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資料圖片
在3月26日歐盟理事會特别視頻峰會上,由于遭到德國、荷蘭等财政狀況較好的國家的反對,由意大利、西班牙等國提出的“新冠債券”計劃沒有獲得通過。
峰會前夕,意大利、西班牙、法國、比利時、希臘等9個國家給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緻信,強烈要求歐盟出台更加集體主義的經濟對策,其中特别提到了共同債務工具——新冠債券,以應對新冠肺炎帶來的影響。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3月28日接受德新社(DPA)采訪時表示,“新冠債券這個詞實際上隻是個口号。在其背後,有更大的擔保問題。因此德國和其他國家的顧慮是合理的。” 當晚,歐委會發布聲明文件稱,受制于2020年是歐盟多年财務框架(MMF)的最後一個财年,這也是新冠債券未能通過的原因之一。
馮德萊恩在接受“政客”網站采訪時稱,将會在歐盟下一輪多年财務框架(2021-2027年)中,把應對新冠危機作為“我們努力的核心”。她強調MMF不是歐盟唯一的工具,但MMF是“戰略投資和體現歐盟内部凝聚力的一種手段”。
不過,馮德萊恩接受德新社采訪時發表的言論卻在意大利激起了強烈不滿。意大利《晚郵報》評論認為,馮德萊恩的意思是“我了解德國,我們不會實施新冠債券的”。意大利總理孔特也在28日晚間新聞發布會上譴責了馮德萊恩的說法,他表示“歐洲需要展示它是否能擔起曆史使命的能力”。
孔特還在28日晚頒布了最新的财政政策,批準撥款43億歐元給各地政府,另外追加4億歐元的專項資金,以購物券、食品等形式向有困難的民衆發放。
3月26日,西班牙總理桑切斯在馬德裡參加歐盟理事會特别視頻峰會。|圖片來自“政客”網站
西班牙總理桑切斯表示站在意大利的一邊,意大利和西班牙是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兩個國家。桑切斯在一份辦公室聲明中稱:“2008年金融危機時同樣的錯誤,播種了人們對歐盟項目的不滿和分歧,引發了民粹主義的崛起。我們必須吸取教訓。”
為應對新冠危機,歐洲各國目前紛紛出台了各自的财政政策,盡管它們對新冠債券的看法不一,但歐盟及其成員國已經對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做出了積極反應。如宣布放棄限制借貸金額的規則,歐洲央行也于3月18日宣布了7500億歐元緊急資産購買計劃等。
至于目前“擱淺”的新冠債券,隻能通過米歇爾促成折中協議,讓各國領導人在兩周内再次回到談判桌前,聽取歐元區财政部長的正式建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