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肛腸疾病伴有肛門出血,比如肛裂、直腸癌或者痔瘡等。一般會跟随着大便血液顔色以及糞便來判斷病因,不妨來了解一下肛門出血的原因吧。
導緻肛門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1、腸炎
當患有腸炎時大便和血液分開排出,輕者血液隻是附着在大便表面,重者新鮮血液不停的下流。另外當患有腸炎時伴有消化不良、腹部疼痛以及腹瀉,嚴重的話出現粘液便或者水樣便。去醫院做檢查時下腹部和肚臍周圍有輕度壓痛,脫肛和腸鳴音亢進。
2、痔瘡
痔瘡的早期症狀是便血,便血是無痛性和間接性的,大便後有新鮮血液流出,大便時滴血或者擦拭手紙上帶血絲。内痔沒有疼痛,隻是有墜脹感,當合并血栓形成或者嵌頓感染時才會有劇烈疼痛。外痔也沒有特殊症狀,當發生血栓或者炎症時局部腫脹或疼痛。
3、肛裂
若肛裂沒有及時治療可反複發作不自愈,大便後手指上有血絲或者排便時滴血,血液呈現鮮紅色,量比較少。當受到糞便污染物刺激時,肛門會有刀割樣或者燒灼樣的疼痛感,甚至疼痛感持續好幾個小時。
4、肛管炎
肛管炎會讓局部出現持續性的疼痛,同時伴有肛門瘙癢,潮濕,有明顯的墜脹感和排便異常,當病情加重時伴有肛門出血。
5、結腸或者直腸息肉
當患有直腸或結腸息肉時,大便血液鮮紅,血液和糞便不會混合在一起,肛門沒有疼痛感。結腸或直腸息肉容易發生癌變,早期大腸癌血液鮮紅色或暗紅色,呈現滴狀附着在大便表面。
6、結腸血管發育不良
當結腸血管發育不良時可引起嚴重便血和黑便。不同時期出血的嚴重程度不一,大部分出血能自行停止。
7、阿米巴痢疾
當患有阿米巴痢疾時會有腹部疼痛以及明顯的裡急後重。大便中帶有膿血,伴有惡臭味,也可能呈現水樣便,每天排便次數超過了10次以上。另外也會出現惡心嘔吐,虛脫以及水電解質紊亂、持續性高熱和寒顫等。
溫馨提示
肛門出血時不能盲目治療,應該找出其原因。期間調整好飲食,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飲食以清淡少渣為主。多卧床休息,多吃含鐵豐富食物如桂圓綠葉蔬菜和動物血液等防止出現缺鐵性貧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