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4月22日報道(記者 吳旭濤 張永定 通訊員 林勁榕 藍玉培 鄭碧雲)在上海世博方艙内,福建援滬醫療隊隊員們除了滿足“艙友”們的醫療需求,還想得更多、做得更細,成了“多面手”“萬金油”,全方位照顧好艙友門的方方面面。
于是,“有急事找大白”“福建大白技能多”在艙友之間深入人心。
有急事,“大白”來衆籌接力
20日,在上海世博方艙,來自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的李歡和陳良華,帶着大家“衆籌”的物資,送到H4艙區11區的趙女士手中。
“知道您懷孕了,我們準備了一些陳皮,可以泡水喝;還有中藥八百光,一天吃兩三根,嚼就可以了。還有,這是酸梅和一些水果。”陳良華說。
原來,近日,入住世博方艙已滿一周的趙女士感覺自己食欲不佳、惡心欲嘔,結合身體狀況,她意識到自己可能懷孕了。
“醫生,我有點不舒服。”她把情況告訴身邊的醫護人員。
詳細了解她的特殊情況後,醫療隊員想盡一切辦法為她解決困難。隔天,确認她确實有身孕,且頭暈乏力,胃口不佳,又安排讓富有經驗的醫生為其診療。
“我想吃點酸辣的。”
根據“艙友”的需求,除了利用現有的中藥為她緩解孕吐,醫護人員們還在工作群裡展開了一場“衆籌”:“陳皮隻帶了這些,應該夠用的,要教她怎麼用。”“八百光少量沖服,喝多了會腹脹。”……“要的物資基本湊齊了。”
交班時,下一班的醫護人員第一時間把物資送到趙女士手中,保證了母親和新生命足夠的營養。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謝謝!謝謝白衣天使知道我身體不舒服為我所做的一切。……”趙女士在朋友圈感謝醫護人員,并曬出了大家為她衆籌的物資。
在方艙裡,大家有急事,就找“大白”。近日,H1艙區“艙友”劉女士的人工耳蝸電池隻剩最後一粒,電池随時都會耗盡電量。她向艙内護士求助,護士立刻反饋給艙外後勤保障組。
後勤保障專班的福建醫療隊廈門隊護士劉小婧,立刻與供應商溝通,尋找到與該款人工耳蝸匹配的紐扣電池,但在上海尋找貨源無果。
“經過多方協調、溝通,我們終于找到外地的電池供應商,并再次與患者确認電池的型号,核對是同款紐扣電池後,立即讓供貨商加急送貨。”劉小婧說,耳蝸電池一到貨,就第一時間送到劉女士手中,她非常感動,“耳蝸對于患者而言,是聆聽這個世界聲音的不可缺少的媒介,因為有愛的接力,方艙更有溫度。”
福建“大白”,技能真多
來自協和醫院的福建援滬醫療隊隊員設立了“艙友活動中心”,圖為隊員王萍蘭為患者表演魔術。
“小朋友,給你變個魔術。”
在H2艙區,來自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醫療隊員王萍蘭,給艙内的孩子們變起了皮筋魔術。孩子們看得發呆。
“方艙裡的孩子很多。特别是七八歲的孩子,他們不用上網課,在艙内缺乏活動。”王萍蘭說,于是協和醫院的醫護人員想了許多辦法,豐富孩子們的艙内生活。她說,平時在醫院,她也表演過魔術。這次“露一手”,沒想到大受孩子們歡迎。
除了表演魔術,協和醫院的醫護人員們還給“艙友”們準備了畫簡筆畫、跳廣場舞、開設方艙課堂等豐富的活動。
來自廈門市中醫院的福建援滬醫療隊隊員梁金鳳用防護服當畫布,繪就十幅《水浒傳》人物形象卡通畫,隊員們當模特,向小朋友們展示并講解水浒人物。
在方艙内需要活動的,不止孩子們。“掃一掃,跟着一起練康複運動。”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複醫院,給“艙友”們帶來了線上康複教程。
甯神運耳術,康複牽伸操,通經三步法,太急健肺養心功……這些中醫非藥物療法,幫助“艙友”們舒筋活絡、緩解疲勞、鎮靜安神等等。
“患者在艙内,容易睡眠不好,心理焦躁,加上長時間沒有運動,心肺和肌肉功能有可能會輕微丢失。進行牽伸和鍛煉,可以有效預防這些功能的減低。我們發揮福建康複的優勢,把平時采用的健身操、按壓法等做成視頻,生成二維碼張貼在方艙裡。大家掃一掃,自己就可以跟學。”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複醫院院長楊珊莉說,“我們入艙的中醫隊員,還會對他們的動作進行指導和解答。目前大家對這種方式都表示很歡迎。”
塗鴉牆
方艙内,“大白”們的技能還有很多。H4艙區内,有一面“手繪塗鴉牆”,左邊是廈門的鼓浪嶼,右邊是上海東方明珠塔,簡單有趣的塗鴉,把兩處地标聯結到了一起。這是福建醫療隊隊員袁雁平與上海的艙友合作的塗鴉作品。
“為了緩解艙友們的緊張情緒,活躍方艙内氣氛,我們利用艙内的木闆創造了一個手繪塗鴉牆,成為醫患之間交流的一扇窗口,讓方艙醫院變得溫情滿滿。”袁雁平說,艙友們紛紛拿起畫筆在“塗鴉牆”上抒發自己的感情,袁雁平還臨時客串起“導遊”,為艙友們講解廈門的美麗風景,邀請大家待疫散雲清時前來旅遊。
來源:新福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