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類吃肉未解之謎

人類吃肉未解之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3 11:19:53
人類也曾是食腐動物

即使強如人類,在演化過程中也曾經曆過黑暗時刻,在人類遠古祖先剛剛吃上肉的時候,吃得很可能不是新鮮的肉質,而是其他食肉動物吃剩的殘渣,也就是說人類曾經可能是一個機會主義者,也就是食腐動物。

人類吃肉未解之謎(人類曾撿拾腐肉為生)1

其實,人類會成為食腐動物一點兒也不意外,因為人類的身體條件實在是太差了。相比于其他食肉動物,人類的爪子既不鋒利,咬合力也不強,奔跑速度也沒有别的動物快,以至于僅憑人類自身的力量很難捕食獵物。

人類吃肉未解之謎(人類曾撿拾腐肉為生)2

在當時,人類的大腦還沒有比其他動物更出色,無法利用智力來捕食獵物。為了獲取蛋白質,此時的人類會在采集植物的過程撿拾一些腐肉。

對于當時的人類而言,腐肉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這意味着遠古人類即使不耗費能量也能獲得食物。但我們也知道“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要以腐肉為食,還需要強大的身體素質。

人類吃肉未解之謎(人類曾撿拾腐肉為生)3

腐肉中含有許多微生物,其中有許多是緻病菌,人類以腐肉為食時,必然會接觸到各種微生物,而一旦接觸到緻病菌就有可能導緻腹瀉、肚子痛,甚至會危及生命。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胃酸較為強大的個體被選擇了出來,它們較強的胃酸可以殺死腐肉中的微生物,而不會導緻自己染病,從而生存了下來。這一點至今還保留在我們體内,雖然我們已經開始吃新鮮的肉類,并且還用火加工,殺死肉質中攜帶的微生物,但是現如今人類的胃酸卻和食腐動物秃頭鷹一樣強大。

人類吃肉未解之謎(人類曾撿拾腐肉為生)4

緻病菌隻是其中一個危險,真正的危險還來自于微生物分解食物後生成的生物毒素,比如:肉毒素。肉毒素非常強,即使少量的接觸也會導緻人體死亡。

但是在當時,人類演化出了相應的抗體,能夠對抗多種生物毒素,從而存活了下來。當然,也有許多因為食用含有大量生物毒素而死亡的個體。

在大約60萬年前,地球上第一頭真正意義上的獅子出現,并且遍布非洲,和當時生活在非洲上的人類栖息地有所重疊,所以人類食用的許多腐肉有可能是獅子捕食後留下的,隻不過人類可能并不是第一波趕到食腐的動物,可能有其他食腐動物會吃掉腐肉中的肉質和較小的骨頭。輪到人類進食時,可能隻剩下光秃秃的粗大骨頭,不過人類并沒有洩氣,而是用工具砸開了骨骼,吃掉了裡面的骨髓。

人類吃肉未解之謎(人類曾撿拾腐肉為生)5

正在食腐的人類

和遠古時期相比,現如今的我們可謂生活在了天堂,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實現如今的人類依舊在食腐。

你可以打開你家的廚房,從冰箱中的酸奶,到煮菜的火腿,以及酸菜、豆腐乳、黃豆醬,甚至是螺蛳粉裡的酸筍,腌海雀、臭豆腐、鲱魚罐頭等食物,本質上都是經過微生物發酵的食物,嚴格意義上說這些也是“腐物”。

人類吃肉未解之謎(人類曾撿拾腐肉為生)6

既然我們已經可以源源不斷地獲取新鮮的食物,那為何還要食腐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人類的消化系統以及曾經生活的環境了。

人類是雜食動物,但是人類的腸道又較短,這意味着食物在人體内停留的時間較短,導緻食物還未被充分分解、吸收就到了體外,以至于一些能量被浪費。而食物提前經過微生物的發酵之後,就會變得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人類吃肉未解之謎(人類曾撿拾腐肉為生)7

其次,在過去人類的技術條件并不高,難以長時間保存食物。而在一些環境惡劣的地方,人們必須要把豐收而來的食物儲存起來,以備未來很長一段食用。比如:鲱魚罐頭,鲱魚喜歡群居生存,這就使得當時的漁民可以一網捕撈很多鲱魚,但是鲱魚又非常容易變質,為了保存鲱魚,當地的人們會用鹽腌制一下,然後利用微生物發酵,這樣就可以長期保存而不變質。

人類吃肉未解之謎(人類曾撿拾腐肉為生)8

仔細觀察會發現,在食物豐富的地方,人們更傾向于新鮮的食材;而在食物較為匮乏的地方,人們更傾向于利用發酵的方式長期保存,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地域特色,以至于當地的人們會留下獨特的味覺記憶。

總結

在人類演化過程中,食腐是逼不得已的行為,是為了獲取能量而不得不吃掉腐肉;但現如今食腐則是主動選擇,是為了獲取營養,也是為了追求獨特的口感。

也就是說,雖然都是食腐,但食腐的目的并不一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