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生豬養豬技術培訓

生豬養豬技術培訓

職場 更新时间:2025-02-08 20:40:37

每當身邊的親朋好友問起你在養豬場到底做啥子?你的回答多半是:喂豬!接下來又該問了:你一個大學生去養豬?……你就隻能抿嘴一笑了之。其實在外界,很多人對在養豬場工作充滿好奇,也存在很多誤解,普通人認為在養豬場工作就是喂豬、清掃等簡單重複的工作,實則現代化養豬都需要講究科學養殖。

生豬養豬技術培訓(提升豬群生産性能)1

作為一名一線育種員,不是在豬場裡挑豬,就是在準備去挑豬的路上,所有的育種工作都是圍繞挑豬在進行。用通俗的話來講,育種員就是根據一定的要求去挑選出符合條件的優秀種豬,使其互相配種後生出生産性能優于父母的後代,再淘汰掉生産性能較低的父母。育種員的工作就是在不斷重複這樣的過程,叠代淘汰生産性能差的母豬,提升豬群的整體生産性能。

育種員挑豬帶有明确的目标,什麼是育種目标?就是在未來可預見的生産條件和市場需求基礎上降低生産成本和滿足消費者對肉産品質量的需求。降低成本是每個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成本要降低,就需要豬産的多,長得快,料肉比低,肉品質好,那麼育種目标就是産仔數,日增重,背膘厚的綜合。當然這個群體有一定的數量要求,隻有在一定數量的基礎上去育種,才會有穩定持續的進展。根據國家核心育種場的要求,杜洛克母豬大于300頭,長白、大白母豬大于600頭是基本的要求。

生豬養豬技術培訓(提升豬群生産性能)2

當有了目标、核心群和飼養環境,接下來就是育種工作的開展。一線育種員的大部分工作就是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利用數據,各種基礎數據的收集就是為了挑豬做準備。

1、數據采集

數據采集是跟場内豬生産是一起進行的,在生産的過程中一邊采集數據一邊利用數據指導生産,兩者同步進行。數據采集分為可直接采集和需要測定才能采集。

直接數據收集可以交給操作人員直接采集,育種員進行整理,直觀的數據從每日喂豬開始。

測定數據采集需要從選配公豬配種開始,到紀錄收集分娩相關信息建立檔案,理順豬隻的血緣關系,在收集豬隻信息同時收集了父母繁殖性能信息,種豬信息收集登記完畢後,對種豬進行測定,經過測定後才能知道種豬到底好不好。

2、數據整理

數據經過每日長期的收集,需要對收集的數據做整理歸類,找出收集過程中的錯誤信息進行修正或删除。因數據量龐大,需要依靠程序來實現分類,育種員學會使用各種工作軟件是必備技能。

3、數據分析

在收集完數據之後,我們需要對收集到的數據整理分析,從中找出符合育種員挑選條件的豬隻。目前除了人工分析數據外,各種育種軟件使用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基礎的人來做,這也是為什麼現代化豬場越來越多大學生的緣故,按照分析得出來的指數進行選豬即可。

4、數據利用

分析得出數據之後,育種員要學會利用數據,利用數據去挑選符合自身目标的豬隻。根據不同品種挑選種豬,大白和長白做為母本挑選母系指數,杜洛克作為父本挑選父系指數,根據指數排名,隻挑選前50名種豬,最後再按照日常生産更新來篩選淘汰。

生豬養豬技術培訓(提升豬群生産性能)3

做完以上工作之後,我們需要拿着挑選紀錄去現場進行評定,對挑選的種豬相貌特征進行了解,如:有無遺傳缺陷,生殖器發育情況,乳頭的分布情況……對于某些豬隻育種值突出的可以選留。挑選完畢後育種員工作并沒有結束,需要再對後備母豬進行篩選淘汰。

育種員的工作就是反複選出好的,淘汰掉繁殖性能差的父母。選豬原則是優配優,優秀的公豬配優秀的母豬,以期望得到更優的後代。優秀公豬可以多配,但限制它在核心群中的最大配種次數,優秀公豬的使用年限不超過一年,母豬超過4胎即淘汰出核心群。

育種員在豬群中充當的是媒人角色,工作簡單分為制定更新計劃,測定計劃,選留計劃,選配計劃。然後再去落實各項計劃和生産的關系,這就是一線育種員在豬場的日常工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