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類文明的高速發展和能源的加速消耗,環境污染的現象也随之加重了,與之相對應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環保。
任何事情總會有一些唱反調的人,環境保護也不例外。現在人類面臨的最大環境問題就是溫室效應了,為了抑制溫室效應,2016年世界多個國家就簽署了《巴黎協定》,而我國也于2020年提出了碳達峰與碳中和的雙碳目标。盡管如此,可始終有人認為“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都是騙人的,而他們的依據就是多年未提及的“臭氧層空洞”。的确,在二三十年以前,一提及環境保護,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臭氧層空洞,那麼為什麼現在不提了呢?是臭氧層被修複了,還是說根本就是個騙局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臭氧層空洞的确真實存在,而且它也确實是一個嚴重的環境問題,絕不是騙局。
至于證據,就是《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當年,随着臭氧層問題的日趨嚴重,1987年,二十多個國家聯合簽署了《蒙特利爾議定書》,4年之後,也就是1991年,中國也加入了該《議定書》,而1994年的時候,聯合國又将9月16日設定為“國際臭氧層保護日”。如果說臭氧層空洞是個騙局,那麼這個騙局玩得也太大了。由于騙局本身不可能做到邏輯自洽,所以任何騙局,隻要涉及的人數超過1個,那麼就必然會敗露,隻是時間問題而已,而一個騙局如果涉及數十個國家,還能30年不露馬腳,是根本不可能的。
既然臭氧層空洞并不是騙局,那麼為什麼不提了呢?難道真是已經修複了嗎?并沒有這麼快。
臭氧和我們所熟悉的氧氣有着很大的共同點,它們都是由氧原子所構成的單質氣體,唯一的差别在于氧氣是O2,而臭氧是O3,也就是說氧氣是由兩個氧原子所構成的,而臭氧則是由三個氧原子所構成的。在地球上,氧氣随處可見,它是地球大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約占地球大氣比例的21%,無色且無味。臭氧雖然隻比氧氣多了一個氧原子,但它就不再是無色無味的了,它是淡藍色的,聞起來有點臭,多集中于距地面20-25公裡的平流層。
臭氧為什麼離我們這麼遠?因為臭氧的形成少不了紫外線的參與。
當陽光中的強紫外線照射到地球高空大氣上時,其中的一些氧氣會因此而分解成為氧原子,氧原子本身是極不穩定的,當它們與其它氧氣分子相遇時,便會與之結合形成臭氧。臭氧這種氣體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平均密度,所以就會向下沉,當它們緩慢下沉到距地面20公裡左右的位置時,因為受到了下方對流層的托舉作用,所以就停在了這裡,随着下沉的臭氧越來越多,漸漸地就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氣層,也就是臭氧層。
臭氧層的存在對于地球生命而言可謂大有裨益。
因為臭氧層的遮擋作用,地球生命避免了遭受遠紫外線輻射的傷害,如果沒有臭氧層,地球表面絕不會像現在這樣生機盎然。在自然條件下,臭氧層的厚度能夠始終維持在一定的範圍之内,因為一方面臭氧不斷生成下沉,另一方面再次受到紫外線照射的臭氧又會因自身的不穩定,重新分解形成氧氣,所以臭氧層就實現了收支平衡。但雖然人類文明的發展,一切變得不一樣了,因為人類的各種工業生産都少不了一種化合物,那就是氟氯烴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在陽光照射下會生成氯原子及溴原子,而它們則會加速臭氧的分解,久而久之臭氧層就出現了空洞。
臭氧層空洞是真實存在的,而現在之所以不提了,是因為這個空洞正在被修複。
在諸多的氟氯烴化合物之中,氟利昂對于臭氧層的危害最大,随着《蒙特利爾議定書》的簽署,世界各國都開始關注臭氧層空洞,而各國的科學家們也開始尋找氟利昂的替代品,于是工業上所使用的氟利昂及各類氟氯烴化合物都在減少,終于在2006年的時候,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達到了最大值,自此之後便開始緩步修複。科學家預測,按照目前的修複速度來看,大概在2050年左右,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就能夠恢複到1980年的水平了,若想全部填補,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不管怎麼說,這一環境問題總算是在理論上得到了解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