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俳句最诙諧的有哪些

俳句最诙諧的有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00:37:59

#非哥2022年薦書#第208本,天天都讀書,一天讀一本。

一本書,每人根據自己的需求,能夠摘錄若幹條對自己有用的知識點,就叫作讀書。讀書并不是非得全盤吸引一本書的内容,也不是要記住多少。讀書是本着實用主義,解決現實問題,為用而學,學了就用。知識的内化和應用,是一個螺旋式重複的過程。是以多讀同類書,可以反複強化記憶。

讀書不求甚解,隻觀大意,輯錄精要,薄為己用,并以飨有需要者。

書名:《春之海終日悠哉遊哉:與謝蕪村俳句300》

作者:日/與謝蕪村

點評:與松尾芭蕉(1644—1694)、小林一茶(1763—1827)并稱為日本三大俳句詩人的與謝蕪村(1716—1783),可說是稀有的奇才,兼具偉大詩人和傑出畫家的雙重身份。生前畫名為俳名所掩,身後俳名卻又為畫名所掩,于二十一世紀的今日觀之,蕪村以詩壇、畫壇雙雄之名,蜚聲于世界文化圈。其依靠作畫即可維生,故而可以自由地寫自己想寫的詩,因此,不論繪畫或寫詩,皆能找到抵抗“市俗之氣”的藝術創作之道。

蕪村是“失落家園”的詩人。蕪村以“蕪村”為筆名,應是如陶淵明般歎“田園将蕪胡不歸”,但他居然連一座“蕪村”(荒蕪的家園)也不可得——他是“無村”之人!雙親死了,童年、少年變成了不良老年,無可回的家園了……其用詩筆寫生畫夢,建構出鄉愁的小宇宙。

“月光照我孤單如月——與之為朋。”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之景,隻是蕪村描述得更加孤獨,隻能與月為朋。

“來到一間茶室——門前柳樹,比去年更老了。”不說自己老,而是借外物柳樹老了,來說自己老,比起直接說自己老,顯得更老。

“刈麥的老者——彎曲如一把鐮刀。”一幅場景頓時湧現而出,老者手持鐮刀,彎腰又形似鐮刀,辛勤/辛苦地田間勞作。

“涼啊——離開鐘身的鐘聲……”不說自己感覺有涼意,而是通過它物來體現涼,而這體現涼的,卻是“聲音”。“鐘聲離開鐘身”,離開母體的“涼”?形而上與形而下,于此相連。

俳句最诙諧的有哪些(日本三大俳句詩人之一)1

◆ 譯者序

與松尾芭蕉(1644—1694)、小林一茶(1763—1827)并稱為日本三大俳句詩人的與謝蕪村(1716—1783),可說是稀有的奇才,兼具偉大詩人和傑出畫家的雙重身份,一生寫了約三千首俳句,畫了七百多幅畫(包括一百二十多幅“俳畫”)。

正岡子規說:“一般人并非不知蕪村之名,隻是不曉得他是俳人,隻知他是畫家。然而從蕪村死後出版的書籍來看,蕪村生前由于俳名甚高,畫名遂不彰。由是觀之,蕪村在世時畫名為俳名所掩,而死後迄今,俳名卻又為畫名所掩,這是毫無疑問的事實。”這是正岡子規百年前的說法,于二十一世紀的今日觀之,蕪村以詩壇、畫壇雙雄之名,蜚聲于世界文化圈此一事實,已殆無疑問。

在詩歌方面,終其一生蕪村推崇、追随芭蕉,喊出“回歸芭蕉”的口号——他并非一味地模仿芭蕉,而是企求自由地發揮個人特質——這使他終能求新求變地達于一更多元而富情趣的藝術境界,成為“俳句中興時期”的健将。

他依靠作畫即可維生,可以自由地寫自己想寫的詩,因此,不論繪畫或寫詩,他皆能找到抵抗“市俗之氣”的藝術創作之道。

“回歸芭蕉”的蕪村,與芭蕉之别在于:芭蕉倡導“高悟歸俗”(こうごきぞく),亦即“用心領悟高雅之物,但最終回歸凡俗的世界”(高く心を悟りて、俗に帰るべし),追求“輕”(軽み)或日常性的詩的風格;蕪村則提出“離俗論”,主張“俳句的寫作應該用俗語而離俗”(俳諧は俗語を用ひて俗を離るるを尚ぶ),說“離俗而用俗,此離俗最難處”(俗を離れて俗を用ゆ、離俗ノ法最もかたし)——他最終所求是“離俗”,而非芭蕉的“歸俗”。

正岡子規在1897年(明治三十年)發表的《俳人蕪村》一文中,力贊蕪村的俳句具有積極、客觀、人事、理想、複雜、精細等多種美感。他說:“美有積極與消極兩種。積極的美指的是構思壯大、雄渾、勁健、嚴厲、活潑、奇警。消極的美則指意境古雅、幽玄、悲慘、沉靜、平易……。參悟了唐代文學的芭蕉多取消極的意境,後世所稱芭蕉派者也大多仿此。這是寂、雅、幽玄、細膩且至美之物,極盡消極。學習俳句者因此多崇尚以消極之美為唯一之美,而視豔麗、活潑、奇警為邪道、卑俗……。一年四季中,春夏為積極,秋冬為消極。蕪村最愛夏季,夏之俳句最多。其佳句亦多在春夏二季。這已是蕪村與芭蕉的不同。”蕪村固然寫了頗多夏天或其他題材的明亮、明快俳句,但他寫了更多異想的、妖冶的、超現實的、荒謬的、病态/狂态的、惡搞/kuso的俳句——它們究屬剛或柔,陰或陽,優或劣?子規對積極、消極美的判别,不免有武斷或難以周延處。我們閱讀蕪村俳句,或可抛開不必要的旗幟、術語、标簽,隻需如終日悠緩起伏、伏起的春之海般,敞開心胸,悠哉遊哉領受之……

日本現代詩人萩原朔太郎稱蕪村為“鄉愁的詩人”。芭蕉一生雖然經常浪迹四方,但不時回到他的家鄉伊賀上野。蕪村二十歲離開鄉毛馬村後,再也不曾回去過。蕪村是“失落家園”的詩人。蕪村以“蕪村”為筆名,應是如陶淵明般歎“田園将蕪胡不歸”,但他居然連一座“蕪村”(荒蕪的家園)也不可得——他是“無村”之人!雙親死了,童年、少年變成了不良老年,無可回的家園了……但我們的确看到他在都會籠中,在京都四條河原町一角,用詩筆寫生畫夢,一村又一村建構出鄉愁的小宇宙——對失去的家園,對熱切呼喚他的整個宇宙的想象——現實中已然荒蕪、空白的,他用筆用夢耕出另一村,小于周圍世界又大于周圍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 正文

我的淚也許古老,

它們依然

湧如泉……

舊棉被一條——

該蓋我的頭

或我的腳?

寒夜裡

造訪猴先生——

一隻兔子

在水桶裡

互相點頭緻意——

甜瓜和茄子

采摘自家

園子裡的甜瓜

仿佛做賊一般

留贈我香魚,

過門不入——

夜半友人

打了個噴嚏:

沒錯——

秋天真的來了!

初冬陣雨——

眼前物

漫漶成舊時景……

風筝輕飄于

昨日另一隻風筝

飛過的天空一角

一根蔥

順易水而下——

寒兮

今朝立秋——

貧窮

追趕上了我

元旦早晨

連吃了三碗年糕湯——

富有得像百萬富翁!

運重物的龐然地車

轟隆而過,震出

庭前牡丹花香……

稻田的水排出——

稻草人的腿

變長了

秋暮——

出門一步,即成

旅人

刈麥的

老者——彎曲

如一把鐮刀

一行雁字

題寫過山麓上空——

以月為印

月光照我孤單如

月——與之為

芭蕉去——

從此年年,大雅

難接續

來到一間茶室——

門前柳樹

比去年更老了

蒲公英花開

三三五五——黃花

五五,白花三三

猶記得去年

此路别故鄉

月光

西移,花影

東行

猜疑外面下雨,

蝸牛躲在殼中

——一動不動

涼啊——

離開鐘身的

鐘聲……

苔清水——

東西南北來

東西南北流……

在自己家鄉——

即便蒼蠅可恨,

我展身晝寝……

仰迎涼粉

入我肚,恍似

銀河三千尺……

其角家仆剃了

光頭跑出來——

啊,西瓜

久候之人的腳步聲

遠遠地響起——

啊,是落葉!

貧女縫衣,折斷了

針——停下手工

看梅花

牡丹怒放——

吐出

一道彩虹

紅梅——

啊,落日襲擊

她上頭的松柏……

春将去——

遲開的櫻花猶

躊躇,逡巡……

日暮,山昏暗——

紅葉的朱顔

被奪走了……

逃之夭夭的螢火蟲啊,

懷念你屁股一閃

一閃發亮的光……

以春天的流水

為枕——她的亂發

飄漾……

青蛙們的

蛙式遊泳——一副

全然無助狀

黑貓——通身

一團墨黑,摸黑

幽會去了……

不二山風——

一吹

十三州柳綠……

譯注:“不二山”即“富士山”。“十三州”即“富士見十三州”,看得見富士山的日本十三個州。

啊,看透明的晨風

毛手毛腳地吹拂

毛毛蟲毛茸茸的毛……

滾滾雲峰下

揚州港

豁然入眼來

戀愛中的鐮倉武士

不忘随身帶

一隻扇子增媚……

杜若花開——

在一代又一代

貧窮人家院子裡

剪刀——

在白菊前,

遲疑片刻

古池

蛙老——

落葉紛紛

山寺初冰

硯先


一本書,看完後,是根本記不住的,因此,需要進行摘錄做筆記。一本書,看完後,成果就是幾條或幾十條摘要。将書看完,就是所謂的讀薄的過程,就是抓重點的過程,看後的摘要成果,再行反複記憶和實踐。

所以,我看書,求速度,快速看完。看快看慢,其實最終的收獲都差不多。看書,就是按己所需,抓取書中重點。記憶本就是靠不住的,看得慢,也并不代表就記得多,第二天仍然是一半多都要忘記的。何況,記憶本就不屬于看書這一步驟。

這種快速摘取要點的讀書法,我稱之為“淘金讀書法”。

俳句最诙諧的有哪些(日本三大俳句詩人之一)2

天天都讀書,一天看一本。

摘錄書籍之精華,讓您花更短的時間,即可掌握各種資訊。

請關注下《非哥筆記》,以便及時接收最新資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