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眩暈這類主訴的患者是神經科和耳鼻喉科門診的常客,頭暈、眩暈症狀背後的病因多且複雜,相關疾病多,檢查也多,經常讓神經科和耳鼻喉科醫生們感到頭痛。
因此,“問診”在頭暈眩暈的診斷中便顯得尤為重要。僅通過全面、有技巧的問診,醫生們便可以基本明确70%~80%的頭暈病因。《醫知源疾病知識庫》中收集了《頭暈眩暈病史問診策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頭暈眩暈問診策略一:從開放性問診入手,在病史中尋找蛛絲馬迹
在頭暈眩暈診療中,我們要從病史入手,從中尋找蛛絲馬迹來形成初步的診療思路。
大部分患者都能清晰的記錄、描述自己的發病情況。對于這部分患者,我們可以嘗試從開放性問診開始。
我們先來看一段病史描述:
一周前感冒了,不太重,也沒當回事,結果3天前突然頭暈了,早上一睜眼,我就看着窗戶在嘩嘩的動,我趕緊閉上眼睛,好一點,再睜眼,還是那樣,尤其是我想起來去衛生間,更厲害,卧室的櫃子都在動,惡心,想吐沒吐出來,第一天都起不來床,我胳膊腿都能動,就是一動就暈,所以不敢動,後來迷糊睡着了,再醒好一點,但是還是不行,一睜眼就是這樣,我都想叫120了,第二天稍好點,能慢慢的起床,但是還是忽忽悠悠的,走路也不行,深一腳淺一腳的,感覺控制不了方向,總是撞右邊的牆,今天是第五天,好一點了,我也不敢那麼快的起床了,感覺好多了,但是我低頭穿鞋時暈了一下,前幾天也顧不上,今天覺得右邊耳朵也悶悶的,是不是洗澡進水了?
在這段病史陳述中,患者雖然沒有說出“頭暈六問”中的專業術語,但我們可以從中找到對應的生活化詞語,比如:
眩暈——“窗戶在嘩嘩的動”;
姿勢不穩——“感覺控制不了方向,總是撞右邊的牆”;
特定體位誘發——“低頭穿鞋時”;
持續性——“第一天都起不來床”;
短暫性眩暈——“低頭穿鞋時暈了一下”;
在這種問診方式中,我們同樣可以梳理清楚病史,但有兩點需要注意:
1. 要聽,就是盡量不要打斷患者,以免因此漏掉重要信息;
2.會聽,就是能夠将患者的通俗用語和醫學專業術語進行關聯。
頭暈眩暈問診策略二:封閉式問診,掌握重點病史
上面這種問診方式對醫生和患者的要求比較高,那麼,當患者無法這樣清晰、準确的進行病史描述時,我們便需要有主次、有層次的進行封閉式問診。
頭暈六問可以按照診斷思路分為核心病史和鑒别病史,核心病史主要包括兩個問題:頭暈性質和起病形式。這兩個問題是決定進入何種綜合征的關鍵病史,我們可以變換角度進行提問,反複核實。在這裡,我們列舉三個最為關鍵的問題:
1.是否為第一次發作?
2.此次發作和既往發作是否一樣?
3.有完全不暈的時候麼?
進入不同的前庭綜合征診斷後,要進行鑒别診斷。我們需要從誘發原因、每次發作持續時間、伴随症狀、既往史四個方面進行鑒别問診,不用的綜合征問診側重點有所不同,如:急性前庭綜合征側重伴随症狀;發作性前庭綜合征側重誘發因素;慢性前庭綜合征側重既往史。在時間不充裕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優先采集重點病史,提高效率。
圖1 頭暈眩暈問診流程建議
《醫知源疾病知識庫》帶你了解更多疾病相關知識!
不知道以上這些頭暈眩暈問診策略和要點,與大家在臨床實踐中運用的有何異同呢?以上這些内容,全部都來自于《醫知源·前庭疾病知識庫》中的《頭暈眩暈病史問診策略》詞條哦~
《醫知源·前庭疾病知識庫》是醫脈通聯合臨床專家,專為前庭疾病打造的輔助臨床決策産品,以"疾病"為核心,基于循證證據構建系統的診療知識體系,旨在幫助醫生快速、全面地獲取最新進展并做出最佳臨床決策。還等什麼,點擊下方小程序鍊接即可查看詳細的頭暈眩暈病史問診策略相關知識,還有60多種前庭疾病收錄在知識庫中哦~快來看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