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是怎樣形成的
丹霞山位于粵北。山巒綿亘,四季蒼翠,紅崖丹壁,錦江環流,山水如畫,景色絢麗幽雅。丹霞山下,有一勝景“玉女攔江”,數峰相連,猶如玉女躺卧。
這裡有一段美好的傳說。古時丹霞一帶,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男耕女織,豐衣足食,人們過着美好幸福的生活。
哪知不久這裡來了一位員外,貪财成性,是為一霸。當時,丹霞附近有位少女,能文善武,才貌雙全。她常見義勇為,為民除暴。
一天,員外帶領數名打手搶劫民财,當面受到少女的指責,員外百般抵賴敗北而逃,但他們暗中掘堤放水,妄圖将全村淹沒。
正當全村處于危難之際,少女挺身而出,以自已的身軀攔截了南來的江水,保住了全村。
“丹霞地貌”是怎樣形成的
從此江水由北向南折東再向西南流去,少女便成了人們想象中的仙女化身。随着鬥轉星移和地殼的緩慢擡升,大自然又揮起水的“雕刀”,切割、
溶蝕着數百米厚的紅色砂礫岩,修鑿出千姿百态的峰峰嶺嶺,如龍如象,似人似猿。也溶蝕出萬千石洞,小如鷹巢,大如堂殿,成了僧尼的庵堂,菩薩的龛窿。
大自然的辛勤勞動,給人類雕塑了許多形态優美的景物,地質學家把那些紅色砂岩風化後構成的地形稱之為華南丹霞地貌。
地質資料告訴我們,在留關以北,面積500多平方公裡,遠在1億3千萬年之前(中體羅紀),受造山運動的影響成為内陸盆地;接受山區搬運來的碎屑物。
當時氣候幹燥,沉積物含鐵、錳,,形成一套紫紅色的砂礫岩層,總厚350米,稱為南雄群。
“丹霞地貌”是怎樣形成的
随着地質曆史的變遷,在盆地隆起的過程中又出現次一級的盆地,氣候幹燥,重複接受盆地邊緣含鈣、鐵、錳、鉀、鈉的碎屑物,
又沉積了一套紅色中、粗粒厚層灰質砂岩與中、細粒砂層夾砂岩交錯的地層,總厚320米,稱為丹霞群,形成時間距今約5700~6600萬年。
這套紅色地層即是形成丹霞地形的物質基礎。第四紀(距今約二三百萬年)以來,丹霞盆地繼續上升,河流下切形成數級階地,為“玉女”的出現奠定了初始地形。
丹霞群紅色含鈣質砂礫岩,遇水遭受溶蝕,南方充沛的降水不斷沿着節理、裂隙、斷裂向深處溶蝕,久而久之,或形成壁立的懸崖,
或雕刻成各種似人似物的景物,“玉女”也正是在這種條件下形成的。這套紅色地層多分布在廣東、江西、福建等省,均發育有景态各異的丹霞地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