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嘗①有二雕飛而争肉,因以箭兩枝與②晟③,請射取之④。晟馳⑤往,遇雕相攫⑥,遂一發⑦雙貫⑧焉。
2、注釋
①嘗:曾經;
②與:給;
③晟:長孫晟,隋朝著名軍事家、外交家;
④之:它,指兩隻雕;
⑤馳:飛馳;
⑥攫:抓取;
⑦一發:一箭;
⑧雙貫:兩隻串在一起。
3、譯文
曾經有兩隻大雕在空中飛着争一口肉,攝圖于是拿兩支劍給長孫晟,請求他射落獲取大雕。長孫晟騎馬飛馳上前,正遇到兩隻雕互相搶奪就射出一支箭把兩隻大雕貫穿在一起射落下來。
4、啟發
一箭雙雕的成語故事就是要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做一件事情有兩種收獲,但“一支箭同時射中幾隻鳥兒”。所以,如果你想實現更多的目标,你就必需射出自己的“箭”。
1、原文
楚人有鬻(yù)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注釋
(1)楚人:楚國人。
(2)鬻(yù):出售。
(3)譽之:誇耀(他的)盾。譽,稱贊,這裡有誇耀,吹噓的意思。
(4)吾:我。
(5)堅:堅硬。
(6)陷:刺破,這裡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7)利:鋒利。
(8)無不:沒有不。
(9)或:有人。
(10)以:用。
(11)弗:不 。
(12)應:回答。
(13)夫:句首發語詞,那
(14)子:你的
3、譯文
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誇耀他的盾,說:“我的盾很堅固,任何武器都無法刺破它!”又誇耀他的矛,說:“我的矛很銳利,對于任何物件,沒有不能穿破的!”,有人說:“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會怎麼樣?”,那個人不能回應了。本來,堅不可破的盾和無間不穿的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4、啟發
不要誇過頭,免得喧賓奪主。比喻一個人說話、行動前後抵觸,不一緻。說話辦事要說實話,辦實事,不要違背了事物的客觀規律,自己先說服不了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