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老子譯注書籍

老子譯注書籍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1 22:17:52

《老子導讀及譯注》前言

文丨陳鼓應

1

我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進入老莊研究的領域。1967年,台灣商務印書館組織編寫“古籍今注今譯”系列叢書,我應邀編寫其中《老子注譯及評介》《莊子今注今譯》兩書,1970年完成《老子注譯及評介》(後來又以《老子今注今譯》為書名出版發行)。本書和《老子今注今譯》依據的底本相同,都以中華書局據華亭張氏所刊王弼本為主。王本中有誤字或錯簡的,根據其他古本或近代校诂學者的考訂修正。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帛書《老子》兩種。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又出土了三組竹簡《老子》摘抄本,并于1998年彙編成冊(由北京文物出版社印行)。同年5月,美國達慕斯大學舉辦國際研讨會,邀請全球三十餘位老學專家及考古學者共同研讨竹簡《老子》,并将其内容公布于世。我根據這些出土文獻先後三次修訂了《老子今注今譯》。

郭店《老子》的出土,不僅打破了《老子》晚出說的謬誤,也大大拓展了老學廣闊的思想空間。比如郭店《老子》甲本開篇就說“絕僞棄詐,民複孝慈”,而非通行本《老子》第十九章的“絕仁棄義,民複孝慈”,其中并沒有今本《老子》中所見的反儒傾向。關于孔、老在倫理政教議題上的互補與會通之處,我在本次修訂的這個版本中進行了相關的論述。

2

本書曆時近一年完成修訂,在《老子注譯及評介》(又名《老子今注今譯》)的基礎上進行精簡,新增“導讀”和“賞析與點評”,拓展讀者對于《老子》重要議題的理解。在此之前,借着香港中華書局“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的出版契機,我曾于2012年在北京師範大學蔣麗梅副教授的協助下,完成《老子導讀及譯注》。那是我第一次進行《老子》注譯的普及,這次的修訂是在那一稿基礎上的第二稿,先後由台灣中國文化大學陳佩君副教授、台灣政治大學許瑞娟博士和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北方工業大學講師苗玥協助完成。今後,我計劃陸續完成“三玄四典”的其他幾本即《莊子》《易經》和《易傳》的修訂普及工作,希望更多地引領讀者進入古典文獻的領域。

最後,由衷感謝本書的責任編輯陳彥瑾女士,她為本書的寫作體例與内容修訂提供了大量寶貴的建議。苗玥博士根據這些建議,對本書進行了細緻的修改,在此一并感謝。

陳鼓應

2022年1月7日

本文選自《老子導讀及譯注》

老子譯注書籍(陳鼓應先生老子導讀及譯注)1

《老子導讀及譯注》修訂出版記

文丨苗玥

緣起和經過

那是2020年的春天,受疫情影響,陳鼓應先生暫居台北家中,沒能像往常的春季學期一樣,回到北大校園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得知《老子》普及讀本的出版計劃後,陳先生很是高興,因為近些年,他最主要的工作計劃,便是在之前注譯《老子》《莊子》《易經》和《易傳》的基礎上,對這“三玄四典”進行普及性的修訂,希望在大衆層面普及經典中的玄奧哲理,讓更多人通達這些古老而常新的中國智慧。

就這樣,陳先生再次投入故紙堆,一章一章重新審閱注釋和譯文,并為每一章重新撰寫“導讀”和“賞析與點評”。新撰寫的“導讀”和“賞析與點評”,可以說是《老子導讀及譯注》的最大亮點。在“導讀”中,陳先生将每一章的主旨和結構和盤托出,提示其中的關鍵概念和議題,用以引導并輔助讀者閱讀;在“賞析與點評”中,陳先生對重點内容作進一步評論和分析,其間,常會引用其他學人的觀點。在陳先生看來,圍繞老子道家形成的學術共同體都應該得到普遍的重視。這些研究成果橫跨兩岸和中西,研究者有陳先生的老師輩,也有他的學生輩,更有同輩。對他們的學術成果,陳先生一直保持密切關注。陳先生不會使用電腦,他長期養成的習慣是,将閱讀所得的相關知識素材抄在或粘在本子上,當然,更多的是記在腦中、記在心裡。因此,這次的修訂又的确是一次記憶碎片的查找、整理的過程。

陳先生時常說,他上年紀了,記憶不好了,寫起東西來慢吞吞的。其實,陳先生寫作慢,主要是因為他非常重視原典,重視吸收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而即便寫得慢,他也仍舊在較短的時間内一筆一畫地完成了《老子導讀及譯注》的初稿,那是由多個條格筆記本組成的,經過多次謄寫、删改和拼貼而成的書稿。在此基礎之上,陳先生又利用他在台北和北京兩地的藏書,在學生們的協助下,經過一個寒暑的精心編輯和整理,終于完成了此次的普及性修訂,其成果便以《老子導讀及譯注》之名,于今年4月出版。

延續與變化

《老子導讀及譯注》在内容上凝聚了陳鼓應先生近年來有關老子道家和先秦子學的新思考。相比于以往,有延續也有變化。

延續的是他在中國哲學創始者意義上對老子的定位,和在中國哲學最高範疇意義上對“道”的理解。

延續的是他注譯《老子》時一貫的時代使命感和社會關懷心,以及對中西文化形态的自覺反思。比如,借由《老子》中反戰的章節、尚和的章節,對戰争與和平、沖突與和諧問題的關注,以及對國與國之間交往原則的關注。當然也包括從老子道家的修養智慧中攝取養分,以滋養現代人的心靈。

同樣延續的還有他對郭店《老子》的重視,以及對《老子》晚出說、老子反儒傾向的檢讨。1993年,湖北荊州郭店村出土了三組戰國中期楚地的《老子》抄本,是迄今為止所能見到的最早的《老子》抄本。其中,今本《老子》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之後的“智慧出,有大僞”,并不見于郭店《老子》的這一章中,今本《老子》第十九章的“絕仁棄義”也不見于郭店《老子》的這一章中,而是寫作“絕僞棄詐”。以往充當《老子》晚出說和老子反儒傾向有力證據的正是這兩章,如今看來,老子無意于将“仁義”和“大僞”相提并論,他意在絕棄的并非儒家高揚的“仁義”。甚至,在陳先生看來,“大道廢,有仁義”說的是,“在最理想的社會情境發生改變時,在人際關系出現問題時,仁義的節操更顯得難能可貴”。郭店《老子》問世之後,陳先生便依照出土文獻進行了修改,這次的修訂更強化了這一點。

熟悉陳先生觀點的讀者應該已經注意到,在這種強化中還包含着變化。比如,在對第三十八章進行修訂時,陳先生進一步強化了“仁義”在《老子》裡的正面意涵,不僅如此,他還修改了原先對于“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一句的理解,認為“禮”在這裡,在一種表面的批判性背後暗含着正面意涵,認為這一句說的應該是,“禮最重要的内涵是忠信,如果忠信不足,禍亂就要開始了”,由此回應誤将老子認作反倫理道德者的說法。

與此同時,陳先生還将近年來他尤其關注的孔子和老子在倫理政教議題上的互補與會通融入這一版的修訂。在仁愛、孝慈、忠信等倫理條目上,在無為而治的治國理念上,在心系百姓、關懷民瘼的民本思想上探讨孔、老的異同,以此揭示由儒道兩家共同構成的中國文化的人文情懷。

除此之外,這一版的修訂還特别注重在《老子》和其他典籍的關聯中理解老子的思想。比如,“無為”所受《詩經》和《周易》的影響、“觀複”對<觀>卦和<複>卦的發展、“柔弱勝剛強”和《尚書》《易經》《易傳》的關聯等。在中國早期思想發展的前後脈絡中,拓寬讀者對于老子思想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老子導讀及譯注》還收入了唐、宋、元、明、清曆代書畫名家的老子畫像和《道德經》書法,它們由責任編輯陳彥瑾精心搜集整理而成。甄選海内外博物館、美術館的館藏名畫,通過曆代書畫名家對老子形象的想象描繪,引領讀者從文人藝術家筆下的老子進入老子深邃的思想世界,構成本書的又一大亮點。

2022年5月7日

老子譯注書籍(陳鼓應先生老子導讀及譯注)2

老子譯注書籍(陳鼓應先生老子導讀及譯注)3

老子譯注書籍(陳鼓應先生老子導讀及譯注)4

書籍簡介

書名:老子導讀及譯注

作者:陳鼓應 著 蔣麗梅、苗玥整理

定價:69元

出版日期:2022年4月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上架建議:中國哲學

讀者對象

對中國哲學感興趣的讀者

作者簡介

老子譯注書籍(陳鼓應先生老子導讀及譯注)5

陳鼓應,享譽國際的道家文化學者。1935年出生于福建長汀,1949年随父母赴台,1956—1963年先後就讀于台灣大學哲學系及哲學研究所,師從著名哲學家方東美、殷海光。兩度輾轉執教于台灣大學和北京大學,曾被聘任為北京大學“人文講席教授”,現為《道家文化研究》學刊主編。2016年獲文化部主辦的CCTV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獎”;2019年獲“湯用彤學術獎”。

著有《悲劇哲學家尼采》《莊子思想散步》《老莊新論》《易傳與道家思想》《道家易學建構》《道家的人文精神》《莊子人性論》《莊子解讀》等十餘部論著。其中,《道家的人文精神》2015年獲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子部學獎”;收錄于“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的《莊子解讀》2017年獲第十三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

内容簡介

本書是著名道家文化學者陳鼓應先生于耄耋之年編寫的《老子》普及讀本。全書除前言和《老子》導讀之外,依《老子》篇章分為八十一章,每一章包括導讀、原文、注釋、譯文、賞析與點評五個部分,簡明扼要、明白曉暢地對中華文化重要典籍《老子》進行注譯和解讀。陳鼓應先生自20世紀60年代起研究《老子》,本書彙聚了作者六十餘年研究心得,在大量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又參考了新出土的簡帛文獻材料和世界前沿研究動态,考訂精審,博約得當,視野開闊,見解獨到,文字優美,是一部既适合大衆閱讀,又可作為研究者參考指南的古代典籍優秀普及讀物。

編輯推薦

名家譯注 經典普及

視野開闊 透徹易懂

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領會欣賞《老子》思想魅力之首選

★ 普及:立足國學普及,精簡研究内容,增補導讀、賞析與點評,是大衆學習《老子》的入門讀本

★ 權威:凝聚陳鼓應先生六十餘年研讀《老子》的學術經驗,名家譯注,厚積薄發

★ 前沿:參考世界前沿研究動态,結合新材料新思考,視野開闊,見解獨到

★ 簡明:導讀、原文、注釋、譯文、賞析與點評,五大部分解讀《老子》,簡明扼要,透徹易懂

★ 精審:以王弼本為主,據其他古本、簡帛文獻及近代校诂考訂修正,校勘精審,博約得當

★ 精美:精裝本四色彩插,唐宋元明清曆代老子畫像及《道德經》書法典藏

本書目錄

向上滑動查看目錄

前言 陳鼓應001

道:萬物的本原——《老子》導讀 陳鼓應001

一章 001

二章 005

三章 010

四章 014

五章 017

六章 020

七章 023

八章 025

九章 028

十章 031

十一章 034

十二章 037

十三章 040

十四章 043

十五章 047

十六章 051

十七章 055

十八章 058

十九章 061

二十章 064

二十一章 069

二十二章 073

二十三章 077

二十四章 080

二十五章 082

二十六章 086

二十七章 088

二十八章 092

二十九章 095

三十章 098

三十一章 101

三十二章 104

三十三章 107

三十四章 110

三十五章 112

三十六章 114

三十七章 118

三十八章 121

三十九章 125

四十章 129

四十一章 132

四十二章 136

四十三章 139

四十四章 141

四十五章 143

四十六章 146

四十七章 149

四十八章 152

四十九章 155

五十章 158

五十一章 161

五十二章 165

五十三章 168

五十四章 171

五十五章 175

五十六章 179

五十七章 182

五十八章 185

五十九章 188

六十章 191

六十一章 194

六十二章 197

六十三章 200

六十四章 203

六十五章 206

六十六章 209

六十七章 212

六十八章 215

六十九章 217

七十章 220

七十一章 223

七十二章 226

七十三章 229

七十四章 232

七十五章 234

七十六章 237

七十七章 240

七十八章 243

七十九章 246

八十章 249

八十一章 252

老子譯注書籍(陳鼓應先生老子導讀及譯注)6

特别鳴謝

敦和基金會

老子譯注書籍(陳鼓應先生老子導讀及譯注)7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發請注出處

公衆号主編:孟琢 董京塵 謝琰

責任編輯:向文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