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絕不是徒有虛名,因為在制造業總産值上中國領先美日德并非一點半點,哪怕去掉其中1/4的外資,中國仍然能夠超越美國,堪稱全球當仁不讓的第一名。但是,面對國内龐大的人口基數,平均産值卻同西方存在顯著差距。早年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曾在“首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上直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制造業的效率僅等同于德國的24.8%,日本的21.3%和美國的19.8%之多。中國奮進之路,仍需砥砺前行。
雖然,二戰後,鄰國日本的軍工發展受到諸多制約,但得益于美國的幫扶其戰後經濟的恢複速度卻異常之快,當年美國在日本開設了大量各式工廠,學習能力極強的日本借此厚積薄發,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就擁有了極為強悍的科研能力,甚至在某些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壟斷地位。
例如,美日兩國在特種材料的研發上各有所長,但整體實力日本要稍勝一籌,美軍名震全球的F-22戰機的隐身塗料就是日本制造。全球化深度發展的當今,工業加工領域随時都可能因為人工成本的提升和政策變化轉移,但處于産業鍊上遊的高端材料,部件是不會輕易發生變遷的。而這也是多年來,日本制造業負面消息頻傳,卻始終屹立不倒的一個關鍵原因。
由日本國内某員工不足50人的公司,研制出的“永不松動”螺母聞名全球。據悉,該型螺母能夠承受3萬多次強震,穩定性極強。日本設計師曾信心十足地表示,該螺母用幾百年都不會出現松動問題,同時也不需要後期加固維護。盡管這隻是個小小的螺母,但至今都沒有哪個國家能夠仿制成功。此外,據統計日本的偏心螺母占據着世界42%左右的高鐵市場。
那麼,中國會甘居日本之後嗎?答案自然是不會。高鐵運行期間會和接觸軌道産生巨大的摩擦,長期以往就會造成鐵軌松動影響鐵車運行安全,而中國自主研發的自鎖螺母正是利用了這股摩擦力,不僅能滿足抗震标準,還具有放松功能。如今,這種自鎖螺母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軌道交通,航天航空和船舶橋梁的實際建造當中。而這場看似不起眼的“螺母比拼戰”背後,是中國暗藏的巨大制造潛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