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宋代大儒張載的一生

宋代大儒張載的一生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08 13:51:48

宋代大儒張載的一生?來源:溫州新聞網1121年7月17日北宋将軍張理為了保護溫州老百姓而殉職于溫州城南八接橋值此英雄獻身900年周年之際,用新挖掘到的曆史證據,以恢複其應有的曆史地位,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宋代大儒張載的一生?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宋代大儒張載的一生(從鄉間家譜記錄到宋史記載)1

宋代大儒張載的一生

來源:溫州新聞網

1121年7月17日北宋将軍張理為了保護溫州老百姓而殉職于溫州城南八接橋。值此英雄獻身900年周年之際,用新挖掘到的曆史證據,以恢複其應有的曆史地位。

一、被曆史淹沒的北宋将軍張理從家譜中走出

2014年清明節,參加溫州三垟濕地張家橋張氏先人祭祖掃墓的絕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聽說先祖張理原是北方人,查閱張氏宗譜上面赫然寫着:

“第一世始祖:理,字思正,号金山,宋敕封忠惠侯。武進士出身,為宋武翊大夫,留守統制使,宋敕封為忠惠候王廟,國典崇祀。配黃氏,宋诰封為貞順夫人。宋徽宗宣和庚子,有冦連陷數城,屠掠至溫,守二年不能支。因遁教授士英倡義兵守城備禦,告急于朝。朝遣公,将救撥,屢獲勝功。枭賊俞道安起樂邑以應賊,停泊龍灣,進屯永嘉港下。公出迎敵,至八節橋下,與賊交鋒,橋陷溺死。知府上具于朝,封忠惠侯、賜廟額、立廟在巽山北。與周承己、婁淵、潘守真、丁仲修同事于廟。公乃實公之五子也。”

這一段景象,正如2015年10月13日中央四台《文明之旅》欄目播放文化學者袁立澤談《家何以為成譜》後,央視著名主持人劉芳菲所指岀“看了本期之後,心生興趣去尋找自己家譜,可能從中發現中華曆史非常重要的細節和篇章。”

三垟濕地張家橋張家先祖張理帶着曆史輝煌從鄉間宗譜中走出來了。整個張家後人沸騰了,尤其是那些搬離故鄉的張家“城底人”也開始理解為啥祠堂大門上有一副獨特對聯“宋室封侯第明朝錫祭家”。

二、曆史名人張理,率先在《弘治溫州府志》中亮麗登場

家譜與方志、國史是構成中華民族曆史的三大文獻,家譜發現張家橋張氏先祖張理曆史上的輝煌,真不真?最好再用方志,甚至國史資料來證明。

我們就挑選了被溫州學界認為裡程碑式的優秀府志《弘治溫州府志》。

在這本《府志》中确實發現了許多有關張理的史料。例如,該志卷十六·祠廟·永嘉縣·張忠惠侯廟,第417頁記載:“舊在城南廂,巽吉山北,今徙瑞安門底。神張理,宋宣和睦冦至,統兵為先鋒,出城迎敵……理奮身馳馬,力戰方酣,群賊披靡,俄而橋陷溺死。郡為立祠,匾曰‘忠義’。德祐間,封忠惠侯,俗稱張統領廟。從祀四(人),乃義士同溺死者:周承己、婁淵、 潘守真、丁仲修。郡附後,禮部奏稱:宋先鋒張忠惠侯之神,每歲四月朔日本府緻祭。”

由此,将軍張理奉宋徽宗之命、挂先鋒大印、離京師汴梁(開封)、急赴溫州救援并戰殁于八接橋的曆史業績得到确證。

三、張理名列《四庫全書》,權威定格曆史髙位,彪炳史冊

方志《弘治溫州府志》有張理事迹的記載,是否還有更高層次的史書記載呢?

2018年5月6日,我們在《四庫全書》中發現了有關張理的記載。

得知溫州圖書館為迎接2019建館100周年,決定2018年5月7日閉館一年搞修繕。好在閉館前的半小時,經圖書館王姓研究生指點,我在清雍正《浙江通志》卷48第868頁找到了宋時溫州的浙江名橋——八接橋。其有關内容與《弘治府志》一樣。但在這座橋的注解裡說,它源自《四庫全書》中的《明一統志》。遂又請王管理員到古籍書庫裡找出館藏寶貝《四庫全書》古版本。

五點鐘閉館隻剩一刻鐘了,拿來的兩大厚本《明一統志》,既沒有目錄又沒有索引,哪兒去找宋時溫州的八接橋呢?隻好老實地一頁頁快速翻閱。離閉館隻有最後5分鐘了,想不到就在最後不到十頁當中出現了奇迹,終于找到了城南八接橋和巽山忠惠廟的記載。

四、《宋史》發現張理事迹的記載

在《四庫全書》的《明一統志》中找到張理的史迹。但它修成于1461年,距北宋末年(1127)也已有三百多年了,是否還能挖掘到更早的曆史原始材料呢?

《明一統志》中宋代史料直接來源于元人編的《宋史》。而《宋史》又直接抄錄于宋朝國史。故可猜想修成于公元1345年的《宋史》中,可能有1121年張理以身殉國的最原始記載。

若能在位列二十四史的《宋史》中找到記載張理的内容,那就一定為當時的宋朝人所記錄,依此思路,2020年9月16日,我又到市圖書館查閱《宋史》。

最先查《宋史人名索引》,沒有張理。接着在宋史的傳記目錄中查找,也沒有發現。

但在“忠義列傳”中,終于看到守衛溫州的義士劉士英、丁仲修,不過還是沒有張理的列傳。

不能放棄希望。先翻閱劉士英列傳,文中提到他帶領溫州城保衛内容,可惜未提張理及八接橋之戰。

想不到去查《宋史》453卷列傳第212丁仲修列傳,卻奇迹般出現了張理的大名和業績!

列傳全文為:丁仲修字敏之,溫州人。方臘黨俞道安,陷樂清,将渡江。巡檢陳華往擒,死之。先鋒張理同李振出南門迎敵,渡八接橋,橋斷馬蹶,溺死。賊至帆逰,夏祥遣輔褒迎戰數十合,褒死之。仲修帥鄉兵禦諸樂灣,鄉兵失據而散,仲修以餘兵與賊戰,力屈乃死。

對照我們以前在别處發現的相關記載,讓我們确信,它們均源于此。

它是張理的事迹在當時的最早的史料!

歸去來兮,波瀾不驚。其實張理注定是要回來的。因為他從來未曾走出曆史的視線,曆史也從來不會讓一位真正的英雄,消失在春去秋來,山花爛漫的曠野。

隻有到今天,我們可以告慰先祖在天之靈,您為國捐軀900年了,您的光輝已經沖破曆史塵埃徹底重現人間。壯哉身殉國,遺愛萬人懷!

三垟濕地張家橋先祖張理這位北宋将軍,是值得人們崇敬和懷念的。

本文來自【溫州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