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本設計階段
(一)确定測試目标
控制測試主要關注:
1、控制在所審計期間的相關時點是如何運行的;
2、控制是否得到一貫執行;
3、控制由誰或以何種方式執行。
(二)定義總體
定義總體時候應符合的特征
注冊會計師在界定總體時,應當确保總體的①适當性和②完整性。在控制測試中,注冊會計師還必須考慮總體的③同質性。
注意:變異性屬于運用審計抽樣實施細節測試确定樣本規模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三)定義抽樣單元
控制測試中,抽樣單元通常是能夠提供控制運行證據的一份文件資料、一個記錄或其中一行。
(四)定義偏差構成條件
偏差即未按照預計執行控制
(五)定義測試期間
控制在剩餘期間發生重大變化
1、注冊會計師應當獲取與控制在剩餘期間發生的所有重大變化的性質和程度有關的證據,包括其人員的變化。
2、如果發生了重大變化,注冊會計師應修正其對内部控制的了解,并考慮(二者中選其中一個):
(1)對變化後的控制進行測試;
(2)對剩餘期間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或細節測試。
二、選取樣本階段
(一)确定抽樣方法
補充内容:
1、使用簡單随機選樣,相同數量的抽樣單元組成的每種組合被選取的概率都相等。注冊會計師可以使用計算機或随機數表獲得所需的随機數,選取匹配的随機樣本。簡單随機選樣在統計抽樣和非統計抽樣中均适用。
2、随意選樣僅适用于非統計抽樣。在使用統計抽樣時,運用随意選樣是不恰當的,因為注冊會計師無法量化選取樣本的概率。
3、計算機輔助技術可以提高選樣的效率。隻要能夠提高選樣效率,就可以使用計算機作為輔助,與是否是統計抽樣無關。
4、使用系統選樣方法,總體中的每一個抽樣單元被選取的機會都相等,當從總體中人工選取樣本時,這種方法尤為方便。系統選樣可以在非統計抽樣中使用,在總體随機分布時也可适用于統計抽樣。
(二)确定樣本規模
注意1:可容忍偏差率是事先設定好的評判标準,不能因為結果不支持想要的結論,就去修改評價标準。
注意2:細節測試中才需要對總體進行分層,;且分層的目的是減少樣本量; 控制測試樣本無需分層。
(三)選取樣本并實施審計程序的五種情形。
1、無效單據:注冊會計師選取的樣本中可能包含無效的項目。如果注冊會計師能夠合理确信該樣本的無效是正常的且不構成對設定控制的偏差,比如實際總體小于預計,導緻有的抽樣号碼在實際總體之外,就可以用另外的樣本替代。
2、未使用或不适用的單據:參照無效單據,可以用另外的樣本替代
3、對總體的估計出現錯誤:超過實際編号的都視為未使用單據
4、在結束前停止測試:偏差太多,考慮是否有必要繼續測試
5、無法對選取的項目實施檢查:
如果找不到該單據(單據丢失),或出于其他原因(丢失、損毀)注冊會計師無法對選取的項目實施檢查,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被審計單位是否有意隐瞞某些情況或者内部控制無效,可能無法使用替代程序測試控制是否适當運行。此時:
(1)要考慮在評價樣本時将該樣本項目視為控制偏差。
(2)要考慮造成該限制的原因,以及該限制可能對其了解内部控制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産生的影響。
三、評價樣本結果階段
(一)計算偏差率
樣本偏差率=樣本中發現的偏差數量÷樣本規模
1.樣本偏差率就是注冊會計師對總體偏差率的最佳估計,因而在控制測試中無須另外推斷總體偏差率。
2.注冊會計師還必須考慮抽樣風險。(尤其非統計抽樣)
(二)考慮抽樣風險【計算題】
總體偏差率上線=風險系數R/樣本量n
結論:
1、統計抽樣:
計算出估計的總體偏差率上限後,注冊會計師通常可以對總體進行如下判斷:
(1)如果總體偏差率上限低于可容忍偏差率,則總體可以接受;
(2)如果總體偏差率上限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注冊會計師應當結合其他審計程序的結果,考慮是否接受總體,并考慮是否需要擴大測試範圍,以進一步證實計劃評估的控制有效性和重大錯報風險水平。
(3)如果總體偏差率上限大于或等于可容忍偏差率,則總體不能接受;
2、非統計抽樣
使用非統計抽樣時,總體偏差率與可容忍偏差率比較判斷表:
(1)如果總體偏差率上限大大低于可容忍偏差率,則總體可以接受;
(2)如果總體偏差率上限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則總體不能接受;
(3)如果總體偏差率上限高于可容忍偏差率,則總體不能接受;
(4)如果總體偏差率與可容忍偏差率之間的差額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考慮擴大樣本規模或實施其他測試;
(三)考慮偏差的性質和原因
1、除了關注偏差率和抽樣風險之外,注冊會計師還應當調查識别出的所有偏差的性質和原因,并評價其對審計程序的目的和審計的其他方面可能産生的影響。
2、無論是統計抽樣還是非統計抽樣,對樣本結果的定性評估和定量評估一樣重要。
3、即使樣本的評價結果在可接受的範圍内,注冊會計師也應對樣本中的所有控制偏差進行定性分析。
4、如果注冊會計師發現許多偏差具有相同的特征,如交易類型、地點、生産線或時期等,則應考慮該特征是不是引起偏差的原因,是否存在其他尚未發現的具有相同特征的偏差。
此時,注冊會計師應将具有該共同特征的全部項目劃分為一層,并對該層中的所有項目實施審計程序,以發現潛在的系統偏差。
5、如果對偏差的分析表明是故意違背了既定的内部控制政策或程序,注冊會計師應考慮存在重大舞弊的可能性。
6、一般情況下,如果在樣本中發現了控制偏差,注冊會計師有兩種處理辦法:
(1)擴大樣本規模
(2)認為控制沒有有效運行,轉實質性程序
7、分析偏差的性質和原因時,注冊會計師需要考慮已識别的偏差對财務報表的直接影響,如果某項控制偏差更容易導緻金額錯報,該項控制偏差就更加重要。
8、如果确定控制偏差是系統偏差或舞弊導緻,擴大樣本規模通常無效,注冊會計師一般會認為控制沒有有效運行。因此,選項C正确。
9、控制偏差增加了金額錯報的風險,但并不一定導緻财務報表中的金額錯報。
10、如果以抽樣方式實施函證,對樣本中識别出的錯報,注冊會計師應當調查錯報的原因,并根據樣本錯報推斷總體中存在的錯報,而不僅僅是調整識别出的錯報。
11、注冊會計師可以(而非應當)根據上年測試結果、内部控制的設計和控制環境等因素對預計總體偏差率進行評估。在考慮上年測試結果時,應考慮被審計單位内部控制和人員的變化。
12、與細節測試中設定的可容忍錯報相比,注冊會計師通常為控制測試設定相對較高的可容忍偏差率。
(四)得出總體結論
1、如果樣本結果及其他相關審計證據支持計劃評估的控制有效性,從而支持計劃的重大錯報風險評估水平,注冊會計師可能不需要修改計劃的實質性程序。
2、如果樣本結果不支持計劃的控制運行有效性和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水平,注冊會計師通常有兩種選擇:
(1)進一步測試其他控制(如補償性控制),以支持計劃的控制運行有效性和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水平;
(2)提高重大錯報風險評估水平,并相應修改計劃的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範圍
四、記錄抽樣程序(了解)
黃色底色:背誦
紅色字體:重點記憶
藍色字體:公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