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聽沒聽過坊間的這段對話
"你知道嗎?據說,睡覺時身體抖一下,都是身體在長個兒"
"我有點缺鈣了,昨晚神經系統向我發送了一條抖動彈窗"
"大腦擔心你睡着睡着就不行了,想測試一下身體是否還活着,所以動彈一下。"
言歸正傳
有時自己睡着沒多久
身體會騰空猛然墜落的感覺
就像要掉下床去了一樣
接着身子會突然不自覺地抖動一下
抖也就算了
把自己吓一跳
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今天必須讓你抖個明白
睡覺時突然抖一下是怎麼了?
關于睡覺時身體抖一下的現象,網上說法也是五花八門:
1、身體在長個兒?
答案:不好意思,你想多了。
如果按照這種解釋,大家多抖幾下身體就長高啦?
2、缺鈣,神經系統向你發送了一條抖動彈窗?
答案:有一點關系。
當身體中的血鈣低時,确實會導緻肌肉、神經興奮性亢進,從而引起痙攣抽搐。
缺鈣引起的抖動一般較頻繁,有時會伴有肌肉、關節的疼痛感。但睡覺時偶爾抖一下跟缺鈣沒多大關系。
3、是癫痫的征兆嗎?
答案:不是。
癫痫抽動多發生在清醒時,通常是以突發意識喪失和全身強直、抽搐為特征,類似于軀體或肢體電擊樣抖動,有時可連續數次。
4、大腦擔心你睡着睡着就不行了,想試一下身體還活着?
答案:不想說啥了,送你四個字——腦洞大開。
在睡夢中猝死的人,主要是因為伴有基礎疾病,例如:重度肥胖、重度打鼾、冠心病、心衰、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病等。
調查數據表明,大約70%的人發生過睡覺時突然抖動,而且這些偶爾發生抖動的人都很健康。
所以,以上的說法都不靠譜。
看到這裡,不得不說,其實真相是:睡覺時突然抽搐是臨睡肌抽躍症。
什麼是臨睡肌抽躍症?
臨睡肌抽躍症是一種無意識的肌肉顫搐,表現為剛入睡時身體猛然一抖,而且通常會伴随着一種跌落或踏空的感覺,類似觸電一樣的動作。
這種偶爾發生的抖動是在人處于睡眠周期中的“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也是通常所說的做夢時間。
其實,睡覺時偶爾抖一下,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表現。
類似平時打嗝、眼皮跳、身體疲勞或精神緊張時出現的肌肉抽動等,如果平時身體健康,不必過于擔心。
為什麼會發生臨睡肌抽躍症?
1、過于疲憊
生活壓力過重,長時間加班,睡眠質量不好等,容易引起精神緊張。
2、體内缺鈣引起
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學生以及發育期的小孩子身上,當體内的血鈣含量低的時候,會導緻肌肉、神經興奮性亢進,從而引起痙攣抽搐。
家長們注意可以讓孩子多攝入高鈣食物,增加戶外活動。
3、腦部疾病
如果睡覺時頻頻出現身體突然抖一下的現象,清醒時忽然會有頭痛、頭暈惡心等症狀,這意味着有可能大腦出現了問題,如腫瘤、腦退化性疾病、腦中風後遺症、腦外傷後遺症等。
這個時候大腦似乎在發出信号,告訴你身體健康已經亮紅燈了,一定要去醫院檢查。
如何預防發生臨睡肌抽躍症?
1、規律作息,保持活力
生活作息要規律,成年人需要7-8小時的睡眠,如果沒辦法睡足7個小時,可以午間補充小睡。
2、限制咖啡因的攝入
過量攝入咖啡因會造成神經過敏、焦慮失調。
健康的成人每天攝入咖啡因的量要低于400毫克,每天不要超過3杯咖啡。
3、适度伸展拉伸,釋放疲憊
臨睡前半小時,可以做一些輕柔伸展或舒緩瑜伽動作,拉伸腓腸肌、足部肌肉,緩解肌肉的緊張,能夠減少臨睡肌抽躍症的發生。
4、借助音樂,增添樂趣
歡快、愉悅的音樂能夠讓疲憊的身心增添不少樂趣,睡前聽一些輕音樂還能幫助提高睡眠質量。
5、正确睡姿,舒展身體
盡量避免趴着睡、蜷着睡,這時會使胸腔被直接壓迫,心髒,肺部容易出現不适感,當胸悶、呼吸不順暢時會引發臨睡肌抽躍症。
正确的睡姿可以有效減少臨睡肌抽躍症的發生,一般情況下,多數人适宜以右側卧位為宜。
因此
睡覺時抖一下
并不是網絡上流傳的那些流言
其實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偶爾抖一下是沒必要太擔心的
如果頻繁抖還伴有頭疼頭暈
那就要去看醫生啦!
來源:北青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