病如慢阻肺等而被誤診誤治。
去年,國家首次官方定義罕見病,肺動脈高壓作為121種罕見病之一被納入。很多基層醫生對此病也不甚了解,能開展心髒導管檢查的基層醫院也有限,因此也很容易出現誤診的情況。
确診并不難:心髒彩超加心導管檢查
肺動脈高壓該如何識别診斷呢?專家指出,如果平時動不動就氣喘胸悶,要盡快到醫院進行檢查,除了常規的體檢項目外,還需做心髒彩超檢查,這是肺動脈高壓的首選篩查項目。心髒彩超懷疑有患病的可能性後,需要進一步做心導管檢查,這是一種有創檢查,通過插管到心髒,測量壓力、血管阻力、血流量等并結合臨床表現,才能綜合進一步确診。
由于肺動脈高壓病人中特發性的比例不超過5%,大多是随着其他疾病而出現,因此治療時不僅要對症治療,還要針對原發病對因治療,雙管齊下治療效果才好。
提醒
前段時間無錫的高齡網紅産婦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此産婦在患有肺動脈高壓的情況下仍不顧身體條件,堅持懷孕産子,再加上其他多種原因,最終産子後性命不保。
廣東省人民醫院心研所姚桦副所長介紹,在省人民醫院也曾遇到過數例年輕女病人隐瞞病情懷孕後冒險生子導緻性命不保的悲劇。她提醒說,此種做法不可取,患了肺動脈高壓的女性一般來說不宜懷孕生育。隻有經過規範治療,身體條件許可,經醫生評估後允許才可懷孕,否則極易出現生育風險,甚至出現以命博命的慘痛事件。(記者陳映平 實習生謝小婉 通訊員靳婷)
(責編:趙鵬、張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