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一字:同
建議保存圖片
同,合會也。從從口。
同,會合。字形采用“口”會義。
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簡稱IDAHO或idahomophobia)
日期為5月17日(源于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 (WHO) 将 “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除名。)希望喚醒世人關注對同性戀的恐懼,因性傾向及性别認同,而産生一切加在肉體上及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對待。
同性戀恐懼,簡稱“恐同”(英文homophobia),是指對同性戀者以及同性戀行為的恐懼和憎恨。和種族主義一樣,恐同是一種歧視,表現為對被認為是同性戀者的人或與之相關的事物持有曲解、侮蔑、排斥、仇恨和敵視,尤其是針對那些外貌和舉止不符合男女傳統性别角色的人。
由于全球還有多個國家,同性戀者會受到不公平待遇,“國際不再恐同日”令其他人可以知道同性戀者可以健康,快樂生活,從而令人不再恐懼同性戀者。
國際不再恐同日IDAHO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由Louis-George Tin先生于倡議,并得到國際同性戀組織ILGA (International Lesbian and Gay Association) 支持,喚醒世人關注對同性戀的恐懼。
國際不再恐同日源于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 (WHO) 将 “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除名。IDAHO亦關注對于跨性别、雙性戀及不同性小衆人士受到的不公平對待。
潘基文:人人都應享有人權,無論你是誰或你愛誰
潘基文秘書長在“國際不再恐同日”前夕在社交媒體網站領英(Linked in)上刊載的題為《平等從你采取行動開始》的文章中表示,商業界在創造一種多樣化的文化環境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在不分性取向和性别認同的情況下,公平地善待所有人。
跨性别者的遭遇最為嚴重。他們往往難以得到身份證明、雇主不願意接受他們的性别變化、他們所遭受的來自同事的欺淩也會增加。跨性别者往往被完全排斥在正規就業市場之外。
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别者所遭受的歧視導緻他們在工作場所隐藏自己的性取向或者性别認同。這導緻了他們承受了相當大的焦慮,降低了他們生産力。因此,他們傾向于在具有更多包容性的環境中工作,但這造成了他們的就業選擇非常局限。
名詞解釋:
LGBT
LG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别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1990年代,由于“同性戀社群”一詞無法完整體現相關群體,“LGBT”一詞便應運而生、并逐漸普及。
在現代用語中,“LGBT”一詞十分重視性傾向與性别認同文化多樣性,除了狹義的指同性戀、雙性戀或跨性别族群,也可廣泛代表所有非異性戀者。另外,也有人在詞語後方加上字母“Q”,代表酷兒(Queer)和/或對其性别認同感到疑惑的人(Questioning),即是“LGBTQ”。LGBT現今已獲得了許多英語系國家中多數LGBT族群和LGBT媒體的認同及采用,成為一種非常主流的用法。
然而,“LGBT”的用法并非完全沒有争議。部分雙性人(Intersexuality)認為自己也屬于LGBT族群中,因此支持使用“LGBTI”。也有個别族群不認為自己和LGBT所涵蓋的其他族群有所關聯。有人基于“同性戀分離主義”思想,認為男、女同性戀者應脫離其他族群成為另一個團體,理由是跨性别和變性者與LGB不同。有人則認為這些用語太過政治正确,企圖将多樣的族群劃入灰色地帶,意味着主流族群的問題獲得了優先平等的考量。
同志(同性戀者)
LGBT的别稱,同志一詞不僅限于同性戀者,已擴大到國際上通稱的LGBT四大族群,即男同性戀者(Gay)、女同性戀者(Lesbian)、雙性戀者(Bisexuality)與跨性别者(Transgender)。這種稱謂開始出現于19世紀末,當時的清朝光緒皇帝在籌劃戊戌變法的時候,就對變法派的大臣采用了“同志”這一稱謂,之後漸漸成為一定範圍内對人的稱謂,冠在姓氏或人名之後;1989年随香港人林奕華的同性戀電影節——《香港同志電影節》的出現,漸漸演變為同性戀的代稱。
--- END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