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江門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作用

江門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作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3:04:20

江門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作用(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1

江門大道航拍圖

江門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作用(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

珠西門戶樞紐---江門藍圖

解讀江門之六: 粵港澳大灣區

江門在區位上有着自己的獨特優勢。江門毗鄰廣佛,通過高速公路、快速路等與廣州、佛山基本已形成1小時生活圈,與廣佛都市圈有着天然的聯系;而随着港珠澳大橋及深茂鐵路、江中高速的通車,使江門成為廣州、深圳聯通陽江、茂名、湛江等粵西地區,是珠三角進入粵西的必經之地!

江門區位優勢決定了其具備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西翼交通樞紐核心的客觀條件。承擔起粵港澳大灣區承東啟西、輻射粵西乃至大西南的西翼核心重任。但與廣州、深圳、香港等城市相比,江門或許在工業、港口、金融、服務業等方面有所不及。目前,江門正找準位置,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當中發揮自身區位優勢,走上發展快車道。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對江門既是機遇也帶來挑戰,江門将主動作為,充分發揮上述優勢,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圖、文/黃文生、嚴建廣、陳敬武

解讀一:

建設“一樞紐”“兩中心”“三通道”

據了解,江門市正在着力打造“一樞紐”(珠西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兩中心”(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和江門北站)、構建“三通道”(對接港珠澳大橋和深中通道,構建承東啟西的南、中、北通道),建設樞紐型城市。

“一樞紐”是珠西綜合交通樞紐,由一站四門戶組成。一站即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四門戶即江門東、西、南、北站。一站四門戶組成了江門軌道交通的核心。江門站是珠中江地區最大、始發線路最多、站台數量最多的鐵路樞紐站,包含深茂鐵路、廣珠城際、江恩城際等多條始發線,站場規模為9台18線,同時預留深肇高鐵接入條件。江門北站以廣珠鐵路鶴山站、南沙港鐵路鶴山南站等大鐵路站場,打造服務江門市域乃至珠西地區的北部物流樞紐門戶。通過廣珠鐵路對接高欄港、南沙港鐵路對接南沙港、鶴台鐵路對接廣海港,并謀劃對接鶴山港、珠三角新幹線機場。江門東站打造以承擔城際客流為主的東門戶樞紐。江門西站以開平、台山站共同打造服務台開同城西部門戶客運樞紐。江門南站依托廣海灣鐵路、以廣海灣為主核心打造濱海物流樞紐南門戶。

“兩中心”則是賦予江門站和江門北站不同的功能。江門站與國家鐵路網、珠三角軌道網連接,實現深茂鐵路、廣珠鐵路、廣珠城際、廣佛江珠城際、江恩城際等軌道交通和城市高快速路的無縫交彙,打造客運中心;而江門北站則借力南沙港鐵路和珠三角新幹線機場,打造物流中心。

“三通道”打造的是北連廣佛、中接深中、南接港澳的“黃金通道”。分别是以廣中江高速、佛開高速、開陽高速連通廣佛都市圈的“北通道”,以深中通道、中開高速、開春高速連接深江的“中通道”,以及港珠澳大橋、香台高速、銀洲湖大橋等形成港澳地區連通大廣海灣、粵西的“南通道”。

解讀2:

江門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江門圍繞“一樞紐、兩中心、三通道”總體思路,加快珠西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打造集鐵路、公路、機場、港口、城市軌道“五位一體”的綜合交通體系。另外,江門堅持工業立市,堅持産業為重,打造“5 1”重大産業平台。通過整合核心園區資源,江門市積極謀劃建設更大空間、更高水平的産業平台——“5 1”重大産業平台。“5”是粵澳(江門)産業合作示範區、珠西新材料集聚區、深江産業園、台山工業新城拓展區、開平翠山湖科技産業園拓展區等5個萬畝園區;“1”是指江門人才島。将建設成為優勢突出、帶動力強、産城融合的現代産業新城,扛起江門打造珠三角新經濟增長極的使命擔當,助力大灣區生産力布局重構,推動大灣區内外圈層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協作與互動。

目前,江門三區四市正在搶抓粵港澳大灣區的重大機遇,積極推進各項建設。

台山市:

作為大廣海灣經濟區主陣地的台山,主動對接大灣區發展戰略,優化提升廣海灣區位優勢。同時,謀劃建設互聯互通、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大交通格局,加快建好縱向的廣台高速、國道G240、新台高速以及橫向的中開高速、沿海高速、深茂鐵路,加速形成“三縱三橫”交通網絡,全方位融入珠三角“一小時黃金投資圈”。

高标準打造平台和産業。提高廣海灣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做好土地、岸線、海島等各類資源的整合和收儲,抓緊碼頭和港口的規劃建設。邀請保利、中信等實力雄厚的大型集團對接開發、參與建設,培育發展汽車部件、智能制造、海工裝備、島岸旅遊等臨港經濟,主動承接珠三角核心區的産業和投資溢出,探索打造廣深科創走廊的臨港産業成果轉化基地,用大項目、大産業來促進廣海灣發展。

江海區:

打造好重大創新平台,加快推進“僑夢苑”華僑華人創新産業集聚區建設,打造港澳人才及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高地;加快推進全國博士後創新示範中心(核心區)的建設,加快建設創智城總部科技園、産業加速器、孵化器、衆創空間等科技創新孵化育成體系;加快推進産業集聚發展。深化“深江對接”,主動上門開展精準招商、以商引商,力争引進更多的龍頭企業和世界500強企業,帶動區内産業集群發展,盡快構建以新材料、電機裝備、電子信息為标志的産業集群,從而形成從研發、到制造、到營銷全産業鍊的布局。

新會區:

新會将主動對接大灣區交通網絡,打造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未來五年,新會将繼續投入超450億元,打造珠西綜合交通樞紐,彙集深茂鐵路、廣珠鐵路、廣珠城軌、廣佛江珠城軌、深江肇高鐵、江恩城軌等6條軌道交通,并有機連接江門大道、國道G240、中開高速、江中高速、江珠高速、銀洲湖高速等10多條高速和快速公路,全面融入大灣區綜合交通體系。積極搭建大灣區産業合作平台,傾力建設三大萬畝園區,提前規劃并開始動工建設粵澳(江門)産業合作示範區、珠西新材料集聚區、深江産業園等三個萬畝園區。

專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