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法:
詩的章法開始沒有明确規定,但人們在寫詩的時候,都下意識的遵守一定的規律,這種規律到元代有人明确提出為“起、承、轉、合”。起即開始,承即承上,轉即轉折,合即收合。在近體詩中,幾乎所有的詩都遵循了這個規律。如杜甫《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起,寫對流放天末李白的懷念)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承,仍寫對李白的懷念)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轉,對李白遭遇的概述)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合,寫李與屈原同冤,寫詩贈他們)
再如劉禹錫《酬樂天》: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起,自己被貶)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承,借典故說明時間長)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轉,說明事物變化,表現胸懷開闊)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合,扣題)
2、句式:
律詩的句子節奏可以從音調節奏和意義節奏兩方面去分析。
從音調節奏來說一般比較簡章,五言的為“2-2-1”,七言的為“2-2-2-1”。兩字為一個音步。
從意義節奏分則比較複雜。常見的有:
五言的:
“2-3”式,如“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2-2-1”式,如“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
“2-1-2”式,如“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七言的:
“4-3”式,如“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
“4-1-2”式,如“年年喜見山長在,日日悲看水獨流”。
“4-2-1”式,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3-1-3”式,如“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1-3-3”式,如“城因兵破懼歌舞,民為官差失井田”。
此外,還有一些特殊格式:如
五言的:
“1-2-2”式:“色因林向背,行逐地高卑”。
“1-1-3”式:“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
“1-3-1”式:“山随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1-4”式:“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4-1”式:“尋覓詩章在,思量歲月驚”。
“3-2”式:“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七言的:
“3-4”式:“巴人淚應猿聲落,蜀客船從鳥道回”。
“2-4-1”式:“試玉要燒三日滿”
“1-5-1”式:“水帶離聲入夢流”
“2-5”式:“獨憐一雁飛南海,卻羨雙溪解北流”。
“5-2”式:“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
“1-6”式:“妾夢不離江上水,人傳郎在鳳凰山”。
“6-1”式:“菊花須插滿頭歸”。
3、詩的語法特點:
●活用:
檻外低秦嶺,窗中小渭川。(低、小意動用法)
澗花輕粉色,山月少燈光。(輕、少使動用法)
●錯位: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鳥藏。(賓-主-謂)
雲掩初弦月,香傳小樹花。(第二句為:賓-謂-定-主)
晴浴狎鷗分處處,雨随神女下朝朝。(主-謂-兼-謂-狀)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隻舊醅。
●省略:
山河破碎(如)風飄絮,身世浮沉(如)雨打萍。
秋窗猶(有)曙色,落木更(顯)天風。
雞聲(叫)茅店月,人迹(踐)闆橋霜。
●緊縮:
國破(但)山河在,城春(故)草木深,(因)感時(而)花濺淚,(因)恨别(而)鳥驚心。
●不完全句,主要是指沒有謂語或謂語不全的句子,實際上是用名詞作謂語。
如:杜甫《春日憶李白》:“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再如:杜甫的《月夜》:“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杜甫懷念妻子,想象她在州獨自一人觀看中秋明月,亂離中懷念太夫,深夜還不睡覺,雲鬟被露水浸濕,如香霧一樣,月亮的清輝照得玉臂更感到寒冷。
●關于煉句,古人又稱煉字。既是修辭問題,又是語法問題。
如:“春風又綠江南岸”。“僧敲月下門”。“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李白的《塞下曲》:“曉戰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杜甫的《恨别》:“草木變衰行劍外,幹戈阻絕老江邊。”王維的《觀獵》:“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等,其中的“綠、敲、濺、驚、随、抱、老、疾、輕”這些字都是用得形象、生動的典範。
概括地說,格律詩是用極其嚴格的形式來表達思想内容,正因為形式嚴格,迫使人們在表達上從另外的角度進行突破,以滿足表達的需要。于是,在句子組合上、語法上,都有許多不同于散文的句法,這應當是逼出來的,所以,要想真正讀懂律詩,還必須了解詩人的良苦用心,這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深入。
本文内容由壹點号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