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聽力損失和耳鳴常常相伴出現,不少朋友就覺得兩者是同一個問題,甚至民間還有“久鳴必聾”、耳鳴會導緻聽力下降的說法。
其實這都是深入人心的誤解,它們本質上是兩個不同的問題。
聽力損失和耳鳴的區别聽力損失是指聽覺徑路發生病變,聽功能出現障礙,造成不同程度的聽力下降。表現為聽不清或聽不見部分聲音,嚴重的會出現交流障礙、言語障礙。
耳鳴是指發生在聽覺系統的錯覺,表現為外界無對應聲源,但耳朵内總感覺有聲音,或是嗡嗡聲、轟鳴聲,或是蟬鳴聲等。耳鳴的音調也會依據頻率的不同,分為低、中、高調耳鳴。
聽力損失和耳鳴的關系錯綜複雜,就目前的研究而言,聽力損失和耳鳴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十分明确的,它們有可能單獨發生,也有可能伴随發生。比如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常伴有高音調耳鳴,中耳疾病引發的聽力損失常伴有低音調或中音調耳鳴。
引發它們的因素,也存在一些重合,比如噪聲、耳毒性藥物、身體疾病等。
形象點說,耳鳴和聽力損失就像葫蘆娃,雖然可能是一根藤上結出來的,也經常影影不離,結伴而生,但卻是完全不同的果子。
但無論是耳鳴還是聽力損失,都應當盡量早預防、避免發生。
怎麼預防聽力損失和耳鳴?首先,盡量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噪聲中。
其次,避免長期精神緊張、身心疲勞,并改變一些不良習慣,如熬夜、吸煙酗酒、過量飲用咖啡等。咖啡因和酒精會使耳鳴症狀加重;吸煙會使血氧下降,對内耳聽毛細胞造成損害。
第三,慎用耳毒性藥物。
最後,保持良好的心境,少生氣多運動,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加強内耳血液供應,延緩器官衰老。
如果出現持續性耳鳴,或明顯的聽力下降,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就診。
如果無法治愈,也要早做幹預,通過助聽器等輔助設備有效改善聽力,延緩聽力下降速度,保持言語識别能力,減輕耳鳴痛苦,盡可能減少對工作和生活的影響。
不過,在驗配助聽器時,一定要告訴驗配師自己還存在耳鳴的情況,這樣驗配師會綜合考慮聽損者的情況,幫助聽損者選擇适合的助聽器。
幸福生活,離不開對耳健康的關心,我們既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也要聞風而動,及時出手幹預。
我是聽力師張豔豔,在聽力康複指導和助聽器驗配領域有20多年的從業經驗,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助聽器知識,哪裡有靠譜的聽力機構和驗配師,都歡迎在留言區或者私信問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