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元春支持寶钗

元春支持寶钗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03:55:36

元春支持寶钗(元春挺钗有太多不合理)1

在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之間,元春毫無疑問選擇後者。為了挺钗,甚至不惜違背身份,違背禮教,違背孝道。

看似冠冕堂皇的賢德妃,辦起事來卻處處都是禮教漏洞、政治bug。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薛寶钗。

元春戲份原本很少,在有限的劇情裡,她全是圍着金玉良緣在打轉。

這樣看來着實好笑。天下讀者無不熱切地想了解其宮廷生活、探究其謎團人生,而曹雪芹根本不理會。寫來寫去,她隻是金玉良緣的一個工具人而已。

【注】如果你看不懂以上觀點,參看《元春辦事有多少禮教漏洞,你絕對想不到!為支持金玉良緣拼了》,本文是續篇,請務必先看上文。

01 元春挺钗的不合理之處

一旦你看懂元春挺钗的過份用力,問題就接踵而至:她為什麼要這樣呢?這裡藏着太多不合理。

1、曆史淵源和當晚表現

元春原本既不認識寶钗,也不認識黛玉。她未入宮時跟黛钗都沒見過面,更沒相處過。

如果說寶钗做人圓滑、善于拉人緣的話,在省親那短短的幾小時裡絕對無法體現。這是個純禮儀性的場合。

天下钗粉羅列寶钗優點無論有多少,省親這晚都沒用。就算你們吹出大梵天王,這晚也是失效的。

因為禮儀儀軌無關于人情事故,無關于投其所好,更無關于鼓動唇舌。

若問當晚誰最出色,絕絕對對隻能是黛玉!而且一定甩出寶钗幾條街去。

僅看林、薛兩家天壤之别的門楣,一切不言而喻。

林家五世侯爵,林如海是前科探花,這在當時就是博士後家庭,整個時代裡都屈指可數!無論黛玉性格如何,禮儀規範必然獨步天下。

書中有大量細節刻畫黛玉擁有完美的教養和自律。如果你從未注意到,那是你讀書的莫大損失。請學習卓語的專欄:

相反,善于人後搞事業的寶钗,一到正規場合就完蛋,而且一定出簍子。

譬如省親這天,最需要“珍重芳姿”的時候。她卻跟寶玉叽叽咕咕,說了兩車廢話,甚至還有肢體語言【急忙回身悄推他】

你們真以為衆人瞧不到?寶玉可是焦點人物!

以她那敏感的身份和年齡,跟寶玉耳語都大違禮教了,竟然還動手動腳?這是在古代啊。

平時不檢點已經習以為常,到了關鍵時刻會不掉鍊子?

元春支持寶钗(元春挺钗有太多不合理)2

事實上,她能【轉眼瞥見】寶玉詩作,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若非離得太近,若非時刻緊盯着寶玉不放,怎能看清人家寫了什麼?

全程緊貼寶玉、監控寶玉,強行要求改詩,衆目睽睽之下拉扯,巴拉巴拉說教。教完了再涮幾個玩笑,翹首弄姿一番。

寶钗笑道:“你隻把‘綠玉’........寶钗見問,悄悄的咂嘴點頭笑道.......寶钗亦悄悄的笑道......

隻一會兒功夫,她就笑了三次,還變着花樣笑。脂硯齋在此處有極辣目的批語【庚側:媚極!韻極!】

媚極!呵呵,是該媚的時候嗎?别說未婚,即便是自己丈夫,在這樣的場合裡也不合适吧。

寶姑娘如此行事,這不是丢盡賈家臉面嗎?

元春支持寶钗(元春挺钗有太多不合理)3

而黛玉正相反,論内心親近,誰都不及寶黛,但行持上要有自律。當晚她和寶玉也說話了,但卻言簡意赅,問完即走。

她是【走至寶玉案旁悄問】,足見倆人原本距離較遠。

走到“案邊”,還是有距離的,因為書案一般很長,案邊多指側面。所以寶玉寫了什麼,黛玉都不知道。

元春支持寶钗(元春挺钗有太多不合理)4

這種交流方式就自然多了,也正常多了。

元春既然對黛钗沒有曆史印象,那孰優孰劣就全憑當晚表現。而黛钗誰行事穩妥,誰更有教養,一目了然。

也就是說,天下讀者都說黛钗條件難分伯仲,那純是誤讀。

若再說什麼寶钗比黛玉更符合賢妻标準,能激勵寶玉走仕途,更是颠倒黑白。曹雪芹要被你們氣瘋的節奏!

寶钗行持之下劣在那個時代裡非常紮眼,隻要長了腦袋的人,都看懂作者的黑色諷刺。她和黛玉的差異,就像當今的網紅與女王,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

一個女生,在最正規的場合裡都不能自律,閨閣小姐尚且不勝任,還談什麼賢妻?元春可沒你們那麼眼拙。

要知道,走政治路線的人,對三六九等分辨得最清楚了。嘴上說的客客氣氣,心裡嘛,呵呵,誰是什麼貨色、什麼階層她全門清。

插個題外話:87版紅樓夢對黛钗行持上的差異完全不理解,因而不可能還原原著。電視拍的無論任何場合,永遠是寶黛更親密(如下圖,站位、眼神都是錯的)。而寶钗卻永遠矜持端莊,書上寫的肢體語言都被删掉或弱化處理。

元春支持寶钗(元春挺钗有太多不合理)5

2、賈母賈政的份量

寶钗明明條件差到爆,無一處堪配寶玉,連靠近豪門的資格都沒,而元春偏要支持她,那就說明她根本不考慮黛钗優劣的問題。

為什麼會這樣?不必我說,大家都知道奧秘來自王夫人。

但僅僅隻因為王夫人,似乎還不成立。

因為這裡畢竟是賈家,元春怎能絲毫不顧及賈母賈政的态度?這說不過去啊。

賈母收養黛玉已經很多年,甚至黛玉一來,就把三春攆走,隻剩下寶黛兩人朝夕共處。傻子都能看出來,賈母在培養一對青梅竹馬。而這樣的家族大事,元春有無數種渠道獲悉,至少王夫人就會向她吐槽。

元春由賈母養大,她和祖母有感情,對父親敬重,對弟弟慈愛。這多重因素就抵不過一個王夫人?

設想一下,如果她原本是中立的,當知道祖母和母親各有心思時,應該左右為難、從中調和。退一步說,即便偏向母親,也不能做的過于明顯。

運用心理學去分析一番,就會發覺其中的奧妙。結論是:她支持寶钗,還有更深層的背景和原因。

元春支持寶钗(元春挺钗有太多不合理)6

02 寶钗的反常

元春選擇寶钗反常,而寶钗對待元春更反常!

(寶玉)起草内有“綠玉春猶卷”一句。寶钗轉眼瞥見,便趁衆人不理論,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己夾:此“他”字指賈妃。庚眉:這樣章法,又是不曾見過的。】因不喜‘紅香綠玉’四字,改了‘怡紅快綠’......

請看這段,寶钗稱呼元春為“他”!

整部書中沒任何人敢這樣稱呼元春,即便是賈母。在封建社會裡,對沾上皇權的人如此不敬,這可不是小問題啊!

嚴格的說,這已經超出失禮的範疇,而是遊走在大不敬的道路上。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就在這裡,脂硯齋特地批了【己夾:此“他”字指賈妃。庚眉:這樣章法,又是不曾見過的。】

【不曾見過的】,是故意提醒,唯恐讀者錯過好戲。【這樣章法】當然是反諷,實在太沒章法了。

元春支持寶钗(元春挺钗有太多不合理)7

有人會反诘黛玉稱北靜王臭男人。但兩件事并不相同,黛玉是維護女生的聖潔,北靜王與她有男女之别。

況且,寶黛情感特殊、對話場合私密,黛玉貶斥除寶玉以外的一切男人合情合景,這無關于社會身份。若在正規場合,她絕不會對北靜王有任何不敬。而寶钗不敬元春,卻絲毫找不到理由。

他因不喜‘紅香綠玉’四字,改了‘怡紅快綠’。

寶钗這語氣,十分确定、肯定以及一定,毫無推測之意,仿佛她就是元春本春。她憑什麼如此自信,掌握了元春心内所想呢?

寶玉聽了,不覺洞開心臆,笑道:“該死,該死!現成眼前之物偏倒想不起來了,真可謂‘一字師’了。從此後我隻叫你師父,再不叫姐姐了。”寶钗亦悄悄的笑道:“還不快作上去,隻管姐姐妹妹的。誰是你姐姐?那上頭穿黃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認我這姐姐來了。

這段對話更為詭異。

寶玉叫了聲姐姐,寶钗就拿自己跟"上頭穿黃袍的"聯系在一起。無論怎麼看,寶玉都絕沒這意思,她是強行碰瓷。

在尊卑分明的時代,在正統文化的人設面前,這瓷碰的讓人大跌眼鏡。場合和方式都太低級,又酸又熱的味道充溢滿屏。

貌似說“元春才是你姐姐”,但若内心未曾千萬遍地對比過自己和元春,說不出這話。她的潛意識是:我哪點比不過穿黃袍的?不過坐的位置不同而已。

元春支持寶钗(元春挺钗有太多不合理)8

一面說笑,因說笑又怕他耽延工夫,遂抽身走開了。【己夾:一段忙中閑文,已是好看之極,出人意外。】

【又怕他耽延工夫】,你若死在字面上,就認為寶钗很懂事。可事實呢,她前面已經說了多少廢話?

尤其是那”姐姐、穿黃袍"的話題,跟作詩有什麼關聯?不是純耽誤功夫嗎?這是說笑的場合嗎?

狡猾的曹雪芹永遠都是這樣的筆法。丢人事幹了一大筐,末了卻貼上個聖人标簽。

倒是脂硯齋實誠,他評語【好看之極,出人意外】。

當然意外了,簡直太意外了!此前書上給寶钗的官方評價,一直強調她【安分】哦!

若不寫這段,你怎知藏愚守拙的寶姐姐,内心藏了那麼多野心勃勃?又怎能知道,她對元春竟毫無距離感,絲毫沒有下對上、卑對尊的敬畏。

元春支持寶钗(元春挺钗有太多不合理)9

03 線索挖掘

事出蹊跷必有妖。從種種異樣來看,元春和寶钗之間似乎早就達成戰略共識。

資深紅迷都知道,按薛家的門楣,寶钗沒有參選資格。我所指的不僅是嫔妃,也包括女官。

不理解的話,參看《四大家族未必是豪門貴胄,也許是破落戶惡霸,皇商竟然是誤傳》

曹雪芹若不寫寶钗進京待選,完全不影響故事情節的發展。随便給個理由,或者根本沒理由,她都可以進京。

他寫了這一筆,貌似很重要,但卻不符合薛家的政治情況,而且後面也斷片,既沒情節也沒結果。這不純是廢筆嗎?到底幹什麼?

這樣低級的錯誤,不屬于曹雪芹。隻能是裡面藏了故事,他不想明說。

讓我們來聯系幾個現象:

1、薛蟠惹出命案,根本不當回事,潇灑進京。但你可不要以為他永遠如此,後來被柳湘蓮暴揍都不敢吱聲。

也就是說,當時薛家自我感覺良好,政治後台還硬着呢。有恃方能無恐!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薛家為寶钗制定的待選路線。

元春支持寶钗(元春挺钗有太多不合理)10

2、薛家進京,王子騰偏偏離京(未知真假),王子勝也毫無聲息。

不管薛姨媽如何籌劃的,王家核心人物對薛家愛搭不理,這是事實。換句話說,王家庇護薛家,是把他當下人庇護,可不是座上賓。

3、寶钗在第7回隐秘地落選。剛一落選,金玉良緣就橫空出世。毫無疑問這是經過王夫人首肯的。

既然是王夫人的主意,王家兄弟以及元春應該都參與過讨論,達成了一緻意見。

元春支持寶钗(元春挺钗有太多不合理)11

4、元春在16回封妃,離寶钗落選僅一年時間。

她進宮多久了呢?不确定。按寶玉成長推算,應該有七、八年了,年齡按判詞說的就是二十歲。

妃位,需要一定的年齡和資曆。以乾隆為例,後宮封妃的平均年齡是32.5歲,能20來歲封妃的都是潛邸舊人,因為起點較高,不用逐級晉升。

元春20歲封妃,且是無子狀态,這極為罕見!隻有潛邸侍奉且格外得寵才能如此。若非如此,從編外進編内再升到妃,呵呵,40歲也難做到!

當然還有個因素,就是強大外戚的力量。在紅樓夢裡,王子騰便是這股力量。卓語以前論證過這問題,本文不再累述。

雖然元春省親時淚水漣漣,看上去很痛苦,但根據其封妃的曆程,說她完全無寵不成立。

元春應該是很優秀的,比較得皇帝喜歡,同時又有王子騰的加持,才能迅速高升。不過你放心,皇帝沒有愛,元春是徹頭徹尾的犧牲品。

元春支持寶钗(元春挺钗有太多不合理)12

随着寶钗落選,元春晉升卻進入加速度。

你别看中間還間隔一年,但賈府衆人見傳旨惴惴不安,沒人想到喜事,說明元春這次晉升絕對出乎意料。也許一年前元春連嫔都不是。

封妃都出乎意料了,然而一轉眼,元春回家省親時已變成貴妃。矮油,這是火箭般的速度啊!

04 元春和寶钗的秘密

綜合以上信息,大緻可以推論出元春和寶钗的交集:

元春作為王子騰的政治籌碼,于十三歲左右入宮。名為女官,實則作者暗含的意思是,分配到太子潛邸做侍妾格格。

元春身負重任,當然要努力獻媚争寵,她也的确謀到一席之地。

新皇即位(第三回起用舊臣時),元春以潛邸身份成為中級嫔妃。但沒有子嗣是她的硬傷,常理下繼續晉升無望。

元春在書中自始至終都沒子嗣。王子騰很着急,怕她沒前途,培養後備隊員在所難免。

曆史上這樣的事比比皆是。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之所以先後嫁給皇太極若幹女子,就因為嫁一個沒兒子,再嫁一個還生不出兒子。那就繼續嫁!

像寶钗和元春這種親屬關系,前後都跟皇宮挂鈎,這種設定就是暗示。明眼人應該立刻明白背後的鼓搗搗。

寶钗就是那個後備隊員。

若無後台撐腰,她沒資格入選。但她從頭到尾信心滿滿,總有種舍我其誰的感覺,就因為她很清楚,規則歸規則,運作是運作。

做後備是寶钗的宿命,不是做元春後備,就是做黛玉後備。反正曹雪芹就是讓她來當備胎的。

元春支持寶钗(元春挺钗有太多不合理)13

元春進潛邸侍奉,全都是王子騰規運作的。寶钗确信,自己也可以。

但她政治頭腦還是太差,薛蟠命案的後遺症,遠超她的想象。

王子騰原本讓她進宮,是替元春生孩子(她的出身和資質,都注定升不上去)。她本就挑不起大梁,如今又多了政治污點,何必冒險呢?搞不好把薛蟠的事又洩露了。

于是薛家進京,他就愛搭不理。

政治人物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真實想法不會告訴任何人。他對元春表示,自己打算把一切資源和機會都留給她。

元春一面隻有繼續努力争寵,對得起舅舅的信任。一面會覺得虧欠了表妹,畢竟人家為進宮,精心準備了好多年。

所以,這時候王夫人提出金玉良緣,元春根本無暇顧及賈母賈政的感受。她和寶钗早就綁定了,既然王薛兩家都說,寶钗的資源讓給了她,那她必須做出回報。

人家進不了宮,還不讓人家進賈府?

若不把她安置在賈府,王子騰又變了主意怎麼辦,元春可不想要這備胎。

王夫人還會告訴元春,寶钗從小如何被打造,一絲不差的符合自己需要。你别管薛家門楣如何,關鍵是這樣的童養媳去哪兒找?

于是一場交易就達成了。

到了參選時,王子騰沒管寶钗,她毫無意外在政審關就淘汰。沒了後備隊員,王子騰便拼盡全力支持元春。這個時期的他,确實也進入了政治輝煌期,攀爬的格外有力。

得到外戚強大助力的元春不負衆望,在無子前提下封妃。一切都按照規劃前行。

元春支持寶钗(元春挺钗有太多不合理)14

不過,王子騰辦事從不走正道,四處都是貓膩,元春亦然。就算是他們最得勢的時候,可能也要四處使錢。太監吃慣了好處費,到了他們失勢時,當然就要敲詐。

晉升得越快,越說明根基不牢靠,不是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來,而是非法手段謀上去的。元春20歲就成貴妃,那恰恰是大災臨頭的征兆。

可是,寶钗眼見着元春烈火烹油,那個羨慕嫉妒恨啊,百千種滋味萦繞心頭!她從小接受的培訓,核心價值觀就是野心勃勃。她盲目的認定,自己配得上任何王冠。

她甚至意淫出自己穿着黃袍的樣子,意淫着元春享有的一切,原本都屬于自己。看着元春的一舉一動不過如此,我比她做得好多了。

這樣長時間的心理暗示,令她不自覺的稱呼元春為“他”,不自覺的以自己為元春本春。

站在元春面前,她不認為自己需要讨好什麼,也不需要裝什麼矜持。跟寶玉的關系,是内部達成共識的。是時候宣示下主權了!

元春支持寶钗(元春挺钗有太多不合理)15

05 小結

曹雪芹經曆過家族興衰,曆史背景是九子奪嫡,那種政治鬥争的殘酷很難用語言描述。那種痛,深入在他的骨髓裡。

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的鬥争,就是個小視角折射。曹雪芹并非有意寫一部政治鬥争大劇,但骨髓裡的痛怎能藏得住,怎能不夾雜其中?

所以,書中但凡跟皇宮挂上鈎的人,背後一定有政治秘密。這是絕對的規律!

元春和寶钗正是這樣的角色。她們詭異的待選、晉升,背後全是波詭雲谲的政治鬥争。

元春之所以支持寶钗,也是政治鬥争的延伸。

無論黛玉比寶钗優秀多少,在政治利益面前,都毫無意義。正像才華蓋世的林如海,無奈的倒在政治風波中一樣。

看不懂這裡的,參看《林如海巨額遺産成謎?他到底經曆了什麼,要跟黛玉生死分離?》

《蓋世奸雄是如何煉成的?深度心理學解析一個不為人知的賈雨村》

世人臆測的什麼“寶钗體格健康更利于賈家傳宗接代”、“家世厚重,可以為賈府帶來轉機”、“能幫寶玉走上仕途經濟”、“會管家會理财”.....等等,想想都十分可笑。

且不說這些論點本身錯誤,即便都是真的,也不是豪門選媳的重點,更不是元春這種級别的人物要關注的重點。

既然身為貴妃,自己就是最大的大樹,寶玉的前途取決于她,不取決于弟媳好嗎!

百年赫赫國公府,主仆加起來上千人,靠連十個人都不到的薛家來支撐?呵呵,你們的腦子真好使。

其實正因為王家政治上高歌猛進,王夫人認為自己很牛了,前途無憂,隻需要選個聽話的童養媳即可。她可沒打算借助兒媳什麼。

人家明明選奴才,你們非要臆測成選救星。這腦回路,也是沒救了!

元春支持寶钗(元春挺钗有太多不合理)1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