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忠孝節義為什麼是中華傳統美德

忠孝節義為什麼是中華傳統美德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2 18:35:33

忠孝節義是中國人自古至今所追求的道德修養。雖然不同時代不同人對之 理解不同,但無不視之為人生的終極追求。

忠,《說文解字說 忠,敬也,盡心曰忠。《左傳·桓公六年》 上思利民,忠也,其中忠指君主及官吏忠于民。明代許仲琳在《封神 演義》中也說 民知有忠孝節義,不知妄作邪為。而孔子貝11認為忠主要表現于 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

孝,被稱為百德之首,百善之先。孝最基本的内涵是子女對父母的 孝。《卒以己》載道 孝有三 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能奉養父母隻 是孝行裡最下層、最基本的一種。孝恩不僅僅指對父母的孝敬,也是對以人為本之 人的尊重、敬仰、關愛。節義又做節制與義行。

節,《說文解字》 節,操也。《左傳·文十二年》注 節,信 也。《周易·雜卦》 節,止也。《周易·疏》 節者,制度之名,節止 之義,制事有節,其道乃亨。

義,子曰 義者,宜也。朱熹 義者,天理之所宜。義者,理 義、道義、正義、公義。子日 君子之所謂義者,貴賤皆有事于天下。君子 義以為上。見利思義。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

幹百年來,中國人心目中忠孝節義的典範是關羽。他勇敢、講義氣、忠貞不 貳。在《三國演義》中,關羽降漢不降曹;禮待二嫂;曹操贈袍穿衣底,上罩劉備 所賜舊袍;曹操贈赤兔馬,關羽拜謝,以為乘此馬,可一日而見劉備……。民間因 此尊稱其為武聖,地位堪比文聖孔子。而能被中國人尊為聖人者,也 僅有此二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