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血糖高到什麼程度容易發生并發症

血糖高到什麼程度容易發生并發症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20:18:49

“我不打胰島素,能吃能喝的,幹嘛要給我打胰島素?打了胰島素以後就不能停了!”

今天在門診看了一個老人,這個老人體檢的時候發現血糖特别高,高達24mmlo/l,同時尿酮體也是陽性。這個老人已經出現酮症了,如果血糖不控制,那麼接下來很可能就會發生酮症酸中毒了!于是我就告訴老人家,這種情況需要住院使用胰島素治療,誰知老人聽到要使用胰島素之後特别抵觸地說出文章開頭的那句話。

血糖高到什麼程度容易發生并發症(血糖高到多少才會發生并發症)1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不重視糖尿病,認為糖尿病無非就是血糖升高了而已,能吃能喝的,就算血糖高點也不礙事。他們不知道,其實糖尿病真正可怕的并不是血糖本身,而是它所帶來的各種并發症!

那麼,糖尿病有哪些并發症?血糖高到多少才會發生這些并發症?接下來,我就帶大家來解答這些問題。

一、糖尿病的兩類并發症。

糖尿病的并發症有很多,但總結起來主要有兩大類:一個是急性并發症,另外一個是慢性并發症。

急性并發症主要包括酮症酸中毒以及高滲高血糖綜合征,這兩個并發症起病都很急,如果治療不及時,患者很快就會因為嚴重脫水而出現昏迷,最終危及患者的生命;慢性并發症主要包括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以及各種心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腦梗塞、腎損害、視網膜損害等等),發生慢性并發症往往需要10年以上。

二、血糖高到多少才會發生并發症?
  • 首先,我們來聊一聊糖尿病的急性并發症。

急性并發症的發生跟血糖值有密切的關系,一般來說,糖尿病發生酮症酸中毒的血糖值往往可以達到16.7-33.3mmlo/L,主要是由于身體突然遭受打擊,比如突發感染或者突然停用胰島素,造成體内的胰島素突然減少,胰島素的作用是促使細胞利用葡萄糖來産生身體所需要的能量,從而降低血液中的血糖,如果胰島素突然減少,細胞就無法正常利用葡萄糖,于是就會轉過來溶解脂肪來産生身體所需要的能量,但是脂肪大量溶解會産生酸性的酮體,酮體過多會造成酸中毒,所以我們把這一并發症稱為酮症酸中毒。高滲高血糖綜合征血糖值比酮症酸中毒還要高,往往超過33.3mmol/L,甚至高到連血糖儀都測不出來,血糖升高會造成體内嚴重脫水,所以高滲高血糖綜合征比酮症酸中毒還要容易緻使病人昏迷!

總之,糖尿病是目前尚不能根治的慢病,治療糖尿病往往要長期規律使用降糖藥,千萬不要用用停停,特别是胰島素。另外,平時也要注意鍛煉,增強機體的抵抗力,盡量避免感冒發燒,以免身體遭受打擊。如果血糖突然飚高,超過了16.7mml/l,這時候要警惕酮症酸中毒或者高滲高血糖綜合征的可能。

血糖高到什麼程度容易發生并發症(血糖高到多少才會發生并發症)2

  • 接下來,我們來聊一聊糖尿病的慢性并發症。

就像滴水穿石一樣,由于短期的傷害小,水滴在短時間之内很難造成石頭的穿孔,但随着傷害的逐漸累積,傷害會逐漸擴大,再堅硬的石頭最後也會被洞穿。血糖對血管和神經的損害也是逐漸累積的,血糖偏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血糖偏高累積的時間,往往累積10年以上就可能出現各種慢性并發症。

比如說:如果是周圍神經受損,這時候病人會出現手麻腳麻或者感覺減退;如果是心髒血管受損,這時候病人會出現胸悶、胸痛;如果是大腦血管受損,這時候病人就會容易頭暈、困乏,甚至發生腦梗塞;如果是腎髒血管受損,則病人會出現腎功能減退,最後甚至會演變成為尿毒症;如果是眼部血管受損,這時候病人就會出現視力下降,最後甚至會演變成失明;如果是腿部的血管受損,這時候病人就會出現下肢冰冷、走路就容易出現腿部肌肉酸痛,有時候甚至會因為小小的傷口而引發巨大的麻煩......

所以說,糖尿病的慢性并發症跟短期的血糖偏高關系并不是很大,就算血糖高達20mml/l甚至30mml/l,短期内也不會對血管和神經造成太大的損傷,發不發生這些慢性并發症,關鍵還是看血糖偏高累積的時間。有些人短期的血糖值很高,但後來他控制好了,血糖一直達标,可能他永遠都不會發生這些并發症;如果血糖長期控制不好,就算不是很高,但隻要高出正常的範圍,時間久了也對血管和神經都會造成損害。

血糖高到什麼程度容易發生并發症(血糖高到多少才會發生并發症)3

總而言之,對于糖尿病,我們的眼光一定把目光放長遠,短期達标還不夠,關鍵還是要長期平穩,這樣才能夠避免各種并發症,包括急性并發症和慢性并發症!16.7mml/l是一個比較危險的報警值,一旦血糖超過這個數值,千萬不要視而不見!

我是善良的吳醫生,緻力于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來傳播健康知識,做您身邊的健康小助手,如果您覺得我寫得還不錯、對您有幫助,那就請您點個贊,并且轉發給您身邊有同樣需求的人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