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蔔算子·詠梅陸遊内容

蔔算子·詠梅陸遊内容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8 11:36:24

孤芳自賞最心痛 ——陸遊《蔔算子·詠梅》鑒賞與新唱

蔔算子·詠梅陸遊内容(孤芳自賞最心痛)1

蔔算子·詠梅陸遊内容(孤芳自賞最心痛)2

蔔算子·詠梅陸遊内容(孤芳自賞最心痛)3

今天,賈老師帶來他的新歌《蔔算子》,這首歌舒緩優美,可以找一個安靜的月夜,獨自陪伴這朵孤獨的梅花。

蔔算子·詠梅陸遊内容(孤芳自賞最心痛)4

陸遊《蔔算子·詠梅》

驿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文 / 謝琰

作曲 / 賈建軍

演唱 / 支東風

鋼琴伴奏 / 劉媛

2:46《蔔算子》賈建軍曲 支東風唱 來自章黃國學

梅豔芳《女人花》唱道:“我有花一朵,長在我心中,真情真愛無人懂。遍地的野草,已占滿了山坡。孤芳自賞最心痛。”女人如花,男人愛花。唐人最愛牡丹,北宋人也愛牡丹。但從北宋開始,有一種低調的花朵,不聲不響地漸漸占滿了文人心中的山坡。到南宋,在這個偏安江南的文獻之邦,處處盛開着梅花,處處流傳着有關梅花的文學與藝術。由于從唐到宋,整個中國的氣候變得越來越冷,北方的梅花越來越難以生長,而江南乃至嶺南的梅花,卻常常漫山遍野地生長。庭苑、牆角、驿路、橋邊、荒山上、野水邊,都可見梅花的身影。南宋的詩詞中,到處都是梅花的芬芳和氣骨。若要選擇一種最能體現宋人文化精神和審美品格的草木,可能非梅花莫屬。程傑先生做過統計,宋人特别喜歡拿“梅”來作為字号,如梅亭,梅峰,梅津,梅溪,梅屋,梅谷,梅崖,梅村,等等,大約有四十多人,足可見宋人對梅花的青睐。前一陣子熱映電影《你的名字》,圖圖老師寫過一篇關于名字的文章,圈了很多粉。姓名字号的确包含了很多文化信息。研究一個時期人們姓名字号的特點,就可以看出很多有趣的社會風氣和文化時尚。

梅花與宋代文化,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主題。咱們今天先作一點概覽,隻從詩詞作品來看看宋人的賞梅愛梅之心。大緻總結起來,宋人詩詞作品中的梅花形象,對應着宋人的三種常見身份特征,有三大類:

1

蔔算子·詠梅陸遊内容(孤芳自賞最心痛)5

一是隐士形象。宋初詩人林逋,就是隐士詠梅的代表。大家可能隻讀過他最有名的句子:“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事實上,他還有好幾首詩寫梅花都寫的不錯,也有相似的一些名句,如“雪後園林才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枝”,“湖水倒窺疏影動,屋檐斜入一枝低”。把這幾個句子合而觀之,我們會發現林逋特别善于把握梅花的“影像”。喜歡攝影的朋友都知道,影子往往比本體更有味道。因為影子的形象很模糊,隻呈現出某種輪廓,好的攝影師,善于在輪廓中填塞一些神韻,這就化形為神了。蘇轼《紅梅三首》其一說:“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這是在調侃石延年。石延年《紅梅》雲:“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意思是,乍一看,梅花像桃花,但區别在于梅花沒有葉子。再乍一看,梅花又像杏花,但是區别在于梅花有青色的枝條。這是植物學意義上的詠梅。固然精确,形似,準确地描述出梅花的特征,但根本沒有把握梅花的神韻,也就是蘇轼所說的“梅格”。林逋的詠梅詩,之所以在宋代廣受贊譽,就是因為他以一種隐士的心态來看梅花,特别清淨,特别簡單,給梅花的種種特征做了減法,最終留下最有魅力、形神兼備的特征,就是“疏影”,這就抓住了“梅格”。

2

蔔算子·詠梅陸遊内容(孤芳自賞最心痛)6

二是遷客形象。宋人被貶,往往在西蜀、江南、嶺南。這三個地方,都有梅花。蘇東坡作為貶谪專業戶,在黃州、惠州都有優秀的詠梅之作。比如元豐七年寫于黃州的《和秦太虛梅花》:“西湖處士骨應槁,隻有此詩君壓倒。東坡先生心已灰,為愛君詩被花惱。多情立馬待黃昏,殘雪消遲月出早。江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孤山山下醉眠處,點綴裙腰紛不掃。萬裡春随逐客來,十年花送佳人老。去年花開我已病,今年對花還草草。不如風雨卷春歸,收拾餘香還畀昊。”這裡說的“江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是很典型的孤獨遠放的遷客形象。蘇轼在惠州還寫過一首悼念王朝雲的詞,《西江月·梅花》:“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挂綠毛麼鳳。//素面常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他的意思是,朝雲死了,陰陽兩隔,永不能再相見。而梅花與梨花的花期也是間隔分明,無法相會,就好比他和朝雲啊!這不是普通的兒女情長,而是對患難之情的銘記。這沉痛的思念,是蘇轼貶谪之苦的集中體現。

3

蔔算子·詠梅陸遊内容(孤芳自賞最心痛)7

三是藝術家形象。梅花不僅被詩人文人所喜愛,而且在音樂、繪畫等其他藝術形式中,也是常客。宋人往往是綜合性的藝術家,“詩書畫”三絕之人,所在多有,音樂與美術兼善者,亦不乏其人。所以,梅花形象往往代表了一種最高雅的藝術品格。姜夔的詠梅名詞《暗香》和《疏影》,前者更多是結合梅花形象來回憶往事,而後者更像是一首詠梅詞。《疏影》詞中,梅花的種種藝術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展演:有實體的“苔枝綴玉”,有神話故事中的翠鳥紅梅,有遠客眼前之梅花,有昭君魂魄所系之梅花,有梅花妝,有落梅曲,有梅花橫幅。這一片神奇的梅花,飄在曆史中,飄在傳奇裡,飄在詩文深處,飄在藝術苑囿,它的品性與才質,就是姜夔孤高而豐富的藝術心靈的寫照。詞雲:“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裡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風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猶記深官舊事,那人正睡裡,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随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以上三類形象,隐士,遷客,藝術家,并不是判然分開,而常常是相互勾連,相互滲透,體現了宋代士大夫身份特征的複雜性與綜合性。

說了這麼多詠梅的作品,我們終于要開始賞鑒陸遊的《蔔算子·詠梅》。這首詞的字句非常清淺好懂,不需要逐句串講。我打算從整體上來總結這首詞的獨特之處,分三點來說:

1

蔔算子·詠梅陸遊内容(孤芳自賞最心痛)8

第一,這首詞特别挑選了一株“無主”野梅作為吟詠的對象,在一種爛熟的題材中創造出了清新獨特的形象。如前所述,梅花經曆了太久的文化熏陶和審美熏陶,它的“氣質”、“品格”、“形象”,變得越來越抽象,越來越缺乏個性色彩。梅花代表隐士,代表遷客,代表藝術家,唯獨代表不了它自己。陸遊很喜歡寫梅,他寫梅的詩,大約有一百多首。但能被人記憶的并不多。即便是“高标逸韻君知否,正在層冰積雪時”,“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這樣的名句,仔細推敲起來,其中的梅花形象也是抽象的、缺乏色彩的。而這首詞《蔔算子·詠梅》卻是人見人愛的佳作。在大多數時候,南宋人寫梅花,都是“見花不是花”,一見梅花,滿腦子“清氣”、“清客”、“梅邊吹笛”、“梅妻鶴子”等種種概念、典故、人格、風骨;而陸遊這首《蔔算子》,卻是“見花隻是花”,在這一瞬間,他隻關注路邊的這株野梅,他設身處地隻為野梅着想,于是他隻寫它的“情感”,而不寫它的“品格”,它就變得鮮活、生動、獨特起來。

2

蔔算子·詠梅陸遊内容(孤芳自賞最心痛)9

第二,由于這首詞着意表現梅花的内在情感,所以對梅花的外在特征沒有一筆描寫,形成“見神不見形”的空靈效果。“疏影橫斜”也好,“竹外一枝”也罷,都是借形傳神。“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則是執着色相,粘皮滞骨。陸遊的《蔔算子》,完全不寫形,連“暗香”也不寫,隻拈出一個“香如故”的場景,而沒有任何修飾、形容。大家可以做個試驗:把“無意苦争春”這句删去,整個這首詞根本看不出來是在寫梅花!所以,“無意苦争春”是非常關鍵的一句:一方面,它提示了獨屬于梅花的物性,無此一句,則違背了詠物詩詞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它将“孤芳自賞”的情感最大化了:一般的“孤芳自賞”是獨處于自己的空間中,而梅花的“孤芳自賞”則是獨處于自己的時間中,借用蘇轼的語句,就是“不與百花同夢”!這是多麼高級的孤芳自賞啊!

3

蔔算子·詠梅陸遊内容(孤芳自賞最心痛)10

第三,這首詞攫取了梅花生命中一般不被人關注的悲壯時刻:“零落成泥碾作塵”。一般人寫梅花,或寫其盛開傲雪之姿,或寫其随風飄落之态,都是從“美”着眼,從“高雅”着眼。而“零落成泥碾作塵”的圖景,卻不美,甚至很卑賤、很可憐。古人愛寫落花,比如牡丹、芙蓉、杏花、海棠,往往意味着春天的離去、年華的老去。這些花,開起來妖娆美豔,零落起來則是滿地脂粉钗黛,正有“衆芳蕪穢,美人遲暮”的即視感。而梅花不同,它的花瓣嬌小、細碎,落下時原本就沒那麼凄慘的畫面感。再加上梅花的零落往往意味着百花盛開的季節就要來臨,所以它的生命的最後階段,是很缺乏“臨終關懷”的。尤其是驿外斷橋邊的孤零零的野梅,它的凋零更是靜谧無聲,無人關懷。于是,陸遊對這株野梅投以更為憐憫的目光,給予更為細膩的體察觀想。白居易詠牡丹凋落雲:“晴明落地猶惆怅,何況飄零泥土中。”王安石詠杏花凋落雲:“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陸遊很可能借用了這兩位詩人的句意。俗話說,“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白居易、王安石在“衆芳蕪穢”的時節,歎息牡丹入土,悲憫杏花成塵,這是“錦上添花”。而陸遊在荒郊野外,獨對着一株野梅,嗅其遺香,歎其清節,則是“雪中送炭”了!所以,我們雖然經曆了太多“衆芳蕪穢”的場景,但猝然與陸遊筆下的野梅相遇,仍會忍不住駐足停留,為之灑淚。後來于少保寫《石灰吟》,說“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我總覺得,是從“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中吸取了靈感。

總而言之,有了獨特的處境和形象,有了獨特的孤芳自賞的情感,有了獨特的生命瞬間,陸遊筆下的這株野梅,在詠梅文學的芬芳苑囿中,永遠占有一席之地。

今天,賈老師帶來他的新歌《蔔算子》,還是由支東風老師演唱。這首歌舒緩優美,可以找一個安靜的月夜,獨自陪伴這朵孤獨的梅花。

蔔算子·詠梅陸遊内容(孤芳自賞最心痛)11

文曲制作團隊

蔔算子·詠梅陸遊内容(孤芳自賞最心痛)12

蔔算子·詠梅陸遊内容(孤芳自賞最心痛)13

蔔算子·詠梅陸遊内容(孤芳自賞最心痛)14

作曲:賈建軍

賈建軍,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曾師從于廣陵派古琴大師梅曰強先生、天津青年琴家張子盛先生,天津音樂學院古琴教授李鳳雲女士、中央音樂學院李祥霆教授、中國音樂學院吳文光教授。2004年獲全國首屆古琴大賽成人組銀獎;2006年應邀參加中澳聯合舉辦的《古琴與鋼琴》特種郵票發行音樂會;2008年受邀于“恭王府非物質文化遺産周——古琴系列”音樂會、常熟古琴名家名曲欣賞演奏會等。

文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講師,章黃國學主編。

主持人& 作者:謝琰

支東風,男中音,聲樂專家,中央音樂學院學士,首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聲樂碩士,曾在北京聯合大學廣告學院表演系任教。2006年4月獲首屆北京音樂廳歌手大賽優秀獎,曾參加國内許多大型演出,培養了許多優秀聲樂人才。

劉媛,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小學教師,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合唱團團長兼鋼琴伴奏。

公衆号主編:孟琢 謝琰 董京塵

責任編輯:畢铮 李敏婧

美術編輯:張臻 孫雯 高佳玉

專欄畫家:黃亭穎

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特别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章黃國學

有深度的大衆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範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

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發請注出處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衆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