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這種動物是陪伴了人類幾千年的忠誠夥伴,被廣泛的應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常見的陪伴犬、獵犬、護衛犬、工作犬等等,但很多帶“犬”或“狗”字的成語往往帶有貶義。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做個科普,看看那些常見的帶有“犬”義的成語。
首先從一個比較好理解的成語開始,蜀犬吠日這個詞想必很多人都聽過,但是很少人知道它的意思。蜀犬吠日指的是在我國的四川地區,由于地處盆地,四周都是高聳的山巒,所以水汽沒有辦法消散,常年被霧籠罩,于是當地的狗會對太陽吠叫,其實就是因為見得太少了,所以覺得陌生,由此才有了“蜀犬吠日”這一說。現在多用于比喻少見多怪,見識短淺。
狗尾續貂也是我們常見但是很多人不太理解的詞。其實從字面意思上,這個詞不太好理解,但是究其根本出處: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第十八卷:“亂離以來;官爵過濫;封王作鋪;狗尾續貂。”這樣就非常好理解了。以前的官員都喜歡用名貴的貂尾作為自己帽子上的裝飾品,但是由于封了太多的官吏,所以貂尾不夠用,那怎麼辦呢?隻能用簡單易得的狗尾代替。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接在好東西後面,有濫竽充數的意思。
之後我們再來看一些中性或者褒義的成語吧。白雲蒼狗這個詞呢也非常的常見,從字面意思上理解非常容易将它誤解成貶義詞。其實這是一個中性詞,形容白雲變化無常,後引申為世事變化無常,瞬息萬變等。原句是:“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結合原句看的話,理解這個詞是不是就變得特别容易了呢?
狗吠不驚這個詞用得地方很少,因為這是一種非常難達到的“大同”的理想的社會狀态。比喻社會安定,狗不會追着人狂叫,而偶爾的狗叫也不會讓人感覺到驚恐。這種社會安定其實就是說惡人已經被鏟除幹淨,再也沒有壞人在世上。但是無論是什麼時代、什麼樣的管理方式之下都一定會有不法分子,所以小編說這隻能是一種理想化的社會狀态。
雞犬桑麻這個詞聽上去就非常的閑适,小編看到這個詞第一反應就是曾經學習過的《桃花源記》,眼前浮現的是一派和睦、安甯的鄉村生活場景。這個詞拆開看就是“雞犬”和“桑麻”,雞犬非常好理解,就是鄉村常見的家禽家畜,桑麻原指桑樹和麻,後來又代指一切農事,所以整個詞連起來就是安靜的鄉村生活,是不是讓各位覺得非常的令人向往呢?
今天的内容就到這裡啦,另外,還有什麼想看的,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給小編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