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陳智強一沙一世界

陳智強一沙一世界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7 09:20:53

中國傳統文化繁榮而多彩,世人看來往往是十分大成而又及其奢華的。這一點,在盛唐和晚晴尤為明顯。

而這一切,傳到日本之後,卻完全變了一個樣子,其中的禅意和極簡的思想内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被發展到了一個近乎極緻的水平。甚至于中國本土也難見多少可與之媲美之景之物。這與日本本國資源匮乏而發展出來的“忍”性有極大的關聯。

在經濟發展迅速而文化極度缺失的當代,日本的禅意文化已然悄無聲息的崛起,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禅意”和“極簡”的思維體現在日本的建築,園林以及其宗教思維等方方面面,似乎,已經成了他們的一種特殊的氣質。今日要欣賞的,是日本的一項獨有的園林設計--枯山水。

枯山水是中國古典園林在傳入日本後為适應日本地理條件限制而改造的縮微式園林景觀,現多見于小巧、靜谧、深邃的禅宗寺院。無高山,丘陵,無河、湖、泊、溪的地理限制,使日本在園林藝術設計上探索精巧,細緻,注重景觀形式的象征和心理的感受。

枯山水用石塊象征山巒,用白沙象征湖海,用線條表示水紋,如一副留白的山水畫卷。在其特有的環境氣氛中,因其無水而喻水,因無山無水而得名。

陳智強一沙一世界(一沙一世界)1

陳智強一沙一世界(一沙一世界)2

【方寸間可窺自然】

7世紀,中國隋文帝曾經贈送過日本天皇一景觀盆景。日本的寫意庭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盆景式園林,他的集中代表就是枯山水。

日本僧人榮西是最早入宋求取禅法的高僧,1192年回國後弘揚禅宗教義,寺院園林接受禅宗思想侵潤而形成禅宗風格的園林—禅宗園林,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園林開始擯棄以往的池泉庭園,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綠樹、苔藓、沙、礫石等靜止不變的元素,營造枯山水庭園,園内幾乎不使用任何開花植物,以期達到自我修行的目的;神宗園林風格的成熟期則是在"書院造庭園”出現以後,庭園面積壓縮,由早先的"園"轉化為"庭"。

最嚴格意義的枯山水就是京都府龍安寺方丈楠庭(傳1450年)和大仙院方丈北庭和東庭(約1509年)。此外還有退藏庭、靈運院書院等的庭院。他們都是些閑庭小院,面積不大,卻要在“方寸之地幻出千岩萬壑",方法就是寫意、就是象征。象征就是調動觀賞者的想象力,也就是觀賞者的哲學、文學、藝術修養.。

陳智強一沙一世界(一沙一世界)3

【龍安寺枯山水庭院】

陳智強一沙一世界(一沙一世界)4

【方丈庭院】

禅宗庭院内,樹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數筆即蘊涵着極深寓意,在修行者眼裡它們就是海洋、山脈、島嶼、瀑布,一沙一世界,這樣的園林無異于一種精神園林。後來,這種園林發展臻于極緻——喬灌木、小橋、島嶼甚至園林不可缺少的水體等造園慣用要素均被一一剔除,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礫和自發生長與蔭蔽處的一塊塊苔地,這便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庭園的主要構成要素。而這種枯山水庭園對人精神的震撼力也是驚人的。

陳智強一沙一世界(一沙一世界)5

陳智強一沙一世界(一沙一世界)6

陳智強一沙一世界(一沙一世界)7

枯山水是禅意山水而非真山水,故除各種規模的園林枯山水外,在極小的空間中也可以早出雅緻的枯山水景觀,隻需一盤,一石,一堆細沙,再佐以充分的想象力即可。不妨一試。

陳智強一沙一世界(一沙一世界)8

【小型枯山水作品】

另附:枯山水發展曆史

鐮倉時代(1192年-1333年)、中國唐朝(618年-907年)水墨畫傳入日本。

平安時代末期,世界第一部園林典籍《作庭記》中首次記錄了枯山水。

鐮倉時代末期,與禅宗相應的以追求自然意義和佛教意義的寫意園林發展固定為枯山水形式。

南北朝(1333年-1392年)時代,枯山水的實踐時期,一般與真山水(池泉部分)同存于一個園林中,以真山水為主體,枯山水為輔。

室町時代(1393年-1573年),枯山水逐漸從寺社園林走入武家和皇家園林,并逐步與真山水分離開來。枯山水的颠峰時期,出現了枯山水的雙璧大德寺和龍安寺。

桃山時代(1573年-1603年),以茶道宗匠千利休所創立的草庵風茶室為代表的日式茶庭興起。

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多以小型枯山水為主,以枯山水、真山水和茶庭相互融合園林形式出現。

陳智強一沙一世界(一沙一世界)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