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到的一個事情,說是小朋友指着空蕩蕩的房間叫“小哥哥”。就算平時不信鬼神之說的,聽到這樣的描述,也可能會覺得心裡發慌。
其實,孩子有假想出來的人或朋友,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詭異或可怕,這甚至可能是對孩子有好處的。假想朋友到底怎麼回事?如何看待?如何應對?什麼情況要引起重視?今天這篇就簡單來分享。
一、什麼是「假想朋友」顧名思義,假想朋友是孩子想象出來的、虛拟/虛構的朋友。一般來講,是不需要擔心的。
孩子的假想朋友可以是各種各樣的:可能是孩子根據某個熟悉的人虛構出來,也可能是故事書裡的人物,甚至可能是一隻毛絨玩具。假想朋友也有可能是孩子完全憑空編造出來的一個朋友。大部分情況下,假想朋友是一個人,但也有可能是動物。
假想朋友,有的是持續存在的,有的是來來回回、斷斷續續存在的。另外,假想朋友也可能隻是在某個特定地方存在,比如某個過家家的小屋子或小角落。
圖源:freepik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二、多大會出現假想朋友?持續多久?最早的,可能在2.5歲左右出現假想朋友,而且孩子可能會有不止一個假想朋友。
随着孩子慢慢長大,他們也就慢慢停止與假想朋友玩耍。假想朋友大多隻存在幾個月的時間,當然,也有久一些的。
三、為什麼孩子會有假想朋友?對孩子來講,假想朋友可能是:
作為假想朋友,孩子可以決定這個假想朋友做什麼,說什麼,與誰一起玩,所有這些特質,對孩子來講都非常有吸引力。
假想朋友可以讓孩子在自己的虛構世界裡探索。孩子與假想朋友說話或玩的過程,其實也可能幫助我們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包括孩子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等。
事實上,相比其他孩子,有假想朋友的孩子,可能想象力更豐富,有更好的社交能力,不容易害羞;在現實中,與其他小朋友玩耍時,也可能更有同理心。
圖源:freepik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四、被孩子的假想朋友困擾,怎麼辦?家長可能會因為孩子的假想朋友而受困擾,比如遇到以下情況:
01
要求為假想朋友做事
因為有假想朋友,孩子可能會讓家長為假想朋友開門,準備小點心,鋪床疊被等。這時候,與其家長“代勞”去做這些事情,不如鼓勵讓孩子自己來完成,比如自己為假想朋友開門、鋪床疊被、準備晚餐等。
這樣做,可以讓孩子覺得我們接受孩子有假想的這個朋友,同時也讓孩子參與比較的“家務活”“照顧人”。
02
事事征求假想朋友意見
有的小朋友,不論做什麼,都要向自己的假想朋友征求意見。比如,家長問孩子,孩子會說“我先問問XX(假想朋友)”。有時候,孩子甚至會讓家長直接問自己的假想朋友,而不要跟自己說。
如果這種情況非常令人困擾,則可以試試直接跟孩子說,媽媽更想聽聽你的想法,而不是XX(假想朋友)的。
03
做錯事就推脫給假想朋友
有時候,孩子可能會做一些不符合規則的事情,或者說一些不應該說的;然後發現自己闖禍了,就推脫說這是假想朋友做的。
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非常清晰地告知孩子,假想朋友不可能做這些。然後仍然要求孩子,按照家庭規則,對于做得不合适的事情,需要承擔後果。比如自己弄亂的弄髒的,自己收拾好。
五、什麼情況下要引起警惕?假想朋友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不需要擔心的,但是有一部分孩子的假想朋友現象背後可能有更複雜的原因。
比如孩子經曆創傷事件,或者孩子的假想朋友是充滿惡意或令人讨厭的,這時候家長要引起重視,及早尋求專業幫助,及早排查及早放心,必要時也可以及早幹預。
圖源:freepik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育兒過程的一些現象,可能會令我們感到擔憂、甚至害怕。但如果我們平時能多積累一些知識,也許就不至于亂了陣腳。今天關于假想朋友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有幫助,也請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家長閱讀。
我是珊珊,關注我,一起做更好的父母。
-END-
如果覺得有用
歡迎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往期推送精選:
祐苗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