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近年來積極心理學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認可。
積極心理學是從一種積極的角度去研究人的潛能,個人成長主動性作為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一個新的概念,在積極心理學領域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和研究,其中ChristineRobitschke所提出個人成長主動性理論被廣泛認可和采納。
Robitschek将個人成長主動性概念化并将其定義為個體在成長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去做出有目的的改變,以此實現個體自身成長的意識與心理傾向。
青少年時期是個體發展和行為培養的關鍵期,每個學生都有着各自的成長之路。不同的是有的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成長,做出改變提升自己,而另一部分學生則是被動的等待,或者被父母、家長推着走。
這是兩條不同的成長道路,前一條是主動成長,後一條則是被動成長。主動成長的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适應環境,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意義,勇于克服困難。
被動成長的學生面對困難則很容易退縮,迷茫并缺乏前進的動力。在當前的教育中,很多時候學生都是被動的成長,這不利于他們的學習和心理健康,也不利于他們未來的發展。
研究在積極心理學的背景之下,探索當前青少年的個人成長主動性狀況。
通過全面地探索青少年個人成長主動性的現狀和特點,并将影響青少年個人成長主動性的兩大環境因素家庭和學校納入同一個模型,為提升青少年的個人成長主動性水平提供更多的參考。
父母教養投入、個人成長主動性和核心自我評價的相關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父母教養投入及各維度,與個人成長主動性及各維度呈顯著正相關,也就是說父母教養投入越高,青少年的個人成長主動性也越高。
生态系統理論認為個體的發展會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家庭是對青少年生存和發展影響最大的微系統之一,這種影響能夠伴随青少年的一生。
父母的教養投入能夠影響孩子的認知、情感、行為和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父母教養投入高,表明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能夠滿足青少年被關注和被愛的基本心理需要。
青少年感知的父母教養投入高,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積極主動的去規劃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去提升自己。另一方面父母的教養投入高,表明父母能夠給學生更多的支持,在學生的人際交往、學習和日常生活方面都能夠給與關注和指導。
當學生遇到困難或者問題的時候,父母能夠及時給與幫助,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阻礙就少,能夠以一種更加從容的心态去面對人生的挑戰。
父母的教養投入越高,越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根據“溢出效應”,良好的親子關系也能夠外溢到學生的其他方面,例如和同學的人際交往、對環境的适應等方面。
個人成長主動性是一種元認知結構,父母的教養投入越高,所建立的良好的親子關系就讓學生更有自我成長的動力。
在研究中,個人成長主動性與父母的情感休閑維度相關系數最高,這表明與父母的情感交流和親子活動,這種情感上的交流對學生的個人成長主動性影響最大,學生需要的是安全感和父母的情感支持。
父母教養投入及各維度,與核心自我評價呈顯著正相關。父母教養投入越高,給與孩子情感上的交流也就越多,和孩子能夠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就會對學生的人格産生積極影響,例如自尊、自我效能感等,這些都是核心自我評價的基本特質。
父母教養投入多,給與子女的溫暖就越多,能夠滿足孩子被愛的心理需求,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做出積極的評價。這也驗證了以往的研究,家庭環境中父母能夠對子女的核心自我評價造成影響。
在研究中,核心自我評價與父母的情感休閑維度相關系數最高,這表明與父母情感上的交流對學生的核心自我評價影響最大,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來源于父母的情感支持。
青少年核心自我評價,與個人成長主動性及各維度呈顯著正相關,對自我評價較高的青少年,其個人成長主動性也更高。
這表明當青少年對自身有較高的自我評價時,就有很強的自信心和勇氣,能夠主動的去追求個人的成長和提升,并能采取具體的行動,這就讓青少年有了較高的個人成長主動性水平。
相反,當一個人對自我的評價較低時,他就缺乏自信心和勇氣,遇到困難容易退縮和安于現狀,不願意也不敢做出改變。因此個人成長主動性水平也就更低。
核心自我評價的中介作用
研究通過process回歸分析檢驗了核心自我評價的中介效應,研究發現父母教養投入不僅可以直接正向預測個人成長主動性,也可以通過核心自我評價影響個人成長主動性。父親和母親教養投入對兒童發展有着各自獨立并顯著的影響。
上述中介效應表明,父親教養投入和母親教養投入都會對青少年的個人成長主動性産生積極影響,且能夠通過核心自我評價影響個人成長主動性。
父母的教養投入高,就能夠營造積極溫暖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到自己是被愛和被需要的,也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并和父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這種和父母情感上的交流讓學生能夠獲得支撐,體驗到更多的積極情緒,能夠更加積極自信的評價自己,從而表現出更高的個人成長主動性水平。
青春期的學生雖然有了很強的獨立意識,但仍然渴望獲得父母的理解、支撐和關愛,父母仍然是學生的精神支柱和動力來源,學生更想獲得來自父母的認可和關注。
父母較高的教養投入,對學生的認知、情感和行為等方面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學生隻有獲得父母足夠的愛,才能夠更有信心、更有底氣的去面對人生中的挑戰。
父母教養投入既能夠直接對青少年的個人成長主動性産生影響,也能夠通過核心自我評價這個中介變量對個人成長主動性産生影響,形成兩條影響個人成長主動性的路徑。
班級氛圍的調節作用
核心自我評價與班級氛圍的交互項對個人成長主動性的預測作用顯著,班級氛圍能夠顯著增強核心自我評價和個人成長互動性之間的正向關系,班級氛圍對核心自我評價和個人成長主動性之間的關系有正向調節作用。
這表明班級氛圍能夠促進核心自我評價和青少年個人成長互動性之間的關系,學生感知的班級氛圍越好,對個人的自我評價也就越高,進一步提升個人成長主動性水平。
具體來說,核心自我評價高的學生裡,在班級氛圍好的同學個人成長主動性得分要高于在班級氛圍不好的同學。在好的班級氛圍中,中學生能夠受到老師和同學的積極影響,和同學一起拼搏,共同克服困難和共同成長。
相反,在不好的班級氛圍中,學生就會受到班上不良風氣的影響,例如一個班級的氛圍是都不愛學習的,那在這個班級内的學生即使内心想要學習,也會受到班上風氣的影響,降低學習的效率,無法獲得更快速的成長。
這也進一步支持了生态系統理論,個體和環境相互作用,影響個人成長主動性的發展,班級氛圍對個人成長主動性有較高的影響,說明良好的班級氛圍對個人成長主動性的重要作用。
建議
(1)加強父母的教養投入,特别是對孩子情感上的支持。父母的教養投入能夠顯著正向預測青少年的個人成長主動性,表明了父母教養投入的重要性。
當前要提高父母對教養投入的意識,這種教養投入不僅是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能夠與孩子進行情感上的交流,滿足孩子被愛的基本心理需要。
(2)建立良好的班級氛圍,研究顯示了班級氛圍的調節作用,表明了班級氛圍對青少年的影響。班級氛圍包括教師支持、同學支持和課堂自主,學校要重視對班級的管理,建立良好的班級氛圍,促進學生的成長。
學生在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中,受到環境的影響,能夠提高個人成長主動性水平。中學生開始想要獨立,重視和同伴的交流,因此在班級中容易受到同齡人的影響。學校可以開展班級活動,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建立起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
(3)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多鼓勵。在研究中核心自我評價作為中介變量,對個人成長主動性有顯著的預測作用。
核心自我評價是個體對自我能力和價值的基本價值判斷,如果對學生長期的打壓和批評,就容易讓學生缺乏自信,對自我的核心評價就會降低,進而影響個人成長主動性。
因此在教育中,要多發現學生的優點,對學生做的好的地方及時鼓勵,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能夠勇敢的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遇到困難就退縮,能夠主動的去提高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