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又名枸杞菜、天精草、狗牙菜等。為茄科枸杞屬多年生落葉小灌木。原産東亞溫帶地區。枸杞是我國特産,自古以來就作為藥材和野生蔬菜,以嫩莖葉和果實為食。其嫩莖葉可做湯、炒食,果實也可做菜。枸杞的嫩莖葉營養豐富,每100 克鮮菜中含有蛋白質3~5.8克、脂肪1克、糖類8克、粗纖維2克、胡蘿蔔素3.9毫克、磷67毫克、鐵3.4毫克,還含有生物堿、甙類及胺類化合物。我國自古認為枸杞是營養保健型蔬菜和名貴中藥材,常食嫩莖葉有明目、養腎、滋陰潤肺、提高免疫力、抗衰老等保健功能。
葉用枸杞一般不開花結實,故生産上多采用扡插繁殖。枸杞一年生枝條在适宜的溫度條件下,極易萌發不定根,而一旦生根後,則生長速度很快。因此,北方地區菜用枸杞的栽培,可用扡插繁殖,但必須創造良好的扡插環境。扡插時,從一年生枝條基部按8~10厘米長度截取插條,每段要有3~5個腋芽,插條的;直徑以5毫米為宜。将插條在50毫克/升的ABT生根粉中浸泡24小時,以利于插條生根。扡插床的床面鋪10 厘米厚的水洗沙,再将插條腋芽向上,不能倒插。也可用72孔穴盤進行扡插,基質最好用珍珠岩或草炭加蛭石,以便于起苗和運輸。
北方保護地栽培--般于9月中旬扡插枝:條,10月初便可定植。定植前要深翻土地,每畝基施腐熟有機肥2000~2500千克,氮磷鉀複合肥50千克。在高效節能型日光溫室中需做成南北向的平畦,畦面寬約1.5米,定植行距25厘米,株距15厘米或株行距20厘米,開溝定植,定植深度6~7厘米,定植後澆透水。一般保持白天氣溫15~20,定植後40~50天,新枝條可長達20~ 30厘米。此段時間要注意中耕,并追施1次硫酸铵(15千克/畝)。也可用0.3%的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肥。室内溫度應保持在15~ 20之間,并适當灌溉,保持土壤濕潤。随着室外氣溫下降,切忌灌大水,造成地溫下降,影響枸杞根系生長,進而影響枝條生長。在第--次采收後,每隔10~15天施用速效化肥1次,直至最後一次采收。
插植50~60天後即可采收。北方保護地一般從12月中旬至翌年5月中下旬采收,主要采摘10~ 15 厘米的嫩梢頭,南方枸杞采收長度在40~50厘米。采摘過程當中,應特别注意留足基部腋芽(3~6個),以利其萌發出更多的新枝條。每畝産量2000~ 2500千克。5月中旬以後,用于擴繁的停止采收,以備9月中下旬扡插用。剪取枝條後的老根仍可作為母株生産枸杞嫩梢。用老根在保護地中生産枸杞嫩梢上市早,産量高。老根可連續用2~3年,之後要及時進行更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