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最近不知道怎麼回事,發現自己的耳道不僅經常流膿,還奇癢難忍,最可惡的是有時别人喊她,她卻聽不見。後來迫于無奈小王跟随母親去醫院檢查才得知自己患上中耳炎。
到底是怎麼患上的中耳炎,小王經常問自己:是不是因為之前經常挖耳朵,導緻自己耳屎越挖越多,還患上了中耳炎?
帶着這個疑問,小王查詢到了一些資料。
一、耳屎是怎麼産生的,别再傻傻地不知道了耳屎又稱耵聍,是因為耳朵中有個軟骨叫外耳道,外耳道内部有個耵聍腺,它會分泌一種黃色的粘稠物,這種黃色的粘稠物就叫耳屎。可見耳屎的多少主要與耵聍腺的分泌量有關,與是否掏耳屎并無關聯。
一般來說,耳屎生長得十分緩慢,沒有具體數量。所以不管你有多少耳屎,基本都屬于正常現象。人們都說每個人的性格各異,殊不知,每個人的耳道皮膚結構也是不同的。如果我們外耳道的寬度正常,它自身便帶有清潔功能,可以自主地把耳屎排出體外。
這時就有人就問了:如果外耳道的寬度不正常呢?是不是需要自己用挖耳勺挖呢?
我自身就是先天外耳道寬度狹窄的情況。如果幾天不掏耳朵,就感覺耳朵異常難受。結果有次我挖耳朵被一位醫生看到,醫生制止了我掏耳朵的行為,說是經常掏耳屎容易造成外耳道炎。
并且醫生告訴我:外耳道狹窄可以導緻人的耳屎變成黃白色的碎片、碎屑類的東西,在生活中可以用手指揉耳垂下方的耳根部位,可以協助耳屎的排出。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抵制用挖耳勺挖耳朵的壞習慣,可以用手指揉搓耳垂下方的耳根部位,還可以通過嚼東西來促進耳屎的排出。如果真的瘙癢難忍,可以用棉簽蘸取75%的酒精來擦拭外耳道。
耳屎是人體的一種分泌物。如果發生因耳屎堵塞造成的聽力困難,可以前往醫院,讓醫生幫助取出耳屎。
在上面我說過,有些人天生會有外耳道狹窄的情況。當因外耳道狹導緻耳屎無法正常排出,并不管不顧。長期以往耳屎就會堆積,進而形成外耳道膽脂瘤。
外耳道膽脂瘤會壓迫到鼓膜,導緻鼓膜穿孔。這時,耳屎就會趁虛而入,進入到中耳。因為耳屎中帶有細菌,當中耳受到細菌的入侵,就會形成中耳炎。
中耳炎的發生,會導緻耳朵發生嚴重的疼痛,常常伴有感冒,或者咳嗽的症狀,嚴重者可導緻發燒、嘔吐以及耳朵流膿的現象。
所以說,中耳炎的發生與是否掏耳屎無關,主要是因為耳屎的堆積造成。
中耳炎複雜多樣,一般分為急性期和靜止期。急性期的中耳炎一般會有流膿以及耳聾耳鳴現象。這種情況下,首先采用保守治療的方法。
1.保守療法
(1)選用抗生素或者滴耳液進行抗菌治療
一般選用頭孢、阿莫西林以及阿奇黴素等抗生素進行口服。或者選用氧氟沙星滴耳液以及滴耳油進行治療。
(2)激素類藥物
可以采用地塞米松或者潑尼松進行口服治療。如果采用激素類藥物進行治療,切忌一定時間一定要短,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保守治療的方法,主要以輕度治療為主。如果采用保守治療半個月左右沒有産生效果或者說患者的情況越加嚴重,就需要采取手術治療。
2.手術療法
(1)鼓膜穿刺術
中耳炎發生化膿現象,主要是因為中耳内的細胞受到入侵導緻細胞壞死,長而久之就形成了膿包。這時我們就需要在鼓膜薄弱的部位進行穿刺,抽出裡面壞死的細胞。
(2)鼓膜切開術
當膿包過于粘稠,不易吸出時,就可選用鼓膜切開術,進一步地清理中耳内的膿包。
靜止期的中耳炎,不需要治療,隻要保持飲食清淡,多加運動就好。
總結耳屎的多少與中耳炎的發生與掏耳屎并無關系,耳屎的多少主要看耵聍腺的分泌量。如果耵聍腺的分泌物越多,耳屎就會越多。耵聍腺分泌得少,耳屎就會少。
而中耳炎的發生主要與耳屎的堵塞有關,當耳屎長期堆積,并不加以清潔,就會形成中耳炎。這些你都了解到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