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一套
冬春交替季節
流感等呼吸系統疾病高發
咳嗽、發燒、打噴嚏……
流感與普通感冒的症狀相似卻又不同
二者到底有何區别?
往下看,一同了解↓
流感是什麼?
與普通感冒有何區别?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具有發病率高、傳染能力強、
易發生病毒變異等特點
傳播途徑以飛沫傳播為主
也可以通過鼻腔、口腔黏膜等接觸傳播
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丁四種亞型
一般呈季節性流行的
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其中,甲型流感是最為複雜的流感病毒
流感的主要表現
有高燒、頭痛、乏力、
寒戰、全身肌肉酸痛、食欲減退等
流感與普通感冒有何區别?
一圖帶您辨别
↓↓↓
緻病病原:普通感冒為其他病毒或細菌;流感為流感病毒。
發燒程度:普通感冒一般是低中度發燒;流感發燒明顯,常常是高熱。
咳嗽症狀:普通感冒偶爾咳嗽;流感咳嗽較為常見,有時比較嚴重。
上呼吸道症狀:普通感冒為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流感上呼吸道症狀較輕。
全身症狀:普通感冒不明顯;流感常伴有全身症狀,包括肌肉疼痛、頭痛、乏力等。
病程:普通感冒持續1~3天,大多數3~5天可自愈;流感大多發病3~5天後發熱消退,全身症狀好轉,但咳嗽症狀消失、體力恢複常需更長時間,輕型一般1周左右自愈。
注意!這5類高危人群
得了流感易發展成重症
專家提醒
雖然流感是一種自限性疾病
(自限性疾病指發展到一定程度後
靠機體自我調節能夠停止
并逐漸恢複痊愈的疾病)
但如果得了流感
沒有及時進行幹預
則可能會合并多種并發症
如肺炎、心肌炎、心包炎等
嚴重時或危及生命
有研究表明
5歲以下兒童、65歲以上老人
孕産婦、肥胖人群
以及患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
這5類高危人群
得了流感後易發展成重症
需要格外注意
接種流感疫苗有必要嗎?
是否需要每年接種?
專家表示
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接種後,通常2~4周
可産生保護性抗體
并在體内持續8~12個月左右
可防止大部分流感病毒的侵襲
但由于流感病毒容易發生變異
需要每年接種
除了5類高危人群外
流感疫苗的優先接種人群還有
↓↓↓
醫務工作者,包括臨床救治人員、公共衛生人員、衛生檢疫人員等;
大型活動的組織者和參加者;
養老、護理等機構的患者和工作人員;
學校、托幼機構的學生和工作人員。
需注意的是,并不是接種流感疫苗後
就一定不會得流感了
流感疫苗的作用
主要是降低感染風險
減輕感染後的症狀
并降低發展成重症的風險
除了及時接種流感疫苗外
日常生活中還可通過
合理膳食、加強鍛煉、充分休息、
勤洗手、勤通風、
咳嗽時用紙巾或手帕遮擋、
避免去人多擁擠和通風不好的公共場所等方法
有效進行流感防控
一旦出現相關症狀
鼓勵輕症居家自我監測
不帶病上班、上課
接觸家庭成員時佩戴口罩
若病情加重
應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來源:CCTV-1《人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