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銘俊 通訊員 戴紅梅 李姗
養孩子有點像開“盲盒”——有“小巧”的、也有“大隻”的。
孩子的成長是最難預測的,未來能長高多少?能不能亭亭玉立?家長們都很關心,在孩子身高停止增長之前進行有效幹預,能否改變孩子未來的身高呢?
“答案是可以的!”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健康專家告訴您,幹預身高之前,家長必須得了解的“生長空間”問題。
如何預測孩子未來的身高?通過測量身高和骨齡就可以。
骨齡(Bone Age,BA)是骨骼年齡的簡稱,通過觀察各骨化中心出現的時間、面積大小,判斷骨骼實際發育程度。骨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兒童真正的發育水平。因此用骨齡來判斷人體骨骼成熟度比實際年齡更為确切。
理論上,拍攝全身骨骼 X 線片進行骨齡評測最準确,但這樣輻射會很大,而且不方便。因此,實際操作中會選擇手腕部,這也是國際公認的觀察骨發育和測定骨齡的主要部位,适合于各年齡組骨齡的評價。
正常情況下,骨齡(BA)和實際年齡(CA)差别應在±1歲之間,落後或超前過多都屬于異常。比如,7歲的女孩,出現乳房發育,骨齡9歲,這可能是性早熟。而9歲的男孩,身高在同齡孩子中最矮,骨齡7歲,那就要考慮生長激素缺乏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疾病所緻。
骨齡(BA)的發育貫穿于整個生長發育過程,是評估孩子是否還有生長潛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骨齡越小,骨骺生長闆越年輕,孩子的潛力越大;骨齡越大,骨骺生長闆逐漸老化,骨齡17-18歲時骨骺線閉合,身高停止增長。
(左圖:骨齡4歲,提示生長潛力大;右圖:18歲,所有骨骺完全閉合,沒有生長空間。)
同一年齡,相同身高,不同的骨齡,預測身高差别很大。當然骨齡随年齡生長而變化,當你孩子5歲時骨齡隻有4歲,也許7歲時骨齡又達到了7歲或者8歲,這樣就損失了生長潛能,因此定期監測骨齡很有必要。
骨齡是判斷是否性早熟的重要依據。例如,一名6歲的女孩,乳房發育。若骨齡=6歲,那麼單純性乳房發育的可能性大;若骨齡=8歲,那麼很大可能就要考慮性早熟,可能随後會出現乳房進行性增大,伴随骨骺線快速閉合。如果不及時診斷并積極治療,就會影響将來的成年身高。
骨齡是明确矮身材病因的重要依據。例如,一名5歲的男孩,身高102cm(<第3百分位,矮小範疇)。若骨齡=3歲,父親身高176,有晚長病史,那麼可能這個孩子屬于體質性青春發育延遲(晚長);若骨齡=3歲,父母身高正常範圍,無晚長的病史,那麼要考慮生長激素缺乏症(也稱侏儒症)的可能性;若骨齡=5歲,父母也屬于矮身材,那要考慮家族性矮小。
專家特别提醒:身高太矮,達到或接近矮小症标準;身高太高;身高正常但偏離遺傳身高水平;身高增長速度下降或過快;過早出現第二性征;太晚出現第二性征,即女孩滿13歲,男孩滿14歲,仍沒有任何發育征象,或發育進度很緩慢時;以及有一些會影響生長發育的疾病,如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等都需要測骨齡。
大部分男孩15歲、女孩13歲以後,骨骺線開始閉合,女孩17歲、男孩18歲骨骺線完全閉合。所以,一般3歲到青春期前發育正常的孩子,可每隔1-2年常規檢測一次;若生長發育異常狀态的孩子,如過高、過矮、過胖的寶寶可3-6個月檢測一次;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因為這個時候身高增長和性發育都進入一個非常旺盛的階段,可以3-6個月檢測一次。
(開始閉合的骨骺。)
[責編:餘蓉]
[來源:湖南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