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香菇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脂肪等礦物質,芳香、味道鮮美。香菇被譽為食用菌皇後,成為名菜的主要配料之一,北方香菇栽培逐漸規模化。要想提高香菇産量,就要選擇合适的樹種,如柞木、蘋果樹,明确其種植過程及出菇管理要點,科學發菌,及時轉色,加強出菇管理。
一、 香菇原料選擇
木屑是香菇栽培中的主要原料,常見的有玉米稈、木薯稈、高粱稈、農作物稭稈等,還可配合稻草、玉米芯,适合栽培香菇的樹種如柞木、洋槐樹等,這些樹種都具有抗菌物質,柞木科是理想的香菇栽培樹種。合理選擇菌菇樹木,要求樹木含有一定水分、營養成分、生物堿,木材的吸水性和通氣性良好,根據地區環境和地理條件,選擇合适的樹種,促進香菇很好的生長。香菇培養料的采集中,可利用鋸闆廠、火柴廠等加工單位的邊角、碎屑,使用椿樹、梨樹等優質雜木。但是,對于當天加工的,要及時将水分晾幹,避免水分過多影響香菇的栽培。
二、香菇裝袋過程
香菇裝袋環節要注意各種成分的配合比,麸皮20%、木屑78%、石膏1%、微量元素1%,确保pH值中性。配合之前先檢查原料是否新鮮,是否存在蟲蛀、黴變的現象,比如裝袋環節,避免菌棒接觸灰塵。裝袋要緊實,及時進行進水測試,将有洞、進水的袋及時處理好。接種時要先進行消毒操作,統一保管接種棒,使用藥用酒精擦拭菌棒,避免菌種長時間暴露在外。确保筒袋與接種口的密封性,及時套上套袋,袋口不需紮緊。培養菌絲時,100℃環境中滅菌12小時,菌袋冷卻後進行發菌并培養菌袋,時刻關注菌絲培養時的環境溫度。菌袋溫度控制在17~22℃,開窗散熱,檢查菌絲有無感染。每六七天翻袋一次,将有雜菌的袋及時處理掉,對于局部出現棕褐色水珠的情況,說明已轉色,立即脫袋。脫袋時的溫度為16~24℃,對于免隔袋,盡管不用脫去外袋,但要及時觀察袋料的生長狀況,了解袋基的顔色、轉色的面積等,将免割袋轉色時的空氣濕度控制在85%,便于袋料能夠很好的适應環境。
三、 出菇管理要點
香菇慢慢長出撐破薄膜,根據出菇的具體情況,調整每排的袋料數量,每袋之間的距離合适,不影響香菇生長。當長到黃豆大,每天要對其進行水分補充,白天及時通風換氣,确保床内溫度合适,早上六七點掀開袋料棚進行通風,下午六七點将棚兩側蓋上,根據天氣變化适量通風。在棚内放上溫度計,便于随時觀察棚内溫度變化,每隔兩三天将袋料翻一次,注意不要碰到香菇。每排袋料間距合适,根據菌絲顔色,進行有效噴水,采用提棒蘸水的方法補充水分。晴天采摘的香菇顔色豔麗,利用太陽自然曬幹,陰雨天采摘的香菇水分較大,顔色偏黑,發暗,利用烘幹機将其烘幹,不可堆放,火候大小合适,不可一次放入過多燃料,保持菇形,烘幹後将顔色發黑的和顔色正常的進行分開放置。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種植戶可以多參考參考,或者說大家想了解哪方面的,三農知識及技術都可以留言評論,小編會根據情況來為大家解惑。也希望大家能關注一下小編以及積極留言評論轉發,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