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日起,上海正式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北京、廣州、深圳等地也已相繼啟動修訂制定相關地方法規。
從46個試點城市到全國各地,全面推進垃圾分類始終是我們必須要走的路。但推進垃圾分類并非某個人、某個行業可以單獨完成的事,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所以難度可想而知。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點,我們又該如何解決?
首先,推進垃圾分類,逐步養成和堅決推進一個都不能少。
垃圾分類是一種文明習慣,文明習慣的養成需要積年累月的努力,需要做很多基本知識的普及,基本習慣的促成,以及要經曆個人習慣逐步變成整個社會共同習慣的過程。
這些年,其實很多城市對垃圾分類習慣的逐步養成一直在積極推進。但在養成的過程中有些城市走了一點回頭路,比如有些意識一度加強了,但是逐漸又淡漠了。正說明在堅決推進過程當中還需要再增加一些決心和恒心,在條件比較成熟的時候一定要堅決地推進。
當條件成熟的時候,比如說有了地方的法治依據,有了垃圾處理的相關基礎設施條件,有了一些大家共同的知識普及、習慣的初步養成,有了相當的社會組織動員能力……在這些條件具備的時候,就一定要擇機在一個階段裡面進行堅決地推進。這種堅決推進至關重要,是繞不過去的關鍵階段。
其次,推進垃圾分類,強化約束和貼心服務一個都不能少。
特别是在垃圾分類的法治時代到來的時候,一定要強化約束,法律一定是要“長牙齒”的,但有“牙齒”并不意味着沒有溫度。在推進垃圾分類過程中,一方面要堅決地約束,在必要的時候堅決地懲罰;但另一方面又要提供廣泛的、有針對性的,讓公衆能夠感受到享受到的有溫度的服務。“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服務一定要更加細緻和精準。
第三,推進垃圾分類,個人努力和社會動員一個都不能少。
垃圾分類的主體其實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垃圾分類不可能由整個社會去替代家庭該做的事。但同時,一個城市整體推進垃圾分類的時候,特别是在攻克一些難點的時候,廣泛的、有針對性的、有效持久的社會動員也十分重要。
當下,上海推進垃圾分類就體現了充分的社會動員。從上海的市一級、區一級到街道,包括很多基層的黨組織都動了起來,給廣大市民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用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來推進、帶動、幫助民衆去養成習慣,也去遵守法治的要求。
如果這幾個方面的“都不能少”能一點點地、努力地做到,那麼我們就能把垃圾分類這件大事、難事、新事、好事慢慢地辦成,辦好。
來源:央視新聞
(文:“熱評”評論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