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孩子如何快速背誦一篇小文章

孩子如何快速背誦一篇小文章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4 21:23:58

孩子如何快速背誦一篇小文章(怎麼抄寫詞句文章)1

Ask:

我兒子上五年級,他們語文老師特别喜歡讓他們抄文章和好詞句,規定了數量并會嚴格檢查。抄寫也有一段時間了,但我怎麼感覺他的作文水平也沒怎麼提高啊,主要的問題是孩子感覺抄寫枯燥,現在有點反感抄文章了。按以前的經驗摘抄是有幫助的,怎麼到我孩子這裡沒什麼效果呢?我該怎麼辦?

Answer:

寫作是輸出,寫作文時需要調用頭腦中已有的關于字詞句段、篇章的基礎知識,以及一般生活常識和文化知識,而調用這些知識的前提條件是首先頭腦中需要儲存這些知識,所謂有豐富的輸入,才能更好地輸出。因此,豐富的閱讀和有效地摘抄就是寫作的基礎,這一點毋庸置疑。

那為什麼很多孩子也看了不少書,摘了不少好詞句,但對自己作文的幫助不是特别大呢?僅就你提出的抄寫而言,其實抄書(文章)也是一件頗有技術含量的事情,如果方法不當,收效甚微,反而讓抄寫成了一種學習的沉沒成本。

在我們古代,文人學子抄書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這裡固然有書籍匮乏的時代原因,但這也是他們學習積累的重要方式。比如,宋朝文學家蘇轼曾抄《漢書》三遍,有"出口成誦"之譽。殊不知,《漢書》包括紀二十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八十萬言。如此鴻篇巨制,通讀三遍都不大容易,何況是逐句逐頁地抄寫?其它如《史記》等幾部數十萬字的巨著,他也都是這樣一遍又一遍地抄寫。(見《蘇轼抄書》載于《西塘集耆舊續聞》)至近代,魯迅先生也喜愛抄書,抄過《康熙字典》《野菜譜》《釋草小記》《唐詩叩彈錄》《茶經》《耒耜經》《五木經》等書,很多讀過的書可以經久不忘,近代作家鄭振铎也曾經抄過《古文觀止》《文心雕龍》《史通》等。

通過前人的抄書案例我們可以看到,首先,他們都抄寫的是文學經典,在大腦中形成優質語詞及其結構的"資源庫";其次,他們通過抄書力圖達到熟讀甚至成誦的地步,可以說是一種深度學習。

因此,抄寫詞句、文章是否有效涉及到兩個核心問題:抄什麼、怎麼抄。現代的一些寫作心理學實驗也是在這兩方面進行探究和實踐驗證,并取得了相關成效。

其一,抄寫什麼内容

我們看文學家的抄寫都是選取優秀經典,孩子的抄寫也需要選取優秀作品。至于選擇什麼難度、類型的作品取決于他當前的語文基礎水平,總的原則是高于他當前基礎,又能有一定理解。比如五年級孩子作文已經寫得非常精彩,可以選取學校推薦的優秀文學作品、少年文學類型的文章抄寫。同為五年級,我曾經碰到過一個孩子,除了課文和漫畫,沒讀過什麼書,當然最大的問題也是不會寫作文,口語表達能力也較弱。因為,大腦中的語詞量和語詞結構的儲備極其匮乏,也影響了閱讀理解,這種情況适合"補基礎",抄寫課上老師要求的文章、句段、小學生優秀作文都可以。

其二,怎麼才是有效抄寫

很多無效的摘抄源于一種"照貓畫虎"的抄寫,即隻是把字形照搬過來,沒有經過大腦思考或者沒有用心記憶、思考,這樣不能在大腦中形成儲備,寫作時自然也無"材"可調用了。

抄書是目的是為了深入理解,在閱讀時往往理解力跟不上閱讀速度,抄書可以使閱讀速度降低,仔細理解每句話以及前後關系。而隻有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才不是機械的,也隻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産生閱讀-寫作的遷移,讓閱讀為寫作服務。因此,孩子抄寫時,如果抄的是字詞、句,需要用心理解、記憶(不理解的詞語、成語要詢問或查字典)。如果抄的是段落、文章或一部作品,除了對字、詞句的理解,還需要思考或者大人幫助分析段落、文章中的結構,這裡涉及到的是表達中的邏輯關系。積累了詞彙和語句、段落的表達結構,才能在寫作文時從腦海中靈活調取所需,提升說話和寫作文的表達水平。

References

1.《作文心理學》 劉淼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認知天性》 中信出版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