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天晨
我們都知道《百家姓》的第一句,就是“趙錢孫李”,趙姓在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這個和宋代皇帝的姓氏有直接關系。趙姓在現在的姓氏排名是第8位,有2600多萬人口。發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晉國六卿之一。周穆王時的造父是漢族趙姓之始祖,趙姓在北方地區是常見的姓氏之一。
今天我們就來看姓趙的姓氏起源以及“趙”字的漢字書法演變的過程。
趙姓的來源
源流一
漢族趙姓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現是因為舜帝(姚姓,後代以姚為姓)賜姓給他的女婿伯益(颛顼帝孫)為“嬴”,伯益的9世孫是造父,因為平定叛亂有功,周穆王把趙城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族就稱為趙氏,為趙國始祖。
後來趙國為秦國所滅,因造父是秦人和趙人的共同祖先,所以秦國公族也姓趙,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稱趙政。秦國公族也以趙為氏,有“諸趙”的說法。
源流二
源于帝王賜姓或外族改姓。先後匈奴人、女真人、黨項人、鮮卑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曆史人物,被賜姓趙。
源流三
源于冒姓。因避禍、姻親、過繼、入贅等原因改姓的情況很多,這在姓氏學上稱之為“冒姓”。清王朝覆滅後,伊爾根覺羅、愛新覺羅等滿姓氏者迫于壓力改名換姓,不少人便改的是“趙”姓。
王大有先生繪制的“趙”姓氏圖騰
得姓始祖——造父
趙姓始祖是造父,是周代著名的“禦者”,有“造父學禦”的典故。“禦”是古代“六藝”之一,表示駕駛戰車。造父是周穆王的禦者,因平定徐偃王叛亂有功,周穆王把山西洪洞趙城作為封地賞賜給了造父,造父即以賜地為姓,從此造父被天下趙姓尊為得姓始祖。
造父墓,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市。
“趙”字的造字本義和漢字書法演變“走”表示行走之意,“乂”原本是“肖”,是聲旁。“趙”字的本意是“快步走”
趙,趨趙也。——《說文》
趙,及也。——《廣雅》
天子北征,趙行囗舍。——《穆天子傳》
【篆書】
金文
周代“叔趙父劍鞘飾”上的“趙”,是劍鞘上的銘文,線條硬朗清晰,字形有挺拔之意。
趙孟壺上的“趙”,線條舒朗,體式修長,體現了秀麗多姿的形态。
戰國文字
“侯馬盟書”上的“趙”,用筆随意,是具有書寫感的風格,左右迎讓合理。
小篆
小篆寫法“趙”,筆畫均勻,結體平正,左右結構各自分均,體現婉轉勻稱的端正美。
清篆
清代篆書名家吳大徵的“趙”,線條有力,用墨渾厚,結體活潑,整個字充滿動勢,最後一筆斜插過來,讓整個字形成動态平衡而不呆闆。
篆書其它寫法
《六書通》中記載了多種“趙”的篆書寫法,我們可以看出篆書趙的寫法基本穩定,沒有太多的變化。
【隸書】
簡牍
漢代的“額濟納居延前漢簡-甲渠侯官文書”中的“趙”,屬于簡牍體,篆隸之間,粗犷率真,奔放之勢躍然紙上。
漢隸
桐柏廟碑中的“趙”
漢代隸書“桐柏廟碑”中的“趙”字,規整清秀之餘,不失挺拔之态。“走”字的波磔一畫很好的“托”住了“肖”,平穩有力,具有視覺上的安全感。
【楷書】
魏碑
崔敬邕墓志中的“趙”
《崔敬邕墓志》中的“趙”,結字嚴謹,一筆不苟,行筆遲重,筆畫間也富有變化,表現出圓渾、妍美之緻并頗具雍容氣象。
正楷
趙孟頫《膽巴碑》中的“趙”
趙孟頫是“趙體楷書”的創造者,也是趙姓裡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他在《膽巴碑》裡書寫的“趙”,秀美優雅,結體嚴謹,有儒者的書生氣質。
【行書】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中的“趙”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中的“趙”,用筆有力,結體險峻,如同陡峭山崖,結體用筆都十分嚴謹,充滿瘦勁的力量。
【草書】
王寵《草書古詩十九卷》中的“趙”,韻緻飛越,姿态橫出,可以看出他用筆善于使轉,靈活多變。
趙字用途最多的含義,就是作為姓氏,它的不同字體,在曆代文人墨客中穿梭過。無數李姓名人在不斷書寫着姓氏的字體,而姓氏的延續,也是一個血脈和家族最動人的傳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