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茯苓白術附子甘草湯

茯苓白術附子甘草湯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18 17:17:12

茯苓白術附子甘草湯?嶽仁宋教授桂苓五 味甘草湯 治療轉氣病案體會,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茯苓白術附子甘草湯?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茯苓白術附子甘草湯(嶽仁宋教授桂苓五)1

茯苓白術附子甘草湯

嶽仁宋教授桂苓五 味甘草湯 治療轉氣病案體會

趙 雯 雯 楊 欣 怡 嶽 仁 宋

奔豚 病 出 自《金 匮要 略》 ⋯ “從 少 腹 起 ,上 沖咽 喉 ,發作 欲死 ,複 還止 ” 。 豚 者 ,小 豬也 。 以 奔 豚 為 證 候 名是 以小豬 的奔 跑狀 态來 形 容患者 自覺有氣 由下 向上 奔走 ,如豚 之奔 ,發作 憋 悶欲死 、痛 苦異 常 、 時發 時止 的證候 。 《金 匮要 略》 治療奔 豚 病 主要 是在 三 方 ( 苓桂 術 甘湯 、奔 豚 湯 、桂 枝 加 桂 湯 ) 的 基 礎 上 加 減 化 裁 ,從 肝 郁氣 火上 逆 、 陽虛 水 寒 上淩 兩方 面辨 治 。 嶽 仁 宋 教授 ,長 期從 事 内分泌 代 謝 工 作 ,群 求 古 方 ,在 總 結 臨 床病 機證 治特 點 基礎 上辨 證選 用桂 苓五 味甘 草湯 治療 奔豚 病亦 獲得 良好 療效 ,現究其 病機 證治 簡單 剖析 ,與 同道 分享 以抛 磚 引 玉 。

1 驗 案 舉 隅

張某 ,女 ,71 歲 。 初診 于 201 5 年 08 月 23 日。 患者 平素 膽小 易驚 、情緒 急躁 ,自覺 乏力 、短氣 、周 身 自腳起 轉筋 、下 身轉氣 嚴 重 ,有 氣包 亂 竄 感 ,自訴 有 氣從 腳趾 上 沖至咽 喉 ,疼 痛 難 忍 ,右脅 部 疼 痛 ,矢 氣 後 自覺 好轉 。 面 紅 如 妝 ,手 腳 冰 涼 ,雙 足 紅 ,時 心煩 ,上 半 身 潮熱 ,自覺 發熱 但摸 之冰 涼 ,口吐涎 沫伴 黏膩感 ,口鹹 ,舌尖辣 ,大 便 幹 結 ,小便 頻 數 量少 ,夜 尿 2 ~3 次/晚 。 舌紅滿 布裂 痕 ,無 苔 ,脈沉 細 。 患者一 年 以來長期 規 律于門 診 随診 b 嶽 仁 宋 教 授 多 以桂哼 五 味甘 草 湯 為 主 方( 桂 枝30 g,茯 苓 30 g,蜜 甘 草 20 g,大棗 30 g,五味 子20 g,熟大 黃 5 g) 加減用 藥 ,服用數 劑後 患者 諸 症較 前多有 緩解 。 面紅減 輕 ,足 背感 覺包塊 減少 ,氣從 足上 轉好 轉 ,潮 熱 、煩 躁 、焦 慮 好 轉 ,胃 口較 前 稍 有 增 加 ,大 便較 前 好解 ,舌 嫩紅 ,少 津少 苔有 裂 紋 ,尺脈較 前 有力 。

按 :結合 臨床 表 現 分 析 病 機 如 下。 患 者 為 老年 女性 ,“ 女子 七 七 腎 氣衰 ,太 沖 脈 衰 少 ,地 道 不通 ,故 天癸竭 ” 。 該 患者 乃 腎 氣不 能 固 守 下 焦 ,沖 氣 夾虛 陽上 逆 ,故 自覺有 氣從 少腹起 上 沖胸 咽 ;虛 陽外 浮 ,故 見 面紅如妝 、 自 覺 發 熱 但摸 之 冰 涼 ;小便 氣化 不 利 故 可 見 小便 頻數 而量 少 ;虛 熱擾 心神 故 見心 煩 ;火 不暖 土、 氣血 不足 ,脾 病 不 能主 四肢肌 肉,故 見 手 腳 冰 涼 ;母 病 及 子 、 腎病及 肝 ,久 至肝 氣郁 結 ,故 見煩躁 、右 脅部 疼 痛 ;津液 輸布不暢 、 水飲 内結故 見 口幹 ,脈 沉 ;舌 為 心之 苗 ,成 為 腎之味 ,結合 舌脈 故 可辨證 為 陽虛飲 停 ,沖 氣上 逆 。 選 用 桂苓 五味 甘 草 湯加 減 化 裁 。 方 中 桂 枝 平 沖 降逆 ,茯 苓 引水飲 之邪 從 小便 而 去 ,甘 草 合 桂 枝 辛甘 化 陽 ,補 益 脾胃 ,五味 子重 用 收斂 浮 陽 歸 腎 。

2 讨 論

桂 苓 五味 甘 草 湯 出 自 《金 匮 要 略 · 痰 飲 咳 嗽 病 脈證 并 治第 十二 》 ,其 中三十 六 條 “ 青 龍 湯 下 已 ,多 唾 ,口燥 ,寸 脈沉 ,尺 脈微 ,手 足 厥 逆 ,氣 從 小 腹 上 沖 胸 咽 ,手足 痹 ,其 面 翕 熱如 醉狀 ,因複下 流 陰股 ,小便 難 ,時 複 冒者 ;與茯 苓 桂 枝 五 味 甘 草 湯 ( 茯 苓 四兩 ,桂 枝 四兩 ( 去皮 ) ,甘 草 三兩 ( 炙 ) ,五 味子 半 升 ) ,治 其 氣 沖” 。 而 嶽仁 宋教 授卻 通 過辨 證 臨床 應用 于氣 上 沖之 奔豚 病且 療效 良好 ,要 理解 其 中 玄機 ,首 先 要 區分 何 為 奔 豚病 ,何為 痰 飲 。

奔 豚病 。 中醫主要 通 過收 集病 人 四診 資料 從 而辨證 施治 ,病 名 多 以症狀 表現 綜合 概 括 ,比如 心悸 、 胃痛 、咳 嗽等 。 通 過 對本 病 例 的觀 察 ,從 症 狀 上 講 該 患 者 以氣 往上 沖感 為 主要 表 現 ,故 認 為 上 述 病 案 理 應 屬 于 奔豚 病範 疇 。 一 部分 醫 家 認 為 奔 豚 病 屬 陽虛 、 陽氣 不足 。 比如奔 豚 湯 主證是 在 脾氣 虛基 礎 上 ,土 虛 木乘 ,肝脾 不調 ,肝郁 化 火 ,沖 氣 上 逆 而 緻 ;苓 桂 棗 甘 湯 是 汗 後損 傷心 脾 陽氣 ,水 飲 内 動 ,引 動 沖氣 上 逆 而 欲 作 奔 豚 ;桂 枝加 桂 湯是 汗後 心 陽不 足 ,加 之 外寒 侵襲 ,陰寒之 氣乘 虛上 逆 而發 奔豚 。 而桂 苓五 味 甘草 湯則 是 由 于 腎 陽不 足 ,沖氣 夾 虛 陽上逆 所緻 ,從 此 角度講 也 可屬 于奔 豚病 範疇 。

但 筆 者認 為 奔 豚 病 主要 還是 在于 氣機 的不 調暢 ,其對 應 于 西 醫圍絕 經 期綜 合 征 、 神 經 官 能 症 、 自主神 經功 能紊 亂 等 系列表 現 ,此期 婦 女 因經 、 孕 、 産 、乳 數傷 于血 ,肝 為藏 血 之髒 ,“ 體 陰而 用 陽” ,血 傷則 肝 失 所養 。 加之 驚恐 惱 怒 七 情 緻 病 ,肝 氣 郁 結 化 熱 、 氣 逆 沖上 ,故 以氣 郁 、氣逆 為 主要 病機 ,臨床上 多 有 情 緒易 怒 、郁 結 、 頭暈 、 自覺有 氣往 上 沖等 症 狀體 征 。 奔豚 病 的病位涉 及 心肝 腎 ,不論 選 用 哪種 方劑 治療 ,其 病 變髒腑 都不 能離 開心 肝 腎 ,治 病 因素 不 離 氣 。

奔 豚 湯 乃 肝 氣 郁結化 熱 引 動 沖氣 上逆 ,苓 桂棗 甘 湯乃 汗後 傷 陽 、水 飲 内動 ,欲 引 動 沖氣 上逆 ,桂 枝加桂 湯 乃 腎 中寒 氣 挾 沖氣上逆 ,而桂 苓 五味 甘 草 湯乃 腎 中虛 陽浮 越 引 起 沖 逆 。 故桂苓 五 味 甘 草 湯 理 應 适 用 于 奔 豚 病 範 疇 。 徐 成 賀曾提 出 “ 腎氣 奔 豚 ” ,認為 驚 恐 傷 腎而 引 發 典 型 奔豚 表現 ,以苓 桂棗 甘 湯 、桂 枝 加 桂 湯為 主 方 ,本 案患 者 年 老腎氣 虛 衰 ,每 易 因情 緒 影 響 引 動 腎氣 緻 沖氣 夾 虛 陽上逆而 引 發奔 豚 。 其 次奔 豚 三方 中桂 枝 的用 量 都 較 大 ,其主要 意圖就在 降氣 降逆 ,誠如 《神農 本草經》 所雲 :“ 桂枝 味辛溫 。 主治 上 氣 咳 逆 ,結氣 ,喉 痹 ,吐 吸 ,利 關節 ,補 中益氣 ” 。 奔豚 湯 中李 根 白皮 代 替 桂 枝 降 逆 氣 ,又可 清肝 熱 。 “氣 ”可 始 于胸 以下 各 處 ,該 病 例 患者 自覺周 身 自腳起 轉 筋 、 氣 包 亂 竄 ,下 身 轉 氣 嚴 重 ,有 氣 從腳趾 上 沖至 咽 喉 ,結 合 發 病 年 齡及 其 他 臨床 表 現 綜 合判斷 屬 于 腎氣 不 能 固守 下焦 ,沖氣 夾 虛 陽上逆 病機 ,而桂苓 五 味甘 草湯 中桂 枝 四兩 降逆 平 沖 ,正好 契合 奔 豚湯之 病 機特 點 。

另 外 陽虛 、 陽氣 不 足則 精 血津 液 運 行受 阻 ,停 滞而 為 痰 為 飲 ,故筆者 認 為 奔 豚病 一 部分 病機中其 實包 含 了 痰 飲 的病機 特 點 。 苓桂 棗甘 湯 之茯苓 六兩 、 桂枝 加桂 湯之 生姜 三 兩 、桂 苓 五 味甘草 湯 之茯苓 四兩健 脾 蠲飲 、溫化 水 濕 ,桂 枝 又 可 溫 助 陽氣 逐 飲 ,後 世醫案 中亦 有許 多 用 治 氣 始于腿 、踝 等 沖氣 上 沖 。

痰飲 。 痰 飲 廣義 是 指水飲 停 蓄 于身體 某 處 而引 起的疾 病 。 水飲 的産 生在 于 “飲 入 于 胃 ,遊 溢 精 氣 ,上 輸于脾 ,脾 氣散 精 ,上 歸 于肺 ,通 調 水 道 ,下 屬 膀 胱 ,水 精四布 ,五 經 并 行 ” 。 飲 好 流 動 ,為病 廣 泛 複 雜 ;飲 又 屬陰 、 飲邪 有形 ,常 擾 亂 氣 機 。 劉 渡 舟 老 先 生 認 為 :水 氣上犯 于 頭面 之清 竅 ,則 眩 暈 、 耳聾 、 目 障 、 鼻 塞 、 口失 滋味 ;水氣 上 沖從臍 下起 者 其症 為氣 從 臍下 上 沖咽 喉 ,來勢 突然 ,其行 甚 速 ,凡氣 之 所 過 ,或 脹 ,或 窒息 ,少 頃 則氣下 行 ,其 症 随 之 而 減 ,亦 謂 之 “ 奔 豚 ” 。

而 氣 上 沖與水 氣 上 沖有 區 别 ,水 氣 上 沖 的原 因 在 于 下 焦 飲 動 。心者君主之官 ,為 陽 中之太 陽 ,坐鎮于 上 ,使 下 焦水氣安伏 不 動 。 脾 胃 中土 ,運 化 水 濕 ,像 堤 壩 居 中 ,可保 護心 陽不被 下 焦水 寒之 氣 所犯 。 心 腎不 交 ,水 火不 濟 ,心陽不 能 下濟 溫 暖 腎水 導緻 腎水 上 逆 ,挾 沖 氣 翻 越 中 焦脾樞 ,心脾 陽虛 鎮守 不 利 ,導 緻 中下 焦 水 飲 一 并 上 逆 。下焦 素 有飲 邪 ,又遇 心 陽受 傷 ,水 飲 上 逆 ,此 乃 水 氣 上沖之 病 機 ,而水 為 陰邪 ,水 性 驅 下 ,又 非 肝 氣 不 能 使 其往上 沖逆 。 若 飲 邪 不 上 逆 ,而 變 見 為 水 犯 溢 肌 膚 、水停 胃 腸 ,則 隸 屬 于水 腫 、 溢 飲 、痰 飲 等 範 疇 。 故 認 為痰飲 與 奔 豚 氣 又 有 關 聯 交 叉 。 再 辨 脾 腎 陽虛 孰 輕 孰重 。 若 以脾 陽虛 為 主 ,則 選 用 苓 桂 術 甘 湯 、 苓 桂 棗 甘湯 ,白術 健脾 燥 濕 ,炙甘 草 、大棗 培 土制 水 ;若 以 腎陽虛為 主 ,則 選 用桂 苓 五味甘 草 湯 ,方 中五 味子 重 用斂 氣 歸原 ;其病位 一在脾一 在腎 。 桂苓 五味 甘草湯 所治 奔豚病的病機乃是 在水氣 上沖 的前 提下又 出現 了腎不斂藏 。

俗語有 雲 “ 人活一 口 氣 ” ,《黃帝 内經》亦 言“ 陽氣者 ,若 天與 日 ,失其所 則 折 壽 而不 彰 ,故 天運 當 以 日光明” 。 氣 在人 體 生 命 中擔 任 着 重 要 角 色 ,病 理 多 呈 現少 氣 與氣郁 改 變 。 《黃 帝 内經 》 亦 言 “ 飲 人 于 胃,遊 溢精 氣 ,上輸 于脾 ,脾 氣 散 精 ,上 歸 于肺 ,通 調 水 道 ,下 屬膀 胱 ,水 精 四布 ,五 經并 行 ” ,人 乃 天氣 以生 養 ,飲 食 五谷 人 味 ,不外 乎 水液 代謝 變化 ,西 醫病 理生 理也 證實 人的主要 組成 成分 來 源于水 。 所 以 ,疾病 侵 擾人體 ,不 外乎 水病 與氣 病 。 關鍵 氣 病還是 水 病 ? 若 是 以氣 上逆 為主 可 以加減 奔 豚湯 、旋複 代赭 湯 等 ,若 是水 飲夾 沖氣 上逆 ,則選 用苓 桂 劑 、真 武 湯一類 。 故痰飲 與 奔豚 氣既 有區别 ,又 有關 聯交 叉 。

另外 我 們必 須認 識 到該患 者疾 病本 質是 腎氣 衰退為 本 ,沖氣上 逆 為 标 ,“ 急則 治 标 ,緩 則 治 本 ” ,患 者 雖有不 足之 症 ,補益 藥物 亦應 該适 當使 用 ,但不 應是 首選方 藥 ,補不 是 當 前 的施 治 方 法 ,首 即 應 “ 調 、 降 ” ,後 才“ 補 、益 ” ,該 患 者 病 情 複 雜 ,不 僅 存 在 腎 陽不 足 、 肝 氣郁 結 ,同時還 有肝 腎精 血 不 足 。 觀 察整 個 病 理 過 程發現 ,嶽仁 宋 教授還 采 用 了導 龍 人 海 湯 引 火 歸 元 法 組成的驗方 ,如 :參 芪 六 味 地 黃 丸 、 四逆 散 疏 肝 解 郁 、 一 貫煎 、甘麥 大棗 湯 、黃 連 阿膠 湯 、 封 髓 丹 、 二 至 丸 、 升 陷 湯等 ,宗 仲景 “ 觀其 脈證 ,知犯何 逆 ,随證 治之 ”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