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金嗓子一年收7億

金嗓子一年收7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02:15:53

來源:決策者零售研究院(ID:RetailFocus)

作者:San

編輯:Yvonne

“保護嗓子,請用金嗓子喉片,廣西金嗓子!”在這魔性洗腦的廣告詞和羅納爾多的加持下,金嗓子紅極一時,家喻戶曉。

但如今,金嗓子即将在港交所退市。

10月29日,金嗓子(6896.HK)發布公告稱,要約人(一間由創辦人控股公司及亞賦控股公司間接全資擁有之公司)與公司以通過協議安排方式将公司私有化,将按每股計劃股份2.8港元注銷股份,預期将于12月15日撤銷在聯交所的上市地位。

金嗓子一年收7億(研發費用不到300萬)1

受此消息影響,截至10月29日收盤,金嗓子股價報收2.69港元,跌0.37%,市值不到20億港元。上市6年以來,金嗓子股價曾從每股最高6元多下挫至1元多,市值最多縮水達90%。

金嗓子一年收7億(研發費用不到300萬)2

金嗓子經曆了什麼?

1、金嗓子的“中年危機”

說起金嗓子,就不得不說說“背後的女人”——江佩珍。

是她,把一家糖果廠發展成為一家大型上市公司。

1959年9月18日,年僅13歲的江佩珍進入柳州糖果廠,經過5年的打拼,成為了糖果二廠的副廠長,年僅33歲,就當上了廠長。

1992年左右,因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以及仿冒品的沖擊,糖果二廠銷售額急降,企業瀕臨破産,這時江佩珍決定技術轉型,前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購買科研專利。

當時正在研發金嗓子原配方的王耀發教授,将配方無償贈送給了糖果廠,雙方經過幾次重新配比,金嗓子喉寶面世了。

金嗓子一年收7億(研發費用不到300萬)3

圖源:廣西金嗓子集團公司官網

1994年年底,廣西金嗓子制藥廠正式成立。

1995年,江佩珍拿出500萬元廣告費在央視進行廣告投放,“保護嗓子,請用金嗓子喉寶”的廣告詞家喻戶曉,次年營收突破1個億。

2015年7月15日,金嗓子在港交易所上市,達到巅峰。

但上市後,金嗓子面臨了最大的問題——增長乏力。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0年,金嗓子的營業總收入分别為7.08億元、7.68億元、6.24億元、6.94億元、7.97億元、6.47億元;淨利潤分别為1.55億元、1.03億元、0.61億元、1.02億元、1.68億元、1.54億元。

公司2020年的營收和淨利潤均已不及上市之初。

禍不單行。金嗓子發展低迷的同時,掌門人江佩珍因拖欠星空華文5167萬元廣告費,被列入失信名單,成為“老賴”。早前,江佩珍也曾被指“套路”羅納爾多代言,飽受争議(雖然這一說法遭到了金嗓子方面的否認)。

不得問一句,這些年,金嗓子的經營出現了什麼問題?

2、金嗓子的問題出在哪兒

金嗓子的困局,一如所有被時代的車輪碾過的老品牌——産品跟不上時代變化,品牌跟不上用戶成長。

1、産品單一

說起金嗓子,大家腦海中是不是隻出現了金嗓子喉片和嗓子喉寶?

金嗓子一年收7億(研發費用不到300萬)4

一直以來,撐起金嗓子大部分業績的就是這兩款拳頭産品。據中報顯示,上半年金嗓子喉片、金嗓子喉寶的銷售額分别占到收益總額的89.3%、9.4%,而其他産品的銷售額僅占到所有收益的1.3%。

随着市場的不斷成熟,這兩款産品的銷售也遇到了天花闆——2020年,金嗓子喉片的銷售收入約為5.8億元,同比減少19.3%;喉寶的銷售收入約為5370萬元,同步減少了19.6%。

面對銷售額的下滑,焦慮的金嗓子選擇提價。時代周報記者查詢金嗓子曆年财報發現,從2014年到2020年,金嗓子喉片單盒産品的售價漲幅超過成本漲幅。

單一的産品,不斷地提價,這時的金嗓子已然像是遭遇中年危機的“中年人”, 跑不動了。

知名戰略營銷專家史立臣表示,如今市場上與金嗓子喉片定位類似的咽喉類産品非常多,如西瓜霜含片、川貝枇杷膏等,都對金嗓子産生了不小的沖擊。

金嗓子的根本問題在于産品長期沒有更新換代,過于單一。金嗓子财報顯示,公司自1994年以來,已開發31項新品,研發團隊人數為280人(今年上半年财報顯示為275人)——對于一個近30歲的企業來說,這個數字實在不算高。

醫藥行業分析師、深圳中金華創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濤表示,重銷售不重研發是醫藥制造企業乃至所有企業的大忌,企業的短視注定走不長遠。

我們翻了一下金嗓子過往幾年财報中的研發成本:

  • 2016年研發成本為172萬元,約為銷售成本的1/120,占營收0.22%;
  • 2017年研發成本為209萬元,約為銷售成本的1/90,占營收0.33%;
  • 2018年研發成本為219萬元,約為銷售成本的1/80,占營收0.32%;
  • 2019年研發成本為289萬元,約為銷售成本的1/70,占營收0.36%;
  • 2020年研發成本為279萬元,約為銷售成本的1/60,占營收0.43%;

金嗓子也在試着改變,但收效甚微,先後推出的金嗓子草本植物飲料、金嗓子腸寶銷量不濟,均以失敗告終。

金嗓子一年收7億(研發費用不到300萬)5

2、品牌老化

為什麼推了新品還是起不到作用?因為金嗓子老了,已經不懂年輕人。

金嗓子草本植物飲料的主打功能是清嗓潤喉,但多數人反饋的問題是“過于難喝”,這明顯會把年輕群體拒之門外。同時,金嗓子選擇的渠道也很有問題,這款飲料當時是與萬達影院合作推廣,試問一句,哪個年輕人會在看電影的時候喝保健飲料?

再看金嗓子腸寶,産品定位是腸道微生态調節劑,盡管契合了腸胃保健的健康趨勢,但受限于金嗓子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消費者并不認為這個做了近30年咽喉産品的公司,能做好腸胃類産品。

金嗓子一年收7億(研發費用不到300萬)6

另外,金嗓子旗下産品的甜度較高,不符合當下推崇低糖/0糖的趨勢,盡管後續也推出了無蔗糖的産品,但味道與口感仍是讓人接受無能。

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金嗓子的品牌已經開始老化。公司現在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品牌提升起來,之後在新生代的消費群體裡面建立與他們的一個關聯度,在增加粉絲之後,利用新零售的思維去進行一些産品的拓展,隻有這樣,才能改變它原有的困境。

3、如何破局?

金嗓子的退市,無疑是給所有老牌企業敲響了一記警鐘——如何變中求勝,保持基業常青?

回頭來看,在過往輝煌的籠罩下,金嗓子似乎已經“躺平”,産品研發始終跳不出“喉寶”的固有思維,站在企業的角度,試圖讓消費者被動接受“良藥苦口”的保健食品。

而如今的市場選擇泛濫,消費者占據主導,他們完全可以選擇體驗更好的替代品,沒必要委屈自己。

萬物内卷的時代,金嗓子最根本還是要轉變思維,适應新消費時代,而功能性食品飲料賽道或許能成為破局的關鍵。

在大健康趨勢下,年輕消費者越來越關注食品飲料的健康屬性,相較于更像“藥”的保健品,功能性食品飲料的心理門檻更低,得到了新生代消費的青睐。

根據中商産業研究院的數據,預計2022年功能性食品市場規模将突破6000億元。最近五年,功能性食品在年輕消費者中的滲透率逐年提升。

金嗓子一年收7億(研發費用不到300萬)7

事實上,金嗓子具有一定的醫藥背景,在當下的食品飲料行業是具備優勢的。但由于品牌認知深入人心,老化的形象短期難以改變,金嗓子更适合開辟出新的子品牌,弱化與“金嗓子”之間的連接,去觸達新的消費圈層。

如何去擁抱年輕人?近兩年在市場嶄露頭角的新興品牌,在這方面更有心得。

案例1:功能性食品品牌「BUFFX」

BUFFX成立于2020年,上線兩周即成為有贊商城垂直品類熱銷榜第一,累計銷售額超過了100萬元;天貓店鋪産品上線30天内居天貓睡眠軟糖關鍵詞下第一,2個月内睡眠軟糖銷售超過2萬單,3個月内4款SKU平均月銷超過2萬單。目前,已經完成了3輪融資。

BUFFX的品牌名源自遊戲用語“buff”,在日常運營中,品牌也都使用統一的遊戲風格,包裝設計則采取了暴漫風格,帶有濃濃的電競風,與年輕人“朋克養生”的态度不謀而合。

金嗓子一年收7億(研發費用不到300萬)8

在産品研發上,BUFFX的關鍵詞是“有用”、“好吃”、“安全”、“無糖”。尤其在“好吃”的維度上,BUFFX的理念是“人性是需要被尊重的,給到消費者的食物就是需要好吃”,因此由前瑪氏某産品線負責人搭建團隊,就産品的口感、口味等屬性進行把關。

另外,BUFFX選擇以DTC的模式直面消費者,減少層層分銷導緻的過渡溢價,和消費者實現親密、平等的溝通。

案例2:健康食品品牌「Wonderlab」

WonderLab成立于2019年,除了網紅爆款小胖瓶代餐奶昔,WonderLab還推出了小藍瓶益生菌、蔓越莓女性益生菌、玻尿酸夾心軟糖等功能性食品。

金嗓子一年收7億(研發費用不到300萬)9

在産品研發上,Wonderlab非常注重功能性食品的零食化。一瓶片劑或膠囊,無論是吞服還是咀嚼,吃起來都宛如吃藥。但是軟糖、硬糖、巧克力等,就大大提高了食用體驗。而且糖果在口味上具備多樣性,可以添加年輕人喜歡的元素,如奶茶味、芝士味等等。

案例3:女性輕補給功能性飲品品牌「汝樂」

汝樂成立于2019年,主要圍繞女性養膚、放松等輕補給需求,打造天然健康的保健飲品。在疫情爆發期間(2020年1月~5月),公司線上渠道逐漸成熟,高峰時期,僅天貓單店月銷售額便已有近百萬元,跻身天貓雙十一風味水 果汁類目排名前七。目前,已獲得兩輪融資。

汝樂的核心用戶群體是16~35歲的女性,從女性放松、變美、減負的需求點出發,将膠原蛋白等營養産品快消化,填補女性專屬功能飲品的市場空白。

金嗓子一年收7億(研發費用不到300萬)10

結合以上三個案例,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希望能為“金嗓子”們帶來一些啟發:

1、用戶為王的時代,企業的角色應該從訴說者轉變為傾聽者,産品研發的核心邏輯是用戶需求,而非企業的自我表達,亦非是哪裡熱鬧往哪裡去;

2、互聯網的發展正在不斷重塑品牌與消費者的連接,再元老的品牌也需要持續地成長,積極擁抱新渠道、新平台,否則隻能成為回憶殺的“梗”;

3、消費者需求愈發細分化、多元化,已從大單品時代轉變到小爆品時代,如果大象難以轉身,那就培養“小象”去拓展新領地,或與新興品牌聯合滲透新圈層。

參考來源:

[1]《金嗓子的“中年危機”》,中國新聞周刊

[2]《什麼情況?“金嗓子”要退市了!曾是網紅國貨,因羅納爾多“代言”引争議…公司:拟引資轉型》,證券時報

[3]《這一知名公司要退市,廣告詞家喻戶曉》,财經

[4]《金嗓子宣布退市!市值蒸發90%,曾請羅納爾多代言引争議爆紅》,钛媒體

[5]《36氪首發 | 給年輕人加個「BUFF」,功能性食品「BUFFX」獲得數千萬元人民币A輪融資》,36氪Pro

[6]《首發 | WonderLab上市首款口服玻尿酸軟糖,功能食品闖入了“美麗事業”》,FBIF食品飲料創新

[7]《獨家首發丨專注女性輕補給飲品,「汝樂」獲數百萬元Pre-A輪融資》,快鯉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